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小剂量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对2型糖尿病肾病(DN)伴高尿酸血症(HUA)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解放军第967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非布司他组和别嘌醇组,每组各48例。两组患者统一接受糖尿病教育,均予以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控制血糖,同时严格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低嘌呤糖尿病饮食等处理,适当运动,非布司他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非布司他降尿酸治疗,别嘌醇组给予别嘌醇片降尿酸治疗,疗程为2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UA)、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尿素氮(BUN)、肌酐(Cr)、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肌酐清除率(Ccr)、谷丙转氨酶(ALT)、超敏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内皮素-1(ET-1)水平。治疗24周后UA水平与CRP、IL-6、ET-1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均无脱落。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各项生化指标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UA、FPG、HbA1c、TC、TG、LDL-C、BUN、Cr、UACR、CRP、IL-6、ET-1均较治疗前均下降,Ccr、HDL-C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LT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布司他组治疗后24周UA、BUN、Cr、UACR、Ccr、CRP、IL-6、ET-1水平与治疗前的差值,与别嘌醇组差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指标的差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A水平与CRP、IL-6、ET-1呈正相关(r=0.839、0.838、0.836,P<0.05)。结论 小剂量黄嘌呤氧化还原酶抑制剂降低2型糖尿病肾病伴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水平的效果显著,对血管内皮功能、炎性反应均有较好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静脉补钙治疗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963例OP患者,分为对照组、口服补钙组、静脉补钙组和联合补钙组。补钙疗程均超过2年。对比4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疼痛、运动功能、相关生化指标、骨质疏松指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的改变情况、关节置换手术率、脱牙率以及骨折、心脑血管病、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感染、恶性肿瘤的发病率。结果:4组患者基线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补钙治疗后,4组患者间的肝肾功异常、胆结石及肾结石、冠心病、心衰、心血管钙化、高钙血症及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及IMT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口服补钙组的腰椎和髋部BMD均明显升高(P<0.05),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骨折发病率均显著下降(P<0.05),而关节置换手术率、脱牙率以及心律失常(早搏、心动过速、心房颤动)、LDH、感染及脑梗死的发病率在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和口服补钙组相比,接受静脉补钙治疗的2组患者的腰椎和髋部BMD均明显升高(P<0.01),而ALP、VAS、ODI、骨折发病率、关节置换手术率、脱牙率以及心律失常、LDH、感染及脑梗死的发病率均显著下降(P <0.01);静脉补钙组与联合补钙组的上述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长期口服钙剂或者静脉补钙均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方法,其中静脉补钙的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小剂量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对2型糖尿病肾病(DN)伴高尿酸血症(HUA)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解放军第967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非布司他组和别嘌醇组,每组各48例。两组患者统一接受糖尿病教育,均予以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控制血糖,同时严格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低嘌呤糖尿病饮食等处理,适当运动,非布司他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非布司他降尿酸治疗,别嘌醇组给予别嘌醇片降尿酸治疗,疗程为2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UA)、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尿素氮(BUN)、肌酐(Cr)、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肌酐清除率(Ccr)、谷丙转氨酶(ALT)、超敏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内皮素-1(ET-1)水平。治疗24周后UA水平与CRP、IL-6、ET-1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均无脱落。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各项生化指标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UA、FPG、HbA1c、TC、TG、LDL-C、BUN、Cr、UACR、CRP、IL-6、ET-1均较治疗前均下降,Ccr、HDL-C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LT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布司他组治疗后24周UA、BUN、Cr、UACR、Ccr、CRP、IL-6、ET-1水平与治疗前的差值,与别嘌醇组差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指标的差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A水平与CRP、IL-6、ET-1呈正相关(r=0.839、0.838、0.836,P<0.05)。结论 小剂量黄嘌呤氧化还原酶抑制剂降低2型糖尿病肾病伴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水平的效果显著,对血管内皮功能、炎性反应均有较好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趋化因子样受体1(CMKLR1)水平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11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DR分为DR组(n=72)和非DR组(n=38),其中DR组根据病情程度分为非增殖型组(n=41)和增殖型组(n=31),另选取40名同期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检测血清Hcy、CMKLR1水平,比较DR组、非DR组、对照组Hcy、CMKLR1水平、非增殖型组与增殖型组Hcy、CMKLR1水平,以及Hcy、CMKLR1水平与DR的相关性及诊断效能。结果:DR组Hcy、CMKLR1水平均明显高于非DR组和对照组,且非DR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殖型组Hcy、CMKLR1水平均明高于非增殖型组和对照组,且非增殖型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CMKLR1水平与DR患者病情程度均呈正相关(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Hcy、CMKLR1诊断DR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50、0.864;且联合检测诊断DR的灵敏度高于单项检测。结论:Hcy、CMKLR1水平与DR患者病情程度均呈正相关,二者联合检测诊断DR的效能高于单项检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