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核查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计算病人治疗剂量的非均匀野剂量校正。方法将插有TLD的聚苯乙烯固体模体,聚苯乙烯/肺固体模体,聚苯乙烯/骨固体模体分别经CT扫描,影像分别传入TPS并计算高能X射线下监督单位数,使传递给中心束轴TLD剂量为2 Gy。在高能X射线下完成TLD照射,照射后的TLD经测量、剂量计算,D(TLD)与D(TPS)剂量比值在0.95~1.05范围为可接受范围。结果核查结果表明,光子线束均匀模体轴上(P)剂量和非均匀骨模体轴上(BP)剂量核查结果较好。非均匀肺模体轴上(LP)和离轴(LL)剂量核查结果误差很大。结论光子线束非均匀性剂量校正在放射治疗中是非常重要,尤其是肺组织。校正不当,对于肺组织剂量误差也可达到11.1%,离轴情况下更多达18.4%。对于骨组织剂量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调强放射治疗“end to end”质量核查中,探讨应用针尖电离室对调强放射治疗小野照射进行绝对剂量测量的研究。方法:选择3省20家医院,将放有热释光剂量计TLD(距模体表面距离约7.5 cm)和胶片的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模体进行CT扫描,图像导入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中,设计治疗计划,进行7野等中心调强照射,MLC照射野大小>2 cm×2 cm且<4 cm×4 cm。同时针尖电离室(0.015 cc)放在固体水模体距模体表面7.5 cm下进行点剂量绝对剂量验证:(1)将治疗计划中射野角度归零平移到固体水模体中进行剂量验证;(2)治疗计划射野角度不归零时为实际治疗照射方向,平移到固体水模体中进行绝对剂量验证。结果:在调强放射治疗多叶光栅小野照射的固体水模体中,用针尖电离室测量的绝对剂量与TPS计算得到的绝对剂量比较,7野照射方向归为零度时,比较偏差<5%;实际照射方向时,比较偏差<5%。验证后的计划,在IAEA模体上进行实际7野调强治疗,模体中的高剂量靶区胶片(Gafchromic EBT3 film)绝对剂量通过率均≥90%(Gamma分析:3%, 3 mm),TLD偏差<7%。均符合IAEA提出的标准。结论:在调强放射治疗多叶光栅小野照射时,可以应用针尖电离室作为绝对剂量验证的一个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计算的多叶光栅(MLC)小野输出因子,研究用0.015 cc电离室验证小野输出因子的测量方法。方法 在河南省选择8台可开展调强放射治疗的医用加速器,调查TPS计算的小野输出因子并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推荐的出版值进行比。如果2 cm×2 cm照射野相对偏差超出IAEA要求的±3%,3 cm×3 cm、4 cm×4 cm、6 cm×6 cm照射野相对偏差超出IAEA要求的±2%,则用0.015 cc电离室和Unidos剂量仪进行测量验证。结果8台医用加速器的TPS计算小野输出因子与出版值比较,5台相对偏差符合IAEA要求,占调查总台数的62.5%,3台相对偏差超过IAEA要求,占调查总台数的37.5%。用针尖电离室测量验证,3台测量结果均符合IAEA要求。结论 河南省部分医用加速器TPS计算的MLC小野输出因子,需要现场实施小电离室测量修正,测量值作为制定放射治疗计划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胡传朋  杨俊  汪俊  陈立权  荣枫 《安徽医学》2022,43(2):191-195
目的 探讨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PLR)对cT1-2N0M0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9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乳腺外科行手术治疗的162例cT1-2N0M0乳腺癌患者术前外周血NLR、PLR和临床病理资料,根据腋窝淋巴结术后病理判断是否有转移,分为转移组与无转移组。分析两组患者NLR、PLR、年龄、绝经状态、肿瘤位置、病理类型、T分期、组织学分级、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的差异。采用多因素分析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术前外周血NLR和PLR对判断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的预测能力并寻找最佳截断值。结果 61例(37.7%)患者术后病理提示腋窝淋巴结转移。转移组术前NLR和PLR平均值为(2.73±1.19)和(166.11±60.12),高于无转移组的(1.95±0.82)和(128.05±42.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转移组T分期、ER阳性率、HER-2阳性率、Ki-67高表达率、脉管癌栓阳性率及神经侵犯阳性率均高于无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P=0.002,OR=2.212,95% CI:1.329~3.681)、PLR(P=0.004,OR=1.015,95% CI:1.005~1.025)、脉管有癌栓(P<0.001,OR=24.087,95% CI:6.856~84.619)、ER阳性(P=0.006,OR=5.200,95% CI:1.623~16.663)及HER-2阳性(P=0.007,OR=4.504,95% CI:1.503~13.493)为cT1-2N0M0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NLR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23,最佳截断值为2.285,PLR的AUC为0.712,最佳截断值为136.25。结论 术前外周血NLR、PLR是cT1-2N0M0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可作为cT1-2N0M0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6.
