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分析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对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3月-2016年3月汉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66例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28例)和观察组(1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3~5 d。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炎症因子的变化,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2周,观察组患者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血清NO显著高于对照组,内皮素1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5 d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可促进血清NO的升高,抑制内皮素1的升高,利于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而进一步改善其心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60例慢性心衰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80例。对照组常规应用地高辛、利尿剂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卡维地洛2.5mg,2次/日,每二周递增一次,最大剂量为20mg,2次/日,疗程共6个月。治疗前后观察病人临床心功能分级、心肌耗氧量及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80%,所有病人治疗后心功能指标均有改善(P<0.05),但卡维地洛组比对照组更为明显(P<0.01),治疗后卡维地洛组心肌耗氧量明显下降(P<0.05),治疗中未见明显副作用和肝、肾功能损害。结论长期应用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董劲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2,29(11):848-849,852
目的探讨女性非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HD)患者的危险因素及近期临床事件。方法回顾性分析534例CAH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女性患者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发生率、高密度脂蛋白和三酰甘油水平均显著高于男性(P<0.05),尿酸水平显著低于男性(P<0.05);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服药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高血压控制达标率显著低于男性(P<0.05),心绞痛发生率和靶血管重建率高于男性(P<0.05),但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发生率低于男性(P<0.05)。结论女性非急性心肌梗死CAHD患者高血压、高血糖及高血脂等危险因素控制较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善得定(生长抑素八肽)与国产垂体后叶素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线破裂出血中的止血效果,同时观察了再出血率,病死率和副反应。方法:对102例病例根据经济情况,有无心血管病史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静推0.1mg善得定后给36ug/h速度持续静点,垂体后叶素组给垂体后叶素0.4u/min持续静点。结果:善得定治疗组3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完全止血率依次为16.67%、25%、61.15%和80.56%,垂体后叶素组依次为10%、20%、40%、50%。结论:持续静脉点滴善得定在相同时限止血疗效均较垂体后叶素效果明显,而且副作用少,再出血和存活率两组产现例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药物经济学角度,对两种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博尔泰力(苦参素注射液)与α-2b基因工程干扰素(安福隆300万U/支),进行成本一效果分析。结果发现,两组药物疗效相仿。在相同疗程内,  相似文献   
6.
噻氯匹定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噻氯匹定联合曲蔓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我院96例符合标准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治疗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抗凝剂及阿司匹林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噻氯匹定+曲美他嗪,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检查心电图。记录心绞痛发作次数厦每次心绞痛发作的平均时间。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差异亦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噻氯匹定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病危险分层与心率变异性分析(附89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 2 4小时动态心电图对 89例高血压患者与 14例正常人以及不同危险分层组的高血压患者进行心率变异性对比分析。结果高血压患者时域及频域指标比正常人有显著差异 (P <0 .0 1) ;高血压组从低危、中危、高危到极高危险组时域及频域指标逐渐降低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高血压病伴血脂异常者比单纯高血压者时域指标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者比无左心室肥厚者时域及频域指标有显著差异 (P <0 .0 1) ;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组有心力衰竭者比无心力衰竭者时域及频域指标有显著差异 (P <0 .0 5 )。高血压病患者存在自主神经功能损害 ,其损害程度从低危、中危、高危到极高危险分层显著增加 ,心率变异性降低程度与危险因子的参与及靶器官受损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8.
β受体阻滞剂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小奇  张莹  董劲  王敬  党群  吴先军 《临床荟萃》2005,20(13):745-746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NSTEAMI)和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STEAMI)。近20年来,8受体阻滞剂使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显著提高,但用于UA治疗的临床试验较少。在ASIST试验中(1994年)比较了阿替洛尔和安慰剂对UA的疗效,显示阿替洛尔具有良好的抗心绞痛作用。有关静脉注射B受体阻滞剂在ACS中应用鲜见报道。本研究采取随机、开放、盲终点的平行对照观察,评价静脉用倍他乐克对ACS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厄贝沙坦与非洛地平联用对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的逆转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非洛地平联合用药对原发性高血压(EH)病人左室肥厚(LVH)的逆转作用.方法 EH伴LVH病人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非洛地平每天10 mg,90例)和治疗组(厄贝沙坦每天75 mg加非洛地平每天5 mg,90例),治疗两周时若血压≥160/90 mmHg,则厄贝沙坦和非洛地平分别增加1倍,总疗程共6个月.治疗前后观察心率变化、24 h动态血压监测和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测左室相关指标,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两组治疗后均能显著降低LVMI(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1);两组治疗前心率、24 h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但治疗后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与非洛地平联用逆转EH病人LVH效果较单用非洛地平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功能和早期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汉中市中心医院进行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口服瑞舒伐他汀钙片,20 mg,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参松养心胶囊,4粒/次,3次/d。两组均治疗观察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心室重构情况和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9%和87.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期内径(LVDd)和左心室收缩期内径(LVDs)值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心功能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正性重构、无重构与负性重构例数分别为2例、18例与28例,而对照组分别为18例、10例、12例,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的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为8.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5%(P<0.05)。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能改善早期心室重构状况和心脏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近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