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近些年来分子生物学的突飞猛进发展,极大提高和加深了对地方性氟中毒现象及本质的认识。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从分子或基因水平上研究氟中毒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影响因素、预防和控制方法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新的起点,大大丰富了研究内容。氟不仅能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症,亦能损伤软组织,并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人民生活的改善、保健知识的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增强,纤维、电子胃镜已广泛应用,我院于2009年8月引进奥林巴斯电子纤维胃镜,并且已经为150多位病人进行了胃镜检查。对于胃镜的清洗消毒保养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为了避免检查时发生  相似文献   
3.
4.
地方性氟中毒是由于长期摄入过量的氟化物,而引起的以骨骼改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疾病。因发病缓慢临床表现形式容易受条件因素影响,给地方性氟中毒的诊断带来一定困难。许多研究者已经和正在寻找地方性氟中毒骨代谢生化敏感指标的探索,通过检测血、尿等体液中骨代谢指标含量,可间接反映骨骼的生理状态。机体骨转换终生都在进行着,只不过在生理情况下转换过程较陧。而骨代谢紊乱通常被认为是地方性氟中毒的普遍现象,是氟骨症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5.
地方性氟中毒骨代谢生化敏感标志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对饮水型高氟病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研究地方性氟中毒患者骨代谢的生化敏感标志物。方法两次选择不同区域地方性氟中毒患者970例(饮水含氟量1.76~16.30 mg/L,平均7.62 mg/L),非病区健康人群723例(饮水含氟量为0.36~0.40 mg/L);分别测定其血、尿45项生化指标。结果经同步筛选出与地方性氟中毒密切相关的血钙(Ca)、磷(P)、镁(Mg)、碱性磷酸酶(ALP)和尿钙(Ca)、磷(P)6项指标进行多元回归统计分析。表明氟中毒与对照组间的均值向量都差异非常显著(P<0.05,0.01)。结论提示生活在高氟区的慢性氟中毒人群已出现了反映机体骨代谢的6项生化标志物的代谢紊乱,地方性氟中毒患者临床亦出现不同程度症状和体症。  相似文献   
6.
大安市叉干乡刘家围子屯为重氟区,改水前水氟1.6~23.0mg/L,平均5.8mg/L。1985年打深井改水,饮水含氟量保持在0.8mg/L。经临床及X线确诊地氟病68人,年龄19~60岁。1990年用改水前同样方法同一患者进行对比检测。结果68名地氟病人测定的尿、发、指甲氟含量明显低于改水前(6.9降到5.2mg/L,P<001),而发和指甲氟含量改水前后变化不大,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正> 我科试制了一种新型简易男性尿失禁病人的接尿引流器,经临床试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材料取仿锥形底部带有引流管10cm塑料一条(上口直径为6cm,下口直径为0.7cm,长33cm),松紧带28cm 一条,布带4条,(90、33cm 各一条,36cm 两条),布一块6.0×8.0cm。制作方法将塑料袋的上口向里反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