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7 毫秒
1.
护肩带用于预防脑卒中患者肩关节脱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护肩带对脑卒中患者肩关节脱位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采用护肩带对患侧肩关节保护;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基础上用三角巾及吊带托起患侧上肢.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进行肩关节脱位测量及上肢运动功能评价比较.结果 治疗4周后, 两组肩关节脱位发生率分别为观察组13.3%、对照组30.0%,x2=4.32,P<0.05;两组上肢功能评定得分和Barthel指数记分评定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肩带对脑卒中患者肩关节脱位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2.
蒋晶红  尚立华 《当代护士》2007,(12):111-112
导尿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技术之一,留置尿管效果好坏,将直接影响病人的病情和治疗,本院目前采用Folley双腔气囊导尿管,尿管不做体外固定,传统固定法是用别针将引流袋固定于床单位的大单上,为病人留置尿管期间经常因牵拉尿管而发生尿道粘膜损伤、尿管脱出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4.
目的研究分析胃肠道肿瘤病人营养状况以及营养支持情况。方法选择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胃肠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A组(39例)与B组(39例),A组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支持,B组接受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统计治疗后营养不足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营养状况(BMI、AC、ALB、TSF、AMC、Hb),并予以对比分析。结果 B组营养不足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予以营养支持前,组间对比BMI、AC、ALB等指标水平(P0.05),治疗后,B组营养状况较A组理想(P0.05)。结论对于胃肠道肿瘤患者,在治疗前很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等现象,经过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支持干预后,其效果较单纯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效果理想,但是营养状况仍然会存在恶化现象。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留置针堵管风险评估体系,为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成立课题研究小组,通过文献研究初步拟定留置针堵管风险评估指标,对22名护理专家进行2轮专家咨询,形成留置针堵管风险评估体系。结果:专家积极性为100%,专家权威程度系数为0.85,一、二、三级指标的专家意见协调程度系数分别为0.084、0.210、0.166。通过两轮专家咨询,最终形成3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61个三级指标的留置针堵管风险评估体系。结论:初步建立了留置针堵管风险评估体系,能据此进行留置针堵管的风险评估,从而针对性制定护理计划以预防和减少留置针堵管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通过营养干预组与对照组的治疗前后效果比较,看营养干预对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是否有所帮助。方法我院2006年1月~2006年10月期间128名住院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自愿分成两组,一组为营养干预组,另一组为对照组,观察营养治疗在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中的效果,并且监测患者FT3、FT4。结果营养干预组FT3、FT4全部降至正常水平的有52人,而对照组FT3、FT4降至正常水平有35人,根据卡方检验,P<0.005,应用营养治疗干预组的患者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营养治疗对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蒋晶红 《天津护理》2013,21(1):87-89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经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或头静脉穿刺,置人中心静脉导管,使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一种安全、有效的静脉输液方法.用于中长期化学治疗、胃肠外营养输注或输入特殊药物.国外资料报道PICC导管可留置2年[1].带管期间如何做好导管的自我管理,是PICC患者面临的严峻问题.基于Orem的自理理论,让患者带管回家,教会患者在院外对导管的管理已成为趋势[2].通过总结、分析、提出改进措施,现对PICC患者出院后自我管理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CU)鼻饲喂养患者肠内营养(EN)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方法将106例患者根据胃肠功能选用不同类型的肠内营养制剂(匀浆膳、全营素等)作为管饲肠内营养粉剂。通过间歇推注方式注入。结果在喂养过程中,腹泻12例,消化道出血2例,腹胀6例、反流5例,通过对管饲患者进行营养治疗中并发症进行规范化管理,47例患者体重得到稳步增长,59例患者体重保持稳定。结论对管饲患者肠内营养规范化管理,减少了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维护脏器、组织的免疫功能,促进脏器组织的恢复,优化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营养液高位保留灌注法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衰)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慢性肾衰患者在慢性肾衰综合治疗方案基础上,采用营养液高位保留灌注方法。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69例慢性肾衰患者化验指标于治疗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改善,7例患者化验指标上无明显改变;4例患者治疗过程中透析疗效差,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Cr)持续上升,营养不良状况继续加重。结论营养液高位保留灌注法治疗慢性肾衰患者营养不良有疗效,为营养治疗提供了新的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