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低体重高龄食管癌患者围术期治疗的临床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63例高龄低体重食管癌手术患者围术期处理资料.结果 术后22例中出现房颤8例,室上性心动过速7例,室性早搏7例;15例出现术后呼吸衰竭;10例出现呼吸衰竭合并心律失常,均经延长机械通气时间及加强肠内肠外营养后恢复.术后2例死于吻合口瘘,1例术后2周不能脱呼吸机,放弃治疗.结论 低体重高龄食管癌患者经积极术前准备、合理安排手术方式、术后加强肠内外营养和呼吸道管理等可以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应用急诊体外循环 (ECPB)抢救危重患者的效果 ,并探讨其开展的条件和临床应用指征。方法 :1988-0 2~ 2 0 0 2 -0 2年紧急应用 ECPB抢救危重患者 11例。结果 :11例中 10例成活 (成活率 91% ) ,1例心肺复苏成功 ,但由于 ECPB前缺氧时间长达 3 5m in,术后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 :急诊体外循环是抢救胸心外科危重患者的一种非常有效的辅助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镜及超声胃镜联合胸腹腔镜简捷微创切除食道、胃、十二指肠上消化道直径〉2cm良性肿瘤方法的可行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2005年06月至2009年02月,消化内科与腔镜外科、胸外科、麻醉科多科联合行微创手术,33例巨大广基良性肿瘤患者,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25例术中胃镜准确定位,超声胃镜确定病变的性质和深度,腹腔镜、胸腔镜行局部切除术。8例胃、十二指肠病例,由腹腔镜腔外保驾内镜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或黏膜剥离术切除病变。结果胃镜+胸腔镜行3例巨大固有肌层食管平滑肌瘤切除术,腹腔镜+胃镜+超声内镜行胃切除术23例,十二指肠切除术5例,联合手术均一次性成功,手术时间15~39min,术中出血量10~30ml,无中转开腹。术中内镜定位准确,术后病理证实均完整切除,切缘无残留,无吻合口瘘、切口感染或腹腔内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4~6d,随访6个月。5年,无复发。结论食管、胃、十二指肠巨大广基良性病变,通过胃镜、腹腔镜、胸腔镜联合手术,优势互补,提高腔镜手术中病变定位的准确率及手术的成功率,大大降低开腹率,是一种简捷、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有着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朱扣军  李先华  丁卫军  翁鸢 《山东医药》2011,51(18):117-117
病历摘要 患者女,55岁.因咳嗽、咳痰3个月,加重伴活动后胸闷气促5 d,于2010年11月26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3个月无诱因出现咳嗽、咳痰,咳少量白痰,无脓痰、血痰,无胸痛,无发热,未治疗,症状无好转.入院前5 d,患者咳嗽加重,以干咳为主,伴少许白色黏痰,有发热,活动后胸闷气促,在当地医院行X线胸片检查示右中下肺野致密影,予青霉素和加替沙星抗感染治疗,患者发热消退,但仍有激性干咳,活动后胸闷不适,进一步行胸部CT检查示右肺巨大占位、右肺局部不张、右侧胸腔积液.  相似文献   
5.
DP与MV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旻  翁鸢  朱为民  许晴力 《山东医药》2007,47(21):87-88
比较多西紫杉醇(TXT)联合顺铂(DDP)组成的DP方案以及丝裂霉素(MMC)、长春地辛(VDS)、DDP组成的MV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与不良反应。5a的随访结果表明,与MVP方案相比,DP方案治疗NSCLC有更长的中位生存时间,全身副作用较轻,生存质量好,可优先考虑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早期肺癌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MMP-2、MMP-7活性及与MMP抑制剂开发的关系.方法 采用明胶酶谱及酪素酶谱法测定60例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肺肿瘤及对应正常肺组织中MMP-9、MMP-2、MMP-7的活性.结果 MMP-9活性均见于正常及癌组织中,但早期肺癌组织中的MMP-9的活性为(1189.3±537.0)灰度值,低于正常对照肺组织中(1557.7±422.5)灰度值(P<0.05).肿瘤的MMP-2的活性率(62 kDa/62 kDa+66 kDa)(45.5±8.4)%明显高于相对应的正常组织中的(25.9±10.5)%(P<0.01).阳性对照的人羊水标本在酪素酶谱凝胶上显示MMP-7约20 kDa的透明活性带,但同时肺癌及正常肺组织标本未显示出MMP-7的可检测的活性.结论 早期肺癌组织中MMP-9活性低及无明显MMP-7活性,MMP-2活性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介绍巨大胸壁缺损的外科修复的改良方法 .方法 回顾分析10例不同病因的胸壁大块缺损患者进行胸壁重建资料.骨性胸廓重建均采用硬质型颅骨修复钛网,皮下软组织修复主要应用转移皮瓣、肌皮瓣或大网膜瓣.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和局部肿瘤复发.术后呼吸功能良好,无反常呼吸运动,无瘘管及窦道形成.结论 硬质型颅骨修复钛网非常适用于大块骨性胸廓缺损的重建,符合生理结构,安全有效.背阔肌瓣和大网膜瓣修复软组织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外伤性心包填塞,主要由于创伤致心脏或胸内大血管受损而引起急性心包填塞。根据心前区外伤史,明显心包填塞体征和严重的休克征象,可迅速作出诊断。但迟发性外伤性心包填塞,临床少见。若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可很快致死。我院近年来收治3例外伤后迟发性心包填塞,成功抢救2例.死亡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翁鸢  常建华  常庆  毛旻 《江苏医药》2007,33(10):1041-1042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34例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或全肺切除 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并与同期53例常规开胸手术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胸腔镜组34例肺癌手术顺利,无死亡.与常规开胸组比较,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淋巴结清扫数量、范围无显著差异;术后硬膜外镇痛留置时间、胸管留置时间和淋巴结阳性率方面胸腔镜组明显优于常规组.结论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安全可行,创伤小.  相似文献   
10.
新辅助化疗加手术治疗Ⅲ期食管贲门癌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翁鸢  常建华  常庆  蔡铭 《山东医药》2005,45(6):42-43
食管贲门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但对于Ⅲ期或Ⅳ期食管贲门癌患者,往往只能行姑息性手术,预后难令人满意。术后复发致死者80%为远处转移,20%为局部复发。可见,此类患者应予有效的全身治疗,手术方可获得最大程度的成功。为此,我们对一组接受新辅助化疗的Ⅲ期食管贲门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观察其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疗效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