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56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35篇
肿瘤学   18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床上由于肿瘤切除等原因造成下颌骨缺损及面部畸形乃至不同程度影响咀嚼、呼吸、语言等功能,而在治疗上对重建其缺损以恢复面形和颌功能、至今仍有较多难题。  相似文献   
2.
P16、Cyclin D1蛋白表达与胰腺癌生物学行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P16、CyclinD1蛋白表达水平与胰腺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结合微波抗原修复法对53例原发性胰腺癌和42例胰腺良性病变及正常组织中P16蛋白及CyclinD1蛋白进行检测。结果 胰腺癌组织、胰腺良性病变和正常组织中P16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66.04%和87.71%(P<0.05);CyclinD1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52.83%和23.81%(P<0.05),P16及CyclinD1蛋白表达与胰腺癌的组织分化、病理分期及术后生存期密切相关。结论 P16及CyclinD1蛋白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可判断胰腺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经纤维结肠镜取30例大肠癌的癌灶粘膜行定性、定量厌氧菌培养。菌群分析显示类杆菌属和梭菌属检出率分别达73.3%和83.3%,其中脆弱类杆菌在类杆菌属中占51.4%;产气荚膜梭菌在梭菌属中占38.6%。较高的检出率表明这两种厌氧菌与大肠粘膜的关系较为密切,对大肠癌的致癌过程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肠道脂肪瘤罕见,且与肠道其他良性或恶性肿瘤也很难鉴别,术前常误诊。在基层没有冰冻切片条件要决定术式也有困难。本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52岁。以间歇性左侧腹钝痛伴排粘液鲜血便一个月入院。患病以来食欲减退、无力、消瘦。既往有类似反复发作,近10年,且排便不规则,但与腹痛无关;半年前因十二指肠溃  相似文献   
5.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结直肠癌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有随访资料的55例结直肠癌标本进行EGFR检测,结合图像分析观察判定结果。结果 结直肠癌EGFR表达的阳性率为69.09%,EGFR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和生存期有关,而与分化程度无关。结论EGFR在结直肠癌的扩散和转移过程中可能产生一定的作用,并可作为预  相似文献   
6.
大肠肿瘤APC基因蛋白产物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APC基因在大肠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5例大肠腺癌、33例大肠腺瘤组织中APC基因蛋白产物的表达水平。结果 APC基因蛋白产物在腺癌组织中呈显著低表达(22.8%),与大肠腺瘤(72.7%)和正常粘膜组织(86.7%)对比差别有显著性(P<0.05)。绒毛状腺瘤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管状腺瘤和混合型腺瘤。大肠癌组织APC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的部位、大体类型、分化程度、Dukes分期、肿瘤大小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无关。结论 APC蛋白与大肠粘膜上皮细胞的成熟有关。APC蛋白产物的失表达与大肠肿瘤的发生有关。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PC蛋白产物尚不能单独用于大肠肿瘤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联合转染p53和血管生成抑素(AS)基因对人胃癌细胞系SG7901生长的影响。方法用脂质体转染法分别将p53、AS基因、p53和AS基因转染人胃癌细胞系SG7901。以RT-PCR法检测转染后细胞目的基因的表达,通过细胞集落形成实验、MTT生长曲线、细胞周期检测观察其生物学特性变化。结果p53或AS基因均能抑制转染细胞的生长,而联合转染两种基因的细胞生长抑制更明显。结论p53和AS基因具有协同抑制恶性肿瘤细胞生长作用,提示联合多种基因可能有利于恶性肿瘤的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8.
食管癌p27基因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食管癌中p27基因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plus方法检测32例正常食管组织和88例食管鳞癌中p27基因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癌中P27蛋白表达阳性率为40.9%,而正常组织中为75.0%。P27蛋白表达与肿瘤组织分化、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相关,而与肿瘤长度、浸润深度、TNM分期不相关。P27蛋白阴性提示预后较差。结论;从蛋白水平证明p27基因表达缺失或表达水平的降低与食管癌的发生有关,P27蛋白表达的检测可能成为判断食管癌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N-乙酰化酶(NAT)多态性与消化道肿瘤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检测了7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胃癌34例、大肠癌28例、肝癌8例)和107例非肿瘤对照的N-乙酰化酶多态表型。结果显示7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27例为慢型(3857%);107例对照20例为慢型(1869%),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OR值为267(95%CI128~561),提示N-乙酰化酶表型慢型患消化道肿瘤的危险性增加167倍。本调研为深入探讨消化道肿瘤的病因学并加强预防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