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评价重量型补片与轻量型补片应用于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对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EMBase、Springer及Cochrane图书馆,结合查找到文献中的参考文献,检索时间从2000年1月至2010年9月,选择有关重量型补片与轻量型补片应用于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对照研究,由两位作者分别对研究质量进行评估,并提取有关资料,主要包括术后复发、血肿与血清肿、异物感,感染及疼痛的情况,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1项临床对照研究,其中16项为前赡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包括5389例,其中重量型补片组2861例,轻量型补片组2528例。对纳入研究进行整体分析显示,轻量型补片组术后异物感发生率明显少于重量型补片组(p〈0.05),优势比(Odds ratio)及95%可信区间为1.90(1.48,2.43),轻量型补片组术后慢性疼痛(12个月或更长)的发生率明显少于重量型补片组(p〈0.05),OR及95%可信区间为1.39(1.10,1.75);两组患者在术后的复发、血肿(血清肿)、感染及早期疼痛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使用轻量型补片进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能减少术后的异物感及慢性疼痛,对术后的复发、血肿(血清肿)、感染及早期疼痛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脊柱畸形,包括严重的驼背和脊柱侧弯,与食管裂孔疝多发生在老年人。有文献报道,脊柱畸形是食管裂孔疝的诱因之一。严重的脊柱畸形会导致肺功能下降,腹腔容积减少,腹壁顺应性降低,从而使食管裂孔疝修补困难,手术并发症增加。本文报道2例严重脊柱畸形,长期进食困难,靠静脉营养和鼻肠管营养的食管裂孔疝患者的救治过程。对于食管裂孔疝伴有严重脊柱畸形的患者,需要完善的术前检查和相关准备,可以获得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亚胺培南联合头孢他啶对产KPC-2酶肺炎克雷伯菌的体外抗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浙江省金华市第二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50例产KPC-2酶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出产KPC-2酶的肺炎克雷伯菌150株,分析检出菌株的标本分布情况、药物敏感试验结果、KPC基因型筛查...  相似文献   
4.
不良修复体是指在修复过程中,不按科学方法,违反操作规程盲目制作的修复体。现将我科近2年来诊治的62例病例的致伤原因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牙体损伤23例,牙龈损伤30例,混合损伤9例。其中男40例,女22例,年龄在20~70岁之间,以45~60岁最多。不良固定义齿修复体根据修复形式而命名分类(见表1),损伤种类(见表2)以牙齿对“以上松动为首位,牙觑组织溃疡居第二位。空1不自团由1伤四句位分出2原因分析ZI基牙力量不足(基牙数量不足)。一般情况下,基牙数目应根据缺失牙的数目而定。固定义齿修复选择基牙的原则是:基牙必须健康、不…  相似文献   
5.
作者自1993年起对115例前牙龈下牙折作了改良修复,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对象。1993~1996年我科共收治395例牙外伤患者,其中前牙龈下牙折115例占28.8%(不包括很折),其中男95例,女性20例;年龄为20~40岁。1.2修复方法。冠修复前拍X线片,确认根治疗完全,很尖无炎症后再作桩冠修复。1.21A型牙折:由于牙折在游离自与附着龈之间,只要冠的边缘与牙体组织密合使减少龈炎的发生,冠的外形应有一定厚度,舌例为圆形的线角是斜边型,尽量减少在促下的面积;减少人造冠对牙龈的刺激,且应力集中分散冠的边缘不易折断。1.2.ZB…  相似文献   
6.
