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丹参区域性动脉灌注(RAI)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将S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6例,除观察组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外,2组使用的灌注药物相同,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治疗效果、病死率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的病死率分别为0及6%(1/16),住院时间分别为(13.8±2.2)d和(16.3±5.1)d(P<0.05)。结论联用丹参区域性动脉灌注疗法可以降低SAP病死率,缩短SAP疗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的疗效。方法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89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前后测定血氨和血浆内啡肽(β-EP)水平。结果治疗组显效26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为82.2%;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为61.4%,两组在显效例数以及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人治疗后血氨均明显下降,治疗后两组血氨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人治疗后血浆β-EP均下降,但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纳洛酮治疗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使用咪达唑仑行清醒镇静镇痛内镜检查的合理用量、成功率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7月-2012年7月行咪达唑仑清醒镇静镇痛胃镜、肠镜检查的520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其总成功率、行走恢复时间、满意度和遗忘度,并比较不同年龄组用药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内镜检查的总成功率为100%,胃镜和肠镜检查的满意度达99.17%和99.29%,而遗忘度分别为98.33%和98.21%,恢复时间分别为(14.92±1.32)min和(12.38±2.01)min,胃镜组咪达唑仑平均用量为3.5mg/次,肠镜组为4.2mg/次,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使用咪达唑仑行清醒镇静镇痛内镜检查的成功率高,患者恢复快,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胃镜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诊胃镜检查在上消化道出血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1月~2005年6月因上消化道出血行急诊胃镜检查治疗的128例临床资料.结果 急诊胃镜检查确诊率为94.5%,不同时间活动性出血检出率不同,<24h与24~48 h检查相比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急诊胃镜止血总有效率94.7%,不同时间治疗一次成功止血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急诊胃镜检查治疗的安全有效的,不仅有利于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而且也是有效的治疗手段,镜检时间应该越早越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嗜酸性胃肠炎(EG)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诊治措施及内镜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40例嗜酸性胃肠炎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内镜检查及治疗情况。结果37例患者,共有27例患者临床症状得到缓解。激素治疗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缓解率为70.59%,中医治疗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缓解率为75.00%,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嗜酸性胃肠炎临床少见,其症状和内镜检查无特异性,外周血及组织中富含嗜酸性粒细胞是诊断EG的重要指标,激素及中医药治疗EG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O_2作为灌注气体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结直肠肿物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在东莞市人民医院住院并行ESD治疗结直肠肿物的患者4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空气组(21例)和CO_2组(21例),灌注气体分别采用空气和CO_2,记录每组患者ESD成功率、操作时间、出血和穿孔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术前、术中和术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和经皮二氧化碳分压(PetCO_2)的变化;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术中(到达回盲部)、手术结束时、术后1 h、术后6 h和术后24 h患者的腹痛程度。结果 CO_2组术中、手术结束时、术后1 h、术后6 h和术后24 h腹痛评分明显低于空气组(P 0.05)。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HR、MAP、SpO2、PetCO_2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O_2作为结直肠肿物ESD术中灌注气体较空气安全性更高,能明显减轻患者腹部不适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结肠镜下钛夹标记联合腹部平片在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前肿瘤定位的应用效果。方法 20例结直肠癌患者经结肠镜检查发现结肠肿瘤病灶后,常规活检并瘤体旁放置钛夹,立即行卧位腹部X线平片检查了解钛夹位置以确定病灶部位;并以CT、肠镜、钡灌肠等方法定位及术中所见肿瘤实际位置进行比较,观察上述几种方法的术前定位准确率。结果 20例患者腹腔镜下钛夹标记联合腹部平片定位与手术结果符合率100%(20/20),而CT、肠镜、钡灌肠等术前定位的准确率分别为55.0%、75.0%和80.0%。结论钛夹标记联合腹平片对结肠肿瘤定位准确,是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前准确可靠的病灶定位方法,对腹腔镜手术顺利完成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内镜下钛夹定位在腹腔镜肠道手术前的应用。方法经结肠镜常规检查发现结肠肿瘤时,于病灶处置人钛夹,立即行卧位腹平片以确定金属夹的体表投影位置,进行术前病灶定位,观察和比较钛夹联合腹平片定位与钡灌肠定位的准确率。结果结肠病变肠镜下钛夹标记联合腹平片20例,与手术结果均相符,符合率100%,钡灌肠术前定位的准确率为80%。结论钛夹标记联合腹平片对结肠肿瘤定位准确,是腹腔镜结肠手术前可靠的病灶定位方法,与钡灌肠术前定位相比有着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短程、低剂量新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筛选出短程、低剂量的新三联方案.方法8 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4 0).研究组施以短程、低剂量三联疗法,口服铋剂1 2 0mg qid 阿莫西林0.5g bid 呋喃唑酮0.1 g tid;对照组为洛塞克40mg qd 克拉霉素0.5 tid 甲硝唑0.4 bid,疗程均为2周.观察治疗后疗效、HP转阴率、药物不良反应、药费及4周后渍疡复发率和HP再感染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有效率、HP转阴率和不良反应率大致相同(P>0.05),而4周后溃疡复发率和HP再感染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药费也仅占1/2.结论短程、低剂量新三联疗法是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有效、安全、价廉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前列素E1促进HP阳性十二指溃疡愈合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前列素E1在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DU)中促进粘膜愈合的疗效和药理学基础.方法1 0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HP阳性)随机分为两组(n=50),PGE组在传统的三联疗法的基础上,联用前列腺素E1(1 00ug ivdrip qd),对照组仅以三联方案治疗,两组疗程共4周.观察治疗后各组的疗效、消化内镜(溃疡愈合)、HP转阴率.结果PGE组的疗效和溃疡愈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但HP转阴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列腺素E1能促进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可能与表皮生长因子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