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神经病学   1篇
药学   1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糖单克隆抗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陶吟  赵虎  高向东 《药学进展》2005,29(9):391-397
介绍了制备多糖抗原的两种方法及影响多糖免疫原性的因素,并综述了检测多糖单抗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的最新进展以及多糖单克隆抗体在菌体亚型分类、抗原表位研究、疾病诊断治疗和多糖药代动力学研究等方面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清中内源性氢化可的松与可的松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迪马Diamonsil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甲醇(51:136:77);流速:1.2 ml·min~(-1);紫外检测波长:245 nm;柱温:30℃;进样量:30μl。结果:氢化可的松在50.0~300.0μg·L~(-1),可的松在10.0~100.0μg·L~(-1)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氢化可的松与可的松的方法回收率分别为(101.83±1.19)%和(100.52±5.91)%。92名健康者血清中氢化可的松、可的松的浓度分别为(111.60±27.30)和(18.66±4.44)μg·L~(-1),其比值为(6.08±1.10)。结论:本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快速可靠,适用于氢化可的松与可的松含量的测定,为研究人体肝脏11β-羟基类固脱氢酶(11β-HSD)的活性及调整激素治疗方案提供有效的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测定血清中氯唑沙宗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迪马C18色谱柱(250×4.6mm,5μm);流动相:乙腈-0.02MKH2PO4(pH6.3)=9∶11(V/V),含0.16%三乙胺;流速:1.0mL.min-1;紫外检测波长:280nm;柱温:30℃。结果氯唑沙宗在2.5~12.5μg.mL-1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检测限为0.4μg.mL-1,回收率为102.82±4.39%。结论本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快速可靠,可用于血清中氯唑沙宗的浓度测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氨溴索注射剂雾化吸入对豚鼠气道及肺组织的影响,探讨该给药方法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50只豚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给药组(高、中、低剂量)和药物赋形剂组,分别行肺泡灌洗液(BALF)和病理学检测。结果:赋形剂组可导致动物支气管上皮变性和气管管周充血;低剂量雾化吸入除了会导致气管管周充血,无其他不良影响;高剂量组易使动物气管出血,但无明显致炎效果;中剂量组对动物的气道和肺组织影响最大。结论:长期使用氨溴索粉针剂的雾化吸入对呼吸系统有一定刺激,临床使用时应慎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用探针药物法测定大黄对大鼠肝细胞色素CYP2E1酶的影响。方法将SD舍大鼠随机分组,给药组予大黄灌胃,以生理盐水组为空白对照,尾静脉给予CYP2E1探针药物氯唑沙宗,HPLC法检测体内药动学参数来评价各组的CYP2E1酶活性。结果氯唑沙宗代谢符合二室模型,给药组t1/2β(1.18±0.28)h、AUC(20.09±12.11)mg·h·L^-1、V(c)(0.30±0.21)L、CL(s)(0.94+0.59)L·h^-1,对照组t1/2β(1.49±0.14)h、AUC(38.87±8.35)mg·h·L^-1、V(c)(0.21±0.06)L、CL(s)(0.12±0.02)L·h^-1.结论大黄对大鼠肝细胞色素CYP2E1有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谢陶吟  陈荣  吴晓燕 《医药导报》2009,28(9):1215-1216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小剂量茶碱治疗的合理血药谷浓度,并分析影响茶碱血药浓度的因素。方法对60例接受小剂量茶碱治疗的患者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茶碱血清浓度<3 μg•mL 1的 2例,3~6 μg•mL 1的53例,肺心病患者茶碱血药浓度偏高; 嗜烟患者茶碱血药浓度偏低。结论小剂量茶碱治疗COPD患者时,建议血清谷浓度调控在3~6 μg•mL 1。吸烟对茶碱血药浓度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40例外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查外科住院患者病历240份,按患者一般情况、抗菌药物使用与用药频度、联合用药、病原菌检查及药敏试验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5.83%(230/240),其中预防用药占93.33%(224/240)。抗菌药物以硝基咪唑类应用最多,其次为β-内酰胺类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联合用药中,两药联用占68.70%,三联用药者2例,占0.87%。结论:外科住院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具不合理性,应加强药敏检测工作并加强干预与监管。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抗癫痫药苯巴比妥(PB)、卡马西平(CBZ)、苯妥英(PT)的血药浓度.方法 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乙腈(160:180 :60 V/V/V),流速1.2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12nm.以上3种药物互为内标.标本经乙醚提取,水浴氮气挥干,流动相重溶后进样.结果 PB、PT、CBZ的保留时间(tR)分别为5.76、8.56、9.80min;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1.0、2.0和0.5μg·mL-1;线性范围分别为5~30、5~30、2~15μg·mL-1.日内RSD分别为3.06%、2.18%、1.86%;日间RSD分别为1.73%、3.35%、2.13%.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满足临床快速监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血清中咖啡因和氯唑沙宗的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血清中两种探针药物(咖啡因、氯唑沙宗)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迪马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乙腈-0.02 mol·L-1 磷酸二氢钾溶液(1∶3,v/v),含0.01 mol·L-1三乙胺;流速:1.5 mL·min-1;紫外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0℃.结果: 咖啡因在2.5~12.5 μg·mL-1、氯唑沙宗在2.5~12.5 μg·mL-1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1 μg·mL-1、0.4 μg·mL-1,回收率分别为103.70%±4.36%、102.82%±4.39%.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快速可靠,可用于血清中咖啡因和氯唑沙宗的浓度测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某"三甲"医院门诊糖皮质激素类药的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172 500张门诊处方,其中糖皮质激素处方22 425张,对处方中的药物品种、使用科别、给药途径以及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糖皮质激素类药在该院门诊使用广泛,处方使用率占13.00%,其中皮肤科使用率达34.00%,且注射用地塞米松磷酸钠的使用率最高(32.32%),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方式最为常见,不合理处方比例为28.27%。结论:该院门诊糖皮质激素类药还存在不合理使用现象,医药人员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