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评价三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至2011年10月在启东市中医院行切开复位克氏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24例三踝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4例患者均随访6~12个月,根据美国骨科足与踝关节协会评分标准,本组病例优15例,良6例,可3例,优良率为87.5%。结论早期的解剖复位内固定+积极功能锻炼可使三踝骨折的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颈椎桥型锁定融合器(ROI-C)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ROI-C对脊髓型或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25例(共32间隙)进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手术,记录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并比较术前和术后1、3、6个月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及椎间隙高度。结果本组患者随访时间均超过6个月,手术时间(78. 40±52. 34) min,手术出血量(86. 00±22. 73) m L。术后各时点,患者的JOA评分均高于术前,VAS评分均低于术前,椎间隙高度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患者术后各时点之间的JOA评分、VAS评分及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ROI-C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颈椎椎间融合器,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同时能有效恢复椎间隙高度,重建颈椎生理曲度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运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6月—2018年6月南通瑞慈医院骨科运用PKP治疗的老年OVCF患者64例,比较患者术前、术后1 d、术后1个月及6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以了解该术式对于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结果:64例患者均随访≥6个月。术前VAS评分与术后1 d、术后1个月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与术后6个月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ODI指数与术前、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运用PKP治疗老年OVCF微创、简单、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陆健泉  薛锦标  蔡春岳  葛许锋 《江苏医药》2012,38(18):2195-2196
目的探讨应用动力髋螺钉钢板(DHS)手术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DHS手术内固定治疗97例75岁以上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6个月按照Harris评分对患者进行功能评估。结果 97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37min(25-45min),平均出血量125ml(50-200ml),无手术死亡,无DHS内固定物松动折弯断裂脱出、髋内翻、内固定物切出等并发症。2例患者术后3个月死于心脏衰竭。按Harris评分,优50例,良33例,可8例,差4例,优良率87.37%。结论 DHS手术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前路手术方法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连续3或4个节段病变的颈椎病患者,分别采用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和长节段椎体次全切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术后3个月植骨融合率、3个月时的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改良率、术后1周内及术后3个月颈椎曲度的改变。结果:分节段减压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3个月颈椎曲度等方面均小于长节段减压组(P<0.05),术后3个月JOA评分改良率及植骨融合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长节段减压组有2例发生内植物松动、移位。结论: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内固定术优于长节段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一种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逆行绞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39例股骨髁上骨折,术后早期进行伤肢CPM锻炼。结果:39例随访6~25个月,平均10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优32例,良7例。结论: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髁上骨折具有固定牢靠、操作简单安全的特点;术后早期可进行伤肢CPM锻炼,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是一种治疗股骨髁上骨折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