河南省伽玛刀质量控制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伽玛刀在近半个世纪中,已陆续有头部伽玛刀、体部伽玛刀、全身伽玛刀和陀螺刀(陀螺旋转式60Co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等产品问世[1-3].截至2012年10月,河南省已安装各类伽玛刀21台(含军队、武警医院6台),其中头部伽玛刀8台(2台已拆除),体部伽玛刀5台,全身伽玛刀8台(含6台陀螺刀).目前全国伽玛刀性能检测工作普及率不高,伽玛刀应用质量现状的相关报道较少.为了解河南省伽玛刀放射防护现状,提高其应用质量水平,按照2011年度卫生行业科研专项"辐射危害控制与核辐射卫生应急处置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应用"第1单元"医用辐射危害评价与控制技术研究"实施方案,对其中12台国产伽玛刀剂量学参数进行了质量控制检测,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X、γ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质量控制检测规范》(WS 582—2017)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适用性及可操作性等方面进行评价,为进一步完善该标准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 采用问卷和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标准进行追踪评价,对回收的调查表进行审核并补正标号,采用Excel办公软件录入数据,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使用标准单位均知晓标准的发布。技术服务机构和生产厂家培训率为71.9%和85.7%,监督机构和医疗机构分别为33.3%和43.5%。技术服务机构和生产厂家对标准内容熟悉率为71.7%、68.1%,监督机构和医疗机构对标准内容熟悉率为18.5%、54.8%。调查对象均对标准X刀章节掌握不够。超过一半的调查对象认为标准检测方法可操作性、实用性一般。结论 使用人员对标准的协调性认可度较高,对标准的实用性和检测方法的可操作性认可度一般,宣传、培训力度有待提高,部分检测指标及方法需要实例及说明。  相似文献   
8.
单药培美曲塞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传朋 《安徽医药》2012,16(1):94-95
目的评价单药培美曲塞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一线化疗后出现复发或进展的晚期NSCLC患者27例。单药培美曲塞500 mg.m-2,第一天,21 d为1个周期。完成2个周期以上化疗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27例中无CR病例,PR 1例,SD 16例,PD 10例,疾病控制率(PR+SD)62.9%(17/27),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为2.9个月。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结论培美曲塞二线治疗晚期NSCLC安全有效,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河南省某油田测井公司2008年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及工作场所辐射水平,为改善安全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GBZ128-2002监测评价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采用GBZ142-2002、GBZ118-2002检测评价工作场所辐射水平。结果 388名放射工作人员平均年有效剂量为1.28mSv/a,集体有效剂量为495.0人·mSv,监测率为94.6%;137Cs源罐、专用运源车、放射源库空气比释动能率符合GBZ142-2002相关要求,钡小球操作室的表面污染和空气比释动能率均符合GB18871-2002及GBZ118-2002的要求;241Am-Be源罐、源坑表面空气比释动能率不符合GBZ142-2002相关要求。结论 该油田测井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及工作场所辐射水平基本符合国家相关要求,但需加强对241Am-Be源罐及贮源坑防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和分析目前运行的几种国产型号γ射线立体定向治疗系统放射防护状况,从放射卫生防护最优化角度提出放射防护建议.方法 依据国家相关放射卫生标准进行放射卫生防护监测.结果 所监测的γ射线立体定向治疗系统机房防护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放射工作人员年个人剂量范围为0.11~1.86 mSv,其中由机房泄漏附加给工作人员的剂量范围约为0.01~0.07 mSv/a.结论 对个人剂量贡献的主要环节为治疗机房室内操作,构成比重大于90%,应重视和加强其放射防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