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目的 探究五味子醇甲(SCH)对小鼠神经管畸形(NTDs)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C57BL/6小鼠按照雌雄2∶1比例合笼,将交配后有阴栓的雌鼠(孕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SCH组与叶酸组,每组9只。除对照组外,在孕鼠妊娠7.5 d(E 7.5 d)时腹腔注射全反式维甲酸(atRA)(7.5 mg/kg)诱导胎鼠NTDs模型;在E 0.5 d-E 11.5 d,叶酸组孕鼠连续灌胃给予叶酸(61.0μg/(kg·d),SCH组孕鼠连续灌胃给予SCH(8.0 mg/(kg·d),1次/d;在E 11.5 d实行剖宫产手术取出胎鼠。将PC12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与SCH组,模型组采用atRA(20μmol/L)处理12 h建立细胞损伤模型,SCH组再使用SCH(2.5μmol/L)处理24 h。体视显微镜下鉴定胎鼠NTDs;HE染色观察胎鼠神经管闭合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PI3K/Akt)信号通路p-PI3K、Akt、p-Ak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胎鼠NTDs发病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  相似文献   
3.
万古霉素是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首选药,但在使用万古霉素的过程中,血药浓度过低会导致治疗效果不佳、过高会出现耳和肾毒性,且体内代谢个体差异大,易受患者的年龄、体质量、肝肾功能、基础疾病状态、给药间隔时间和重症感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为了保证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临床常采取血药浓度监测来指导万古霉素个体化用药。从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与疗效和不良反应的相关性,目前常用的药物监测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免疫分析法等),不同人群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为该药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润燥止痒胶囊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完整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 Med)、MEDLINE、Cochrane、EMBASE数据库中近10年的相关研究。按照制订的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筛选研究,提取有效数据,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局效应指标以相对危险度(RR)及其95%可信区间(CI)形式表示。结果共纳入25个研究项目(2 735例患者),其中治疗组1 429例,对照组1 306例。纳入研究的质量均较低。总效应量分析结果显示:润燥止痒胶囊联合西药治疗寻常痤疮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纯西药组(RR=1.33,95%CI=1.27~1.39);而润燥止痒胶囊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低于联合治疗组(RR=1.30,95%CI=1.04~1.61)。润燥止痒胶囊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润燥止痒胶囊联合西药治疗寻常痤疮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但由于纳入研究的质量较低,该疗效需更加严谨的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科学估计女性性工作者相关高危行为的敏感问题特征,为制定艾滋病性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方法于2011年5月~2011年7月,采用整群抽样下随机应答技术,对四川省西昌市404名女性性工作者,进行了横断面调查研究。结果西昌市女性性工作者平均年龄为(25.9±6.2)岁;85.6%专职从事性服务工作;最近一个月平均性服务次数为(39.1±4.5)次;93.5%在性服务过程中一直全程使用安全套;57.0%同意卖淫合法化;最近一年从未进行性病和艾滋病检测的比例分别为70.1%和55.7%。结论西昌市女性性工作者几乎都是专职从事商业性性服务,且性服务次数频繁,未进行艾滋病、性病检测比例高,需加强健康教育和采取有力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介绍李斌教授对慢性皮肤溃疡病因病机的分析及其用药经验。认为诊治本病应衷中参西,辨病和辨证相结合。提出瘀、虚为两大关键病理因素,治以生肌化瘀、清利湿热、调理脾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基于集对分析的四元联系数疗效曲线与偏联系数在银屑病血热证药物选优中的应用,进一步提高疗效。方法:先利用最大相关系数法筛选出银屑病血热证常用中药,建立单味中药的"痊愈""显效""好转""无效"四元联系数,计算四元联系数疗效面积与全偏联系数,按照数值从大到小排序。集对分析的同异反系统比对法分析两种方法排序的可信度,将排序号为同(可信度高)的药物按照疗效面积的排序进行再次排序,确定出银屑病血热证常用清热凉血药中的优选药物。结果:在所筛选出的前14种银屑病血热证常用中药中排序号为同的为蛇莓、荆芥、地肤子,其中蛇莓、荆芥的疗效面积排序靠前,为优选药物,这与中医临床经验相符。结论:可于银屑病血热证临床用药选优中应用基于集对分析四元联系数的疗效曲线与偏联系数,对其他疾病临证用药选优时也可参考应用此种算法。  相似文献   
8.
自噬是真核生物体内进化高度保守的生理过程,能清除病原微生物、控制炎症、调节淋巴细胞稳态以及分泌免疫介质。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目前,对自噬参与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多集中于机体免疫系统,而对角质形成细胞中自噬的作用尚未有系统总结。作者概括近十年来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中自噬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旨在加深对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中自噬的认识,为探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社会环境和饮食结构的不断改变,痛风病的发病率逐年递增,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高尿酸逐渐成为继"三高"之后威胁人体健康的"第四高"。目前现代医学对此病的治疗日趋成熟和有效,但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西药药品多具一定不良反应,长期服用不能耐受。中医药辨治痛风病不仅能够在急性期有效控制病情,并且具有副作用小、价格低廉的特点,可有效地延缓痛风病向肾病的终末期发展。笔者通过近十年中医文献的回顾,发现中医药对本病的认识和治疗具有一定的实践基础,在了解和学习了痛风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后,笔者试图从临床和实验中总结中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文章就痛风性关节炎近十年中医药治疗的机制研究近况作一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前期研究清热凉血方与益气活血方辨治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血瘀证良好临床基础上,采用集对分析的同异反分析两种治法的异同并优选药物。方法:将血热组内服清热凉血方视作集合A;血瘀组内服益气活血方视作集合B。集合A与集合B组成集对H(A,B),从定性与定量两个角度计算联系数势值比较两种治法的异同,并优选药物。结果:定性角度shiμ(A,B)=0. 75 1;定量角度shiμ(A,B)=0. 667 1。凉血法和活血法的侧重点难以在系统意义上作趋同看待,优选药物为丹参、菝葜。结论:借助于集对分析的同异反分析,从定性描述及定量计算分析不同治法的同一度及对立度,并得出优选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