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5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对我科自2004年8月~2012年1月10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8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7例行胆囊大部切除术,3例行胆囊造瘘术,2例因出血或解剖变异而中转开腹。手术时间40~240 min,出血量10~100 ml,术后胆漏2例,经保守治疗均痊愈。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凋亡抑制基因Bag-1、Bcl-2在肝癌细胞、癌旁及正常肝细胞中的表达,以及其与肝细胞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别检测60例癌组织、30例癌旁组织及14例正常肝组织中VEGF、Bag-1及Bcl-2的水平,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VEGF、Bag-1及Bcl-2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和正常肝组织(P均<0.05);VEGF、Bag-1及Bcl-2的表达与肝癌的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癌栓形成以及有无包膜形成相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分级及大小以及甲胎蛋白(AFP)等因素无关。VEGF、Bag-1及Bcl-2的表达呈高度一致性(P<0.05);VEGF、Bag-1及Bcl-2阳性患者的1年和2年生存率均显著低于阴性患者(P<0.05)。结论 VEGF、Bag-1及Bcl-2与肝癌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并可作为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Bcl-2、Bag-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55例结肠癌组织、33例癌旁结肠组织及15例正常结肠组织中Bcl-2、Bag-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Bcl-2、Bag-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80.2%和72.7%)均显著高于癌旁结肠组织(60.6%和48.5%)及正常结肠组织(均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及Bag-1的表达与肿瘤有无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浸润深度、癌胚抗原(CEA)等无关.Bcl-2、Bag-1的表达呈高度一致性(P<0.01).Bcl-2阳性结肠癌患者及Bag-1阳性结肠癌患者的5年、10年累积生存率均显著低于阴性者(P<0.05).结论 Bcl-2、Bag-1与结肠癌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并可作为结肠癌患者预后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凋亡抑制基因Bag-1、Bcl-2在肝癌细胞、正常肝细胞中的表达。进而探讨其与肝癌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60例癌组织、14例正常肝组织中VEGF、Bag-1及Bcl-2的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VEGF、Bag-1及Bcl-2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P〈0.05);VEGF、Bag-1及Bcl-2的表达呈高度-致性(P〈O.05)。结论VEGF、Bag-1及Bcl-2与肝癌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甲状腺大部切除术的改良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沧州市人民医院2005-2010年收治的326例甲状腺良性疾病实施改良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3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30例,甲状腺瘤52例,桥本氏病12例.术后切口上缘水肿3例,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1例.结论:改良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操作简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Bcl-2、Bag-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55例结肠癌组织及15例正常结肠癌组织中Bcl-2、Bag-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Bcl-2、Bag-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结肠组织中的表达率(P<0.05);Bcl-2及Bag-1的表达与肿瘤有无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浸润深度及癌胚抗原等无关。Bcl-2、Bag-1的表达呈高度一致性(P<0.05)。结论 Bcl-2和Bag-1与结肠癌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的发病原因、生存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回顾2000年6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65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建立随访档案,并进行定期的术后随访,对其发病因素、生存率及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根据各自的不同病情进行手术切除及必要的淋巴结清扫.10年内二次手术者13例,年龄、性别、肿瘤类型及转移情况都对预后有影响;1年生存率95.4%,5年生存率89.2%,10年生存率73.8%.结论 甲状腺癌确切的发病原因还不肯定,但年龄、性别与其有相关性;甲状腺癌5年生存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Survivin、Bcl-2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55例结肠癌组织、33例癌旁结肠组织及15例正常结肠癌组织中Survivin、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Survivin、Bcl-2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结肠组织中的表达率(P < 0.05)。有淋巴转移的癌组织中Survivin、Bcl-2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淋巴转移的癌组织中的表达率(P < 0.05)。Survivin、Bcl-2的表达呈高度一致性(P < 0.05)。Survivin阳性组和Bcl-2阳性组患者的5年、10年累积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组(P < 0.05)。结论 Survivin、Bcl-2与结肠癌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并可作为结肠癌患者预后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微波固化在保脾手术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我科自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20例脾破裂或脾肿瘤行微波固化保脾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中,脾破裂18例,脾脏良性肿瘤2例,均应用微波固化止血行保脾手术,术后无出血、胰漏等并发症出现。结论 微波固化止血在保脾手术中具有满意的效果,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