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科于2007年12月收住1例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合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患者,男,34岁,农民,因“咽喉疼痛,吞咽疼痛1个月,解黑大便1周,加重伴呼吸困难2 d”以“急性会厌炎,上消化道出血”收入我院五官科治疗。后经X线胸片(图1)检查提示为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于入院当日即转入我科。病人表现咽部疼痛、吞咽困难,消瘦明显,咳嗽、咯黄稠痰、时带暗红色血丝,气促、胸闷,间断解暗红色稀便,10~20次/d,每次约15~80 ml。否认胃溃疡、胃炎及血液病史。查体:T 37℃P、120次/min、R 22次/min、BP 110/64mm-Hg。神清,恶病质,平卧位,口唇黏膜及甲床苍白,躯干、四肢散在大小不等的淤点、淤斑,压之不褪色,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胸骨体无压痛,吸气时见三凹征,颈软,气管居中,肺气肿征,双肺呼吸音低,可闻及少许干湿鸣,心界不大,心率120次/min,律齐,舟状腹,于右胁下2 cm可扪及肝脏,脾脏未扪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存在。血常规:WBC11.6×109/L、N 92.2%、Hb 70 g/L、PLT 18×109/L,生化示:BUN 14.3mmol/L、A...  相似文献   
2.
经支气管镜做常规支气管刷检涂片查抗酸杆菌是确诊支气管结核的重要方法之一,但阳性率较低,临床报道多不一致,普遍认为在30%左右,大多数患者诊断被延误^[1],影响了及时的抗痨治疗,对结核病的防治造成了不利影响。为此,如何提高支气管镜刷检抗酸杆菌阳性率显得至关重要。我院呼吸科2006年1月-2007年11月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3.
140例支气管结核纤维支气管镜镜下中医辨证分型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针对用传统的中医辨证分型方法治疗肺痨难以收到满意疗效的现状,首次通过纤维支气管镜镜下观察以希冀探索中医辨证分型的新方法。方法通过对140例确诊的支气管结核的镜下观察,从现代医学和祖国医学理论两方面分析其表现,找出病变的规律。结果140例发病男女比例为1.26:1,20~59岁病例占86.43%,首次纤支镜检查病变同时累及双侧支气管90例(64.29%),病变位于气管5例(3.57%),右主支气管11例(7.86%),右上叶支气管50例(35.71%),右中间支气管51例(36.43%),右中叶支气管105例(75%),右下叶支气管42例(30%),左主支气管88例(62.86%),左上叶支气管42例(30%),左舌叶支气管26例(18.57%),左下叶支气管56例(40%)。140例的镜下表现按发生率依次为支气管黏膜充血者132例(94.29%),黏膜水肿56例(40%),浅表溃疡(多为1~2个)37例(26.43%),黄色或白色被膜状物72例(51.43%),苍白色瘢痕形成15例(10.71%),浅表毛细血管单根或呈网状曲张41例(29.29%),出血17例(12.14%),支气管狭窄15例(10.71%),支气管分嵴部增宽20例(14.29%),隆凸增宽1例(0.71%),肉芽肿5例(3.57%),瘘管形成1例(0.71%)。结论肺痨的发病是迁延不愈的长期过程,其早期和中期是以邪实占主导地位的,正虚尤其是肺阴不足表现并不明显;只有久病正气虚弱才得以显现而表现为正虚邪实的特点。病人可以根据纤维支气管镜镜下表现重新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可以分为痨热毒郁肺血败肉腐型、气滞血瘀痰凝湿阻型和气血不足气阴亏虚型。根据中医理法可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法,可能走出肺痨治疗方法的老圈子,提高中医药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我科于2007年12月收住1例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合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相似文献   
5.
6.
支气管结核临床多见,但其临床表现如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及潮热盗汗等轻重不一,并且可不典型发作,尤其在痰检结核抗酸杆菌阴性,胸X线片无特殊发现的情况下,常可导致误诊漏诊而误治,致使病情复杂,并发症多,故有必要对痰检结核抗酸杆菌阴性的、怀疑支气管结核的患者进行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以便迅速确诊,及时治疗.我院呼吸科2008年1月-2009年10月通过常规纤支镜检查确诊菌阴支气管结核52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有呼吸道症状而胸片无异常发现的支气管结核患者的支气管镜检查时诊断的重要性,以减少漏诊、误诊.方法 所有患者用Olympus P30型纤支镜做常规观察,镜下行支气管黏膜刷检,涂片查抗酸杆菌,以查见细菌为确诊条件.结果 纤支镜肉眼观察主要表现为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黄色被膜状附着物、浅表血管单支或呈网状曲张、疲痕形成等;病变波及左主支气管者34例、右主支气管者24例、右中间支气管者27例、左上支气管者17例、左下支气管者13例、右上支气管者11例、右中叶支气管者24例、右下叶支气管者5例,同时波及双侧支气管者30例.所有患者常规刷片均查见抗酸杆菌,其中2例同时做支气管黏膜活检病理报告发现干酪样坏死物或结核结节.结论 对长期不易治愈的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即使胸片阴性,也应做结核的筛查检查如PPD皮试、血沉、血清抗结核抗体检查等,特别是应提倡做常规纤支镜检查,取得细菌学结果,为患者争取治疗时间,不耽误病情.总之,纤支镜检查是诊断支气管结核必须的检查手段,镜下刷检对提高支气管结核的诊断率,避免误诊具有相当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支气管结核患者在负压吸引状态时气道完全陷闭后复张呈一张一合现象与支气管扩张症之间的联系,从而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所有患者用O lympus P30型纤支镜做气道常规观察,在病变支气管部位给予0.2~0.4 kPa负压吸引。结果在确诊的340例支气管结核患者中发现"眨眼征"44例。所有患者胸部CT未发现支气管呈柱状、囊状或囊柱状改变。予局部生理盐水冲洗及注药治疗后患者症状迅速减轻。与单纯全身静脉/口服用药相比见效快、不良反应少。结论胸部CT正常的患者,不能排除支气管扩张症。支气管镜检查见"眨眼征"即是支气管扩张症的直接证据,可达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 。  相似文献   
9.
夏峻巍  袁希彦  卢家泉 《四川医学》2009,30(7):1133-1134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支气管哮喘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哮喘治疗中均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广谱抗生素;临床以发热(87.5%),痰量增多、粘稠(62.5%),喘息、呼吸困难加重(93.75%)多见;真菌类型以白色念珠菌为主(68.08%);治疗后痊愈与好转68.75%,死亡12.5%。结论合理的使用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及早诊断本病,根据经验和药敏选择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结核性变态反应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方法,以减少漏诊、误诊。方法对10例表现为皮肤结节红斑、关节疼痛、口腔黏膜溃疡不愈、疱疹性结膜炎等症状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患者均行胸片、血沉、PPD皮试、抗结核抗体、纤支镜等结核相关检查,查找到结核病灶,确诊为结核变态反应性综合征,并予抗结核治疗及诊断性抗结核治疗,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先后缓解,最终治愈。结论对原因不明的骨关节疼痛、皮肤结节性红斑、黏膜溃疡长期不愈、疱疹性结膜炎等经常规治疗无效者,应考虑到结核性变态反应综合征的可能。及早、积极行结核相关检查对提高结核性变态反应综合征的诊断率,避免误诊具有相当重要的临床意义。只有明确病因,从而进行病因治疗才能真正治愈疾病,当然必要时也可行诊断性抗结核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