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行为转变理论在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血糖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8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9例实施以行为转变理论为基础的干预模式,对照组49例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并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知晓水平、熟悉水平、顾问水平、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为转变理论模式对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的血糖控制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抗病毒药物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并发窦性心动过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病毒性心肌炎并发窦性心动过缓患者13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8例,用抗病毒药物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对照组68例,用黄芪注射液治疗;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65例,好转3例,总有效率95.5%,对照组治愈60例,好转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8.2%;观察组出现心脏增大35例(对照组33例),心尖部第一心音减弱37例(对照组34例),窦性心动过速39例(对照组30例),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抗病毒药物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并发窦性心动过缓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室性,心律失常指起源于心室的心律紊乱,是常见的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早搏(室早)、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室颤动(室颤)等。室速,尤其是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室速通常是可导致室颤、猝死等严重后果的心律失常,要及时明确诊断,判断室速的原因、诱因及对预后的影响并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05年以来确诊的62例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患者,应用4000U/mL青霉素配制液滴眼,全身予以青霉素肌注或静滴进行治疗。结果:62例治愈。时间最短3天,最长7天,平均5天。结论:采用4 000 U/mL青霉素配制液滴眼,合并全身应用青霉素治疗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疗效好,治愈快,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氯丙嗪联合654-2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顽固性呃逆106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3例,行氯丙嗪加双侧足三里654-2封闭治疗;对照组53例,用氯丙嗪注射液治疗。两组治疗1疗程后对比疗效。结果:所有治疗病例都有效,实验组有效率98.12%;对照组有效率94.3%。结论:氯丙嗪联合足三里封闭治疗各种顽固性呃逆疗效肯定,操作方便、易行,可以在基层医院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行为改变与系统健康教育对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以帮助患者掌握糖尿病知识、神经系统康复方法。方法:对医院门诊及住院120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通过健康教育和康复训练,进行饮食指导、药物指导、自我监测、运动疗法、康复训练等几方面的指导。对照组常规治疗及健康护理包括口服药的名称、时间、剂量、胰岛素注射情况,饮食治疗情况、肢体肌力情况。结果:1年后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等的综合恢复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糖尿病患者经接受行为改变与传统健康教育模式后的自我管理能力明显强于治疗前,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明显低于治疗前,行为改变与系统健康教育可有效地提高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联合酮替芬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60例口服酮替芬片,治疗组60例口服酮替芬片加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两组咳嗽症状消失后均停用酮替芬片,治疗组继续服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总疗程2个月。停药后随访1年,观察咳嗽复发、哮喘转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咳嗽症状复发数、典型哮喘转化率和不良反应方面,治疗组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联合酮替芬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医三位一体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常规给予柳氮磺吡啶口服,庆大霉素灌肠,治疗组口服中药、中药灌肠、耳穴贴压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1.2%,对照组70.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肠镜下黏膜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三位一体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9.
消化性溃疡是呈世界性分布的多发病,约10%的人口一生程,周期发作,中上腹节律性疼痛.DU好发于青壮年,而GU患过此病.因其发病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故称发病年龄较迟,平均较DU晚十年.为更好地掌握青壮年消化为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于胃及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性溃疡的特点,提高诊断符合率,降低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胃溃疡(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其临床特点为慢性过质量,现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42例青壮年消化性溃疡的诊治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