背景与目的 腹股沟疝是外科常见疾病,其中老年患者是接受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主要群体。然而,对于老年腹股沟疝患者选择何种手术方式目前尚无定论。局麻Lichtenstein术难度低、效果好、术后愈合较快,在临床中运用广泛。腹腔镜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因其视野开阔、可发现对侧隐匿疝、可同时处理双侧疝等优势而被越来越多外科医生接受和推荐。本文主要对接受局麻开放疝修补术或全麻腔镜疝修补术的老年患者临床数据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提供一定参考。方法 通过电话随访和病历系统搜集资料,回顾性分析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130例行腹股沟疝修补手术老年患者(>60岁)的临床资料,其中开放Lichtenstein术67例(开放组),腔镜疝修补术63例(腹腔镜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及手术相关指标。结果 基线资料分析结果显示,开放组患者平均年龄大于腹腔镜组(78.94岁vs. 71.83岁),术前麻醉风险比例、各种合并症比例以及双侧疝发病率均高于腹腔镜组(均P<0.05);其余基线指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相关指标分析结果显示,腹腔镜组术后住院时间较开放组缩短(1.51 d vs. 2.16 d)、术后1 d疼痛评分低于开放组(2.70 vs. 3.58)(均P<0.05);两组间术后各并发症(切口感染、血肿、血清肿、神经感觉异常、尿潴留)发生率、1年复发率、长期疼痛(>3个月)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老年患者中,疝侧、麻醉风险分级、术前合并症均是临床医师选择手术方式时需要评估的内容。经过充分的术前评估后,选择行腔镜手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用药。方法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措施。结果杜绝临床诊断的失误,选用药物不当,剂量疗程不足,不恰当地联合用药造成抗菌药物临床治疗失败。结论临床抗菌药物科学合理对症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氨磺必利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以及其血药浓度与患者不良反应、泌乳素水平及认知功能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9年7月—2020年6月80例经氨磺必利单药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连续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后1,2,4,8周末监测患者服药剂量、血药浓度、疗效[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PANSS)]及不良反应[治疗不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于治疗第8周末,检测患者血清泌乳素水平,测量认知功能水平变化[用韦氏成人记忆量表(wechsler memory scale-revised in China,WMS-RC)、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WCST)],并分析血药浓度与服药剂量、疗效、不良反应、血清泌乳素、认知功能相关性。结果 Pearson相关分析法显示,治疗第1周末、第2周末、第4周末、第8周末的血药浓度与PANSS减分率、阳性症状减分率、阴性症状减分率、精神病理减分率、TESS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治疗第8周末,男性、女性患者血清泌乳素均明显高于基线日(P<0.05),且女性患者氨磺必利血药浓度与血清泌乳素呈正相关(P<0.05)。治疗第8周末,患者WMS-RC测试中记忆商(memory quotient,MQ)明显较基线日升高(P<0.05),WCST测验中第一个分类所需应答数(number of responses required for the first classification,R1st)较基线日明显下降、完成分类数(completed classification,Cc)较基线日明显升高(P<0.05),但氨磺必利血药浓度与MQ、R1st、Cc均未发现明显相关性。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氨磺必利血药浓度与疗效、不良反应及女性患者泌乳素水平均表现出相关性,应对患者血药浓度进行监测,以进一步指导个体化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多中心调查苏州地区风湿科羟氯喹(HCQ)的应用情况及长期应用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就诊于苏州4家综合性医院风湿科(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苏州市中医院、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采用专门设计的调查问卷收集一般情况、诊断、羟氯喹使用方法与疗程、用药持续性、疗效与依从性、合并用药、用药过程中眼科及各系统的不良反应、妊娠期使用情况等。结果共纳入856例,其中男性68例(7.9%),女性788例(92.1%)。疾病分类:类风湿性关节炎(RA,含RA继发干燥综合征)14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425例,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PS)12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167例,其他104例,重叠综合征(RA合并SLE)1例。HCQ用药疗程:最短0.5年,最长22.75年,平均(3.59±3.08)年。用药剂量:0.2g/d 604例,0.4g/d 424例;先后使用0.4g和0.2g的共193例;其他21例。连续使用721例。出现不良反应183例,其中男7例,女176例。分布于RA 30例,SLE 105例,APS 2例,SS 31例,其他15例。眼科不良反应70例次,相关性肯定4例次。眼科检查:每年1次121例(14.1%),每2年1次68例(7.9%)。皮肤不良反应92例次,相关性肯定8例次。其他系统不良反应少且均不能做出肯定性相关判断。连续用药、合并抗风湿药物与总不良反应相关联且连续用药或合并抗风湿药物分别与眼科、皮肤不良反应显著相关联。眼科不良反应与用药疗程相关联,服药7年以上眼底不良反应增高。合并妊娠37例,妊娠期全程使用HCQ 17例,仅见非药物相关新生儿缺陷1例。结论 HCQ在苏州地区风湿科主要用于治疗SLE、SS、RA、APS,HCQ用药规范但眼科随诊监测多不规范。不良反应以皮肤和眼科为主,连续用药、合并抗风湿药物是不良反应关联因素。长期使用HCQ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替硝唑所致不良反应的特点.方法 对我院1998~2007年31例替硝唑所致不良反应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 替硝唑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很多,以过敏反应为最常见,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以及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少见全身剧痛反应等.讨论应注意替硝唑的不良反应及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