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9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乌司他丁对气胸病人肺复张后动脉血氧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与评价乌司他丁对气胸病人肺复张后动脉血氧合的影响.方法:准备手术治疗的气胸病人57例,根据病程和是否使用乌司他丁随机分为A组(乌司他丁治疗,病程<72h)、B组(乌司他丁治疗,病程>72h)、C组(对照组,病程<72 h)和D组(对照组,病程>72h),在自主呼吸恢复、脱离麻醉机10 min后抽取桡动脉血测定血氧分压和氧饱和度.结果:D组病人的血氧分压和氧饱和度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0.05),A组、C组和B组的血氧分压和氧饱和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病程>72 h的气胸病人,肺复张后容易发生低氧血症,围术期使用鸟司他丁,有利于改善其术后动脉血的氧舍.  相似文献   
2.
急性非等容血液稀释对开颅病人颅内压及凝血功能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非等容血液稀释对开颅病人的颅内压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开颅肿瘤切除病人18例,麻醉诱导前行蛛网膜下腔穿刺,监测颅内压(ICP),并由足背动脉放血400—600ml,开始诱导同时经外围静脉快速补充2—2.5倍于采血量的等效肢体和晶体。麻醉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术中连续监测有创血压、心率、氧饱和度,分别于血液稀释前后监测ICP,中心静脉压(CVP)、活化部分凝血活酶(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因子1(FIB)、血小板(PLT)、血球压积(HCT)。结果 与血液稀释前相比,血流动力学稳定;PT明显延长(P<0.05),PLT、HCT明显降低(P<0.05),但仍在正常范围内,APTT、FIB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颅内压无明显增高。结论 急性非等容血液稀释对开颅手术病人的颅内压和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简便的血液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3.
蛇凝血素酶对颅脑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和出血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蛇凝血素酶对颅脑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和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颅脑手术患者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例, 治疗组患者术前肌内注射蛇凝血素酶1 kU并静脉滴注蛇凝血素酶1 kU,对照组患者静脉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4 mL。分别于手术前、手术开始后1 h、手术结束时抽取两组患者血样,测定凝血因子Ⅱ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因子Ⅰ(FIB)、血小板(PLT),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结果对照组患者平均术中出血量(520±160) mL, 治疗组患者平均术中出血量(435±120) mL,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对照组患者术后PT 、APTT与术前比较,有明显升高,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PT、 APTT与术前比较无明显改变(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中与术后FIB、PLT均无明显改变。结论蛇凝血素酶能有效维持颅脑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并降低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胆道中毒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对凝血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急诊胆道中毒性休克患者28例,随机分为Ⅰ、Ⅱ两组各14例,两组均采用静脉快速诱导,气管插管后行机械控制呼吸。Ⅰ组患者诱导前静脉滴注乌司他丁5 000 U·kg 1,05 h滴完,手术开始后再加滴乌司他丁5 000 U·kg 1;Ⅱ组患者未用乌司他丁,但合用了血管活性药和肾上腺皮质激素。两组患者在诱导前均行桡动脉置管,手术中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氧饱和度、尿量,监测手术前、手术开始后05,10 h、手术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因子Ⅱ时间(PT)、凝血因子I(FIB)、血小板(PLT)。结果Ⅰ组患者手术中、手术后MAP与手术前比显著增高,而HR显著减慢(P<005),Ⅱ组患者手术中、手术后MAP与术前比也明显增高,但HR却逐渐增快(P<005);Ⅰ组患者PT、APTT手术后比手术前明显缩短(P<005),而Ⅱ组患者PT、APTT手术后与手术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FIB、PLT在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乌司他丁不但能保护胆道中毒性休克患者肝肾功能,而且能有效改善此类患者的循环状态及保护凝血机制。  相似文献   
5.
将60例择期行全身麻醉下子宫切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药物配方对照组为舒芬太尼100 μg 氟哌利多5 mg;观察组为舒芬太尼50 μg 氟比洛芬酯100 mg 氟哌利多5 mg,术后4 、8 、12 、24、48 h观察两组镇痛评分、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各时间点镇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镇静评分低于观察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 0.05) .认为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PCIA,不良反应少,镇痛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6.
7.
导后行气管插管。术中持续静脉泵注异丙酚5~8mg·kg-1·h-1,并间断给肌松药万可松,机械控制呼吸,术中适当调节潮气量及呼吸频率,控制呼吸末二氧化化碳分压(PiCq)在28-35ed范围,术后常规给新斯的明拈抗肌松药。病人诱导前均行动脉置管,连续监测收缩压(SBP几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PnCQ。分别记录术前,颈浅丛神经阻滞后,麻醉诱导,插管时、切皮时、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时、关切口时的m几*皿、MAP、HR。所得数据均以e土S表示,P<0.仍表示显著性差异。2 结…  相似文献   
8.
显微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的麻醉体会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蓝仲岳,张东琦[关键词]喉镜,声带息肉摘除术,麻醉方法声带息肉摘除术我院以往都是在咽喉部喷雾麻醉下完成的,由于麻醉不完善,病人蒙受痛苦,以及手术操作较困难等原因。从1990年开始我院对声带息肉摘...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心得安、佩尔地平联合用药对颈丛阻滞时心血管副作用的影响。方法 :选择 2 8例甲状腺腺瘤病人分为两组 :Ⅰ组为实验组术前 30min口服心得安 ,并在入手术室后 ,静注佩尔地平10 μg/kg ,颈丛阻滞 10min左右用 3~ 5 μg·kg- 1·min- 1的佩尔地平维持 ;Ⅱ组为对照组 ,不给任何影响血压、心率的药物。结果 :两组病人术前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及心率无显著性差异 ;颈丛阻滞后两组病人的上述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Ⅰ组病人升高较少 ,两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 <0 0 5 )。结论 :心得安与佩尔地平联合用药能有效防止颈丛阻滞时的心血管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脑动脉瘤破裂后致残、致死率较高,其治疗首选直接手术。本院自1996年9月至1997年12月共施行脑动脉瘤夹闭术23例,现将麻醉处理体会总结如下。作者单位: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325000)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3例中男13例,女10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