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5篇
药学   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目的:对某院使用华法林的住院患者进行用药分析和评价,并对其出院后复诊情况进行追踪,以更好地发挥华法林的治疗作用,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采用回顾性的分析方法,对某院2018年7月-12月使用华法林的住院患者用药进行分析,结合指南、共识对其用药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共调取509份病例,华法林的使用主要分布于心血管内科、心血管外科、呼吸内科。华法林应用临床诊断主要为肺栓塞、心房颤动、肺动脉高压、静脉血栓等;住院患者华法林用量范围为0.625~9 mg,平均日剂量(2.99±1.11)mg;全院服用华法林后INR总体测定率为79%,将INR值以"<2.0"、"2.0~3.0"、">3.0"分布进行统计,INR2.0~3.0占比为33.17%,最高的为呼吸内科。26例(5.11%)患者住院期间INR达到4.5~10.0,38.46%使用维生素K进行拮抗;2例(0.39%)患者INR大于10,全部使用维生素K进行拮抗。在院期间合用其他抗凝药中,低分子肝素使用率最高的为骨外科,心血管外科,心血管内科;普通肝素使用率最高的为呼吸内科;阿加曲班使用率最高的为神经内科;利伐沙班使用率最高的为心血管内科,根据相关指南共识分析用药基本合理。患者出院后一周内及总复诊率最高的均为呼吸内科。复诊后INR分布在2.0~3.0占比最高的也为呼吸内科,与呼吸科临床药师药学监护及用药教育相关。结论:目前华法林临床应用仍不够规范,INR达标率偏低,出院后复诊率较低,抗凝药物转换过程中有不规范的问题,积极开展药师药学监护、用药教育及随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老年住院患者用药的回顾性调查评价,发现存在的潜在不适当用药(potentially inappropriate medication,PIM),为老年住院患者合理用药指导及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依据Beers标准(2019版),对某三甲综合医院2019年10-12月所有年龄≥65岁的老年住院患者PIM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进一步查阅病例并结合疾病指南共识进行评价。结果:共收集患者6 511例,平均年龄为(74.17±7.24)岁,平均住院天数为(12.86±9.16)d,平均用药种类为(24.59±16.22)种,经χ2检验住院天数及用药品种数与PIM的发生存在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 464例(83.92%)患者存在PIM问题,其中排名前5的药物为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s)、艾司唑仑片、唑吡坦片、地西泮及甲氧氯普胺注射液。在与疾病相关的PIM中,患有痴呆、认知障碍、谵妄;骨折或跌倒病史;心力衰竭疾病的老年人出现潜在不合理用药病例数较多,分别为113例、81例和23例。在老年患者应谨慎使用的药物中,以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类药物为代表的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和利尿剂使用例次最多为2 460例次,占总例数的93.64%。在可能的药物相互作用中,类固醇激素和非甾体抗炎药的联用比例最多为185例次。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在肾脏病4期及以上的患者中,依诺肝素和螺内酯的使用分别为23例和19例。结论:老年住院患者PIM发生率较高,结合病例分析,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仍应采取措施减少PIM用药情况的发生,降低用药风险;如临床实际必须使用,应加强用药监护。  相似文献   
3.
目的:系统评价莫沙必利与安慰剂、莫沙必利与多潘立酮对比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Medline、Cochrance图书馆、Pub Med、EMbase、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等数据库,纳入莫沙必利与慰剂、莫沙必利与多潘立酮对比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应用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进行文献荟萃分析(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项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莫沙必利与安慰剂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临床症状有效率和胃排空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D=2.96,95%CI=1.45~6.02,P=0.003;MD=-65.41,95%CI=-110.00~-20.83,P=0.004);莫沙必利与多潘立酮临床症状有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D=1.32,95%CI=1.19~1.46,P<0.000 01),而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D=0.88,95%CI=0.57~1.37,P=0.57)。结论: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具有较好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但由于纳入试验存在偏倚的可能,应谨慎对待上述结论,需要设计更严格的大样本、高质量的RCT作进一步的验证。  相似文献   
4.
5.
