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传统教学模式对于医学研究生培养已略显乏力,要想在社会竞争中立足,就必须改革现有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大环境。建构主义教学因其新颖的授课理念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授课思想,在为教学改革指明前进方向的同时,还激发了学生的创新驱动力,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协调合作、沟通交流等综合素质,促进了导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 分析969例代谢综合征患者10年心脑血管病发病风险及中医证候,归纳疾病风险升高过程中证候变化特点。[方法] 收集2021年9月—2022年1月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健康体检患者的体检资料及中医四诊信息量表。采用China-PAR模型评估患者10年心脑血管病发病风险,运用隐结构归纳3种卒中风险程度内中医证候。[结果] 969例40~60岁代谢综合征患者10年脑卒中低、中、高危风险的人数及比例分别为411例(42.41%)、274例(28.28%)和284例(29.31%)。共纳入中医症状42个,分层建立隐结构模型得到8、14和9个隐类。结合专家咨询得出3种风险程度各自证候,低风险患者主要表现为脾肾气虚夹湿证和肾阴虚证;中风险患者以心脾两虚夹痰和肝火炽盛证为特点;高风险患者多为脾肾两虚证和肝阳上亢证。[结论] 代谢综合征患者10年心脑血管病多处于中、高风险程度。虚证是代谢综合征患者转变为心脑血管病风险的基础,阴亏阳亢是达到高风险期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