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减少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及闭塞和改善临床症状的最有效策略。临床上,存在很大一部分患者在大血管再通后,仍存在心痛症状。在PCI围术期常伴随着氧化应激、炎症、钙超载、内皮功能损害、血栓阻塞等不良事件,氧化应激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PCI的再灌注时期,活性氧(ROS)的爆发可引发线粒体能量传递链异常和细胞离子稳态失衡,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管通透性增高,白蛋白漏出,白细胞和血小板黏附,血管狭窄。传统中医将PCI术后再狭窄纳入"胸痹"等范畴,气血的运行与五脏的功能密切相关,当气血运行不畅,心脏的生血、行血的功能受阻,造成气虚血瘀,从而造成机体虚损。目前,普罗布考和替格瑞洛等临床一线用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且忽略了"本虚邪实"的机体现状,无法协调机体气血阴阳五脏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从氧化应激在PCI损伤的现代医学分子研究出发,结合中医认识,总结中医药防治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冠状动脉介入损伤的治疗提供候选药物及为相关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3.
4.
急性心肌梗死(AMI)可引起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及时、有效的冠状动脉再灌注治疗可减缓病情发展,但无效的心肌缺血再灌注(I/R)可诱导心肌二次损伤,引起心肌内出血及其他并发症增加致死率,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心肌缺血再灌注会引起氧自由基的堆积、细胞内Ca 2+超载、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开放等。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是红花中有效化学成分之一,多项研究表明其可通过抗氧化应激损伤、抗细胞凋亡、保护线粒体及扩张血管等有效减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近年来国内外对HSYA心血管系统药理作用的研究逐步深入,本文对国内外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文献进行了整理,并对HSYA在临床上的进一步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