目的:了解天津市某三甲医院住院患者用药安全的知识-态度-行为(KAP)现状及影响因素,为精准制定用药安全教育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天津市某三甲医院住院患者采用随机抽样法,线下发放纸质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500份。住院患者用药知识、行为、态度平均得分分别为(65.33±22.15)分、(29.96±9.99)分、(32.43±9.05)分,知识评分为“良好”,行为评分达到“优秀”,态度评分仅为“及格”。影响因素分析显示,影响住院患者用药知识的因素是医疗保障情况(P <0.05);影响用药行为的因素为人均月收入情况、医疗保障情况、教育程度、工作状况(P <0.05);影响用药态度的因素为人均月收入情况、居住地、医疗保障情况、职业(P <0.05)。结论:住院患者用药风险较低,但对特殊人群仍需加强用药教育。需重点关注农村、低教育水平人群、低收入人群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门诊患者在用药行为上存在的具体问题,分析影响安全用药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相关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合理用药宣教提供方向。方法:以纸质问卷形式,对该院门诊患者进行知-信-行(knowledge-attitudes-practices,KAP)调查,采用Excel软件对问卷进行整理和汇总,采用t检验和多重线性回归对用药行为风险KAP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收录有效问卷504份,该院门诊患者安全用药KAP总体得分为良好。知识和行为部分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对抗菌药物的应用、药品购买认知和过期药品处理上。大部分患者的用药教育活动参与较少,但对于开展合理用药知识宣教持肯定态度。受教育程度和职业显著影响患者的用药知识得分;医疗保险情况显著影响患者的良好用药行为;居住地和年龄显著影响患者的不良用药行为。结论:该院门诊患者具有的充足的用药知识和较为安全的用药行为,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特点、医保情况以及居住地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合理用药宣教。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医护人员对"取消头孢菌素皮试"的态度和落实"取消头孢菌素皮试"的主要困难。方法:通过"问卷星"平台制作题为《是否取消头孢菌素皮试的问卷调查》的调查问卷,通过微信平台发放,"问卷星"平台回收、提取数据,调查对象为该院的医生和护士。通过对调查对象的基本资料与"取消头孢菌素皮试"态度做单因素卡方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影响"取消头孢菌素皮试"态度的主要因素;对不支持取消皮试的主要顾虑做多选题问卷并做多重响应分析,明确该院对"取消头孢菌素皮试"的主要阻力。结果:收回问卷362份,有效问卷301份,问卷合格率83.15%;支持和不支持"取消头孢菌素皮试"的分别为81份(占比26.9%)和220份(占比73.1%)。单因素卡方检验显示科室和职称有显著差异(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称为支持"取消头孢菌素皮试"态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多重响应分析显示"头孢菌素说明书有皮试要求""既定医疗流程中需做皮试"及"目前没有国家级政策性文件支持头孢菌素不需皮试"是取消头孢菌素皮试面临的主要阻力。结论:该院医护人员对"取消头孢菌素皮试"呈消极态度。药师应积极、准确地向医护人员传递头孢菌素皮试的相关信息,国家出台并强推"取消头孢菌素皮试"的文件,可为落实该项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某国产黄体酮软胶囊阴道给药的循证证据,并进行融变时限考察,为其是否通过处方审核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系统检索指南数据库、中英文文献数据库及国内外药品管理政府网站,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根据《超说明书用药循证评价规范》进行相应文献质量评价;采用《中国药典》(2020年版)标准,考察国产黄体酮软胶囊的融变时限。结果:共纳入29篇文献,其中5篇指南/专家共识,经AGREEⅡ工具评价,高质量等级(A)2篇、低质量等级(C)3篇;6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经ASMTAR工具评价,高、中、低质量文献分别为2,3,1篇;16篇临床研究文献经Jadad或NOS量表评价后,高质量文献10篇、低质量6篇,所有文献均肯定了黄体酮阴道用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检索获得的原研药品说明书包含阴道给药的用法用量;国产黄体酮软胶囊融变时限符合《中国药典》的规定。结论:该国产黄体酮软胶囊阴道给药通过循证医学证据考察,融变时限符合《中国药典》的规定,应通过处方审核。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癌痛患者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药师参与1例肺癌骨转移患者癌痛药物治疗过程,主要在镇痛药物选择、阿片类剂量调整、药物不良反应防治等方面,讨论癌痛患者药学监护思路及策略。结果:患者癌痛控制良好,住院期间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有助于提高癌痛治疗水平及患者用药依从性,有效控制患者疼痛,避免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改善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