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真菌性鼻-鼻窦炎是常见的特异性感染性疾病,虽然较少孤立发生于蝶窦,但由于其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加之蝶窦解剖位置隐蔽,缺乏简单易行的检查方法,临床上经常漏诊和误诊,易侵犯眶尖和颅内,危害较大。真菌性疾病在临床上逐年增多,且根据患者主诉往往就诊于神经内科、眼科等,首诊通常不在耳鼻咽喉科,因而明确诊断和及时治疗存在一定的难度。随着细菌学、血清学、病理学免疫组化及影像学的发展,真菌的检出率明显提高。本文就近年来该疾病的诊断、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初次鼻内镜手术(PESS)与修正性鼻内镜手术(RESS)对于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120例CRSwNP患者(其中97例患者行PESS术、23例患者行RESS术)进行术前、术后12个月追踪调查,采用Lund-Mackay评分、Lanza-Kennedy评分和汉化版鼻腔鼻窦结局测试(SNOT)20量表对2组患者进行主客观评价。结果 2组术前Lund-Mackay平均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术后12个月患者的Lund-Kennedy和SNOT20评分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行PESS手术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程度比RESS手术要好。不管是RESS还是PESS,功能性鼻内镜下鼻息肉切除术都是一种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11岁女性患儿,因左眼溢泪 2 个月入院,入院诊断为"双泪囊肿瘤"。鼻内镜检查见双侧鼻腔黏膜充血,左侧泪囊处可见膨隆,泪囊处黏膜光滑;鼻窦CT示双侧泪囊占位,有骨质破坏,累及下鼻甲,占位结构界限不清。完善术前准备后,全身麻醉下行内镜下手术治疗,术中见左侧下鼻甲外侧壁有肿瘤浸润,结构不清,质地较硬,行左侧鼻腔外侧壁、泪囊肿瘤切除术。病理回报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建议患儿同时行右侧泪囊肿瘤切除术,患者家属未采纳。患儿术后12 d出院,出院时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寻找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发展为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的临床标记物. 方法 分别取季节性变应性鼻炎(seasonal allergic rhinitis,SAR)6例及SAR并发哮喘者5例患者的下鼻甲黏膜,提取总RNA,合成生物素标记的cRNA探针,与Affymetrix人类全基因组芯片HG-U133-plus2.0杂交、洗脱、染色和扫描,分析检测的数据.以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验证芯片结果;对差异表达基因结合GeneCard数据库、pubmed-NLM文献数据库进行综合数据挖掘(data mining).结果 在GeneCard数据库中查到与哮喘相关基因354个,变应性鼻炎相关基因45个,变应性哮喘(allergic asthma)相关基因13个;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KEA1(SERPINB3)、SCCA2(SERPINB4)基因在SAR合并哮喘者鼻黏膜较SAR者发生上调表达;进一步结合芯片数据和pubmed-NLM文献数据库分析提示SCCA1(SERPINB3)、SCCA2(SERPINB4)表达增高与AR并发哮喘相关. 结论 鼻黏膜中SCCA1、SCCA2表达水平有望成为预测SAR并发哮喘的临床相关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5.
对2003级五年制医学生进行双语教学问卷调查,了解我校学生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双语教学的看法、对学科的期望和预期采用的教学手段等内容。结果表明,本科生专业知识储备较弱,应当循序渐进,教师应努力提高双语教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中耳乳突手术19世纪创始以来,不断完善其适应证及手术方法,以期达到彻底清除病灶,重建听功能的目的.中耳乳突手术一般指乳突根治术、改良乳突根治术、鼓室成形术及镫骨手术等.对有经验的耳科医师,慢性中耳乳突炎手术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1%.但实际比这一数字要高.如何预防和减少中耳乳突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已是耳科医生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重点讨论面神经损伤,其次为术后不干耳.  相似文献   
7.
廿一世纪正向我们走来,届时世界将进入依靠高新技术推动经济飞速发展的新时期。高新技术的发明者和操纵者——科技人才将成为世界各国激烈竞争的对象和衡量一个国家整体科技发展潜力的基本尺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2(p-ERK2)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2(ERK2)在鼻息肉(NP)组织的定位及表达情况;初步探讨p-ERK2/ERK2在NP发病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IIF)及蛋白免疫印记技术(WB)检测p-ERK2/ERK2在NP及正常鼻黏膜组织的定位及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结果 NP:p-ERK2主要表达在增生的上皮细胞、炎症细胞以及腺上皮细胞,主要位于胞核;ERK2主要表达在腺上皮细胞、炎症细胞,主要位于胞质。正常鼻黏膜组织:p-ERK2主要表达在炎症细胞、腺上皮细胞,主要位于胞核;ERK2主要位于炎症细胞,主要位于胞质。荧光强度值:p-ERK2在NP和正常鼻黏膜组织的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5);ERK2在NP和正常鼻黏膜组织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WB灰度值:p-ERK2在NP和正常鼻黏膜组织的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5);ERK2在NP和正常鼻黏膜组织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p-ERK2在NP的发病机制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而ERK2与NP的发生可能无关。ERK2在NP组及正常鼻黏膜组织均表达,提示ERK2可能参与鼻黏膜正常生理功能的维持。  相似文献   
9.
上气道高反应性(upper airway hyperresponsiveness,AHR)疾病主要包括变应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局部变应性鼻炎、非变应性鼻炎伴嗜酸细胞增多综合征等,是一类高度异质性疾病,发病率高,发病机制复杂。除了传统的免疫学理论外,还存在神经免疫机制。本文主要介绍神经免疫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进展;AHR...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32岁。1个月前因癫痫发作至右耳廓轻度擦伤,自觉轻度耳痛,继而耳廓上部红肿,伴痒感,疼痛加重,外用类固醇激素软膏,生理盐水加青霉素800万单位静脉点滴7d,症状无改善;耳廓下部也出现肿胀,疼痛明显,生理盐水加头孢呋肟3.0g静脉点滴7d,无效;近日出现耳廓增厚,局部有结节,于2003年9月22日收住院治疗。既往有癜痫史和足癣史。体检:体温36.5℃,一般情况好,心、肺未见异常。右耳廓软骨区弥漫性肿胀,组织增生明显,由黄豆大小、浅色、散在分布的结节组成。表面可见丘疹,暗红色,边缘清晰,杂有少量脱屑。实验室检查:白细胞7.6×109/L,红细胞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