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发伤患者氧代谢特点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发性外伤患者的氧动力学变化特点以及与临床转归的关系。方法 对 2 0 0 2 - 0 3~ 2 0 0 3- 0 5我科收治的多发伤患者 5 1例进行Swan -Ganz漂浮导管监测 ,并根据同时间点的动、混合静脉血氧分压、氧饱和度、血红蛋白等指标 ,计算出氧供、氧耗和氧摄取率。结果 MODS存活组和死亡组在创伤后 3~ 4d氧输送 (DO2 )逐渐上升 ,氧耗量也随之上升 ,出现病理性氧依赖 ,但 3~ 4d后MODS存活组患者随着DO2 的上升VO2 上升缓慢 ,出现“平台效应” ,死亡组VO2 随着DO2的上升而继续上升 ,仍显病理性氧依赖。结论 多发伤MODS患者氧摄取已出现明显障碍 ,导致VO2 对DO2 的病理依赖 ,治疗中应尽可能提高DO2 水平 ,可能会减轻多发伤患者MODS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整体阻抗法测定心输出量的临床应用可行性.方法 7例多发性外伤患者,经床边应用热稀释法和整体阻抗法同步测定心输出量,每次每种方法均测定3次后取均值,对所得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t检验.结果热稀释法与整体阻抗法测定心输出量的相关分析表明二者呈线性相关,相关性良好;热稀释法与整体阻抗法所测心输出量数值接近,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整体阻抗法检测心输出量稳定、可靠且无创伤性,可作为临床重危病人长期连续监测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出血与Child-Pugh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统计出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在Child-Pugh各级别中的比例,并计算出并发肝性脑病、腹水并发症的比例及血清胆红素、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的均数值。结果肝硬化是否并发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出血与Child-Pugh分级相关,且大多数出血患者血清胆红素、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异常。结论Child-Pugh分级越重,患者出血危险性越大。  相似文献   
4.
阐明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2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呼吸机治疗前后的血气进行对比分析。统计学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机械通气能有效地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机械气病死率明显降低。结论机械通气是目前抢救急性呼吸衰竭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早期呼吸机支持加床边血液滤过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采用早期呼吸机支持加床边血液滤过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探讨其对减轻肺、肝和肾损伤的疗效。方法:对17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24小时内行呼吸机支持[潮气量(VT)8ml/kg,呼气末正压(PEEP)通气0.49-0.98kPa(1kPa=10.20cmH2O)],并行床边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每次持续6小时,连续5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动脉氧分压(PaO2)和氧合指数(PaO2/FiO2)均有明显提高(P均<0.05),血肌酐(Cr)、尿素氮(BUN)和丙氨酸转氨酶(ALT)均有下降(P均<0.05),乳酸值未见明显增高,肺顺应性(Cst)稳定在3.0-3.3ml/kPa(31-34ml/cmH2O)。结论:早期床边血液滤过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可明显减轻肺、肝和肾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6.
呼吸末正压通气治疗急性肺损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对急性肺损伤(ALI)病人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比较不同值的呼气末正压(PEEP)对ALI氧供及氧耗的影响及其副作用。方法:14例确诊为ALI病人在同一呼吸机参数下(不同PEEP)选择PEEP0,5,10,15,20cmH2O条件下监测其血流动力学,肺力学以及氧供氧耗变化。结果:(1)随着PEEP的增加气道峰值压(pip)随之增加,肺顺应性在PEEP0-15cmH2O时逐渐增加,当PEEP大于1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不同机械气策略对急性肺损伤(ALI)患者血液、呼吸动力学和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本组共26例ALI患者,对其中ALI评分值≥2.5者采用低潮气量+呼气末正压(PEEP)通气,并依次按0,5,10,15,20mH2O增加PEEP;对另外12例ALI评分值<2.5者最初采用辅助/控制通气(A/C),并逐渐改为间歇辅助通气(SIMV)和压力支持通气(PSV)。通过Swan-Ganz导管获得血液动力学和氧代谢参数。结果 PEEP在5-15cmH2O范围内,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氧供给(DO2)和肺静态顺应性(Cst)随着PEEP的增高而逐渐增加(P<0.05)。在PEEP增加到20cmH2O时心输出量(CO)和Cst下降,外周循环阻力(SVR)、肺循环阻力(PVR)和气道峰值压(PIP)增加(P<0.05)。SIMV与A/C相比可显著增加DO2(P<0.05),PSV与A/C相比可明显降低PIP并使Cst增加(P<0.05)。SIMV和PSV方式均可降低SVR。结论 对ALI不同时期选择不同的机械通气策略,可更好的增加氧供,减少对呼吸、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系统( A P A C H E Ⅱ) 在重症监护治疗病房( I C U) 应用的价值。方法:对247 例危重症患者记录入 I C U 第1 天、第3 天和第7 天 A P A C H E Ⅱ的分值,以通过 A P A C H E Ⅱ分值变化来预测其预后和治疗效果。结果: A P A C H E Ⅱ分值< 10 分者未进行特殊的治疗干预( P< 0 .01) ,此类患者入 I C U 意义不大。 A P A C H E Ⅱ分值> 30 分者病死率高达80 .4 % ,此类患者耗资昂贵,预后差。随着病情的好转, A P A C H E Ⅱ分值也有逐渐下降趋势。结论: I C U 采用 A P A C H E Ⅱ评估系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脑内窥镜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用脑内窥镜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30例,并与常规治疗30例比较。结果:脑内空窥镜治疗术后12小时血压稳定(收缩压≤21KP,平均动脉压≤16KPa,舒张压≤13KPa);术后2周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减少(P<0.01)。结论:直视下脑内窥镜清除血肿能明显降低高血压性出血的并发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