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牛血清白蛋白(C-BSA)的等电点,能诱发原位免疫复合物型的肾炎,机制已有证实。C-BSA通过注射进入动物体内可以种植于肾小球的基底膜(GBM),并且与带阴性电荷的GBM发生沉积反应而诱发肾炎。本实验设计并优化了稳定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的合成方法,并初步验证了应用该产物建立原位复合物型肾炎模型。  相似文献   
2.
IFN-γ在沙眼衣原体呼吸道感染中免疫防御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与IFN-γ作用相关的酶吲哚胺2,3二氧化酶(IDO)、诱导性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和NADPH氧化酶(ox)gp91在沙眼衣原体呼吸道感染中的表达及与机体防御的关系,探讨衣原体感染中IFN-γ免疫防御作用的机制.方法:用沙眼衣原体小鼠肺炎株(MoPn)通过鼻腔感染C57BL/6(H-2b)小鼠,用过氧化物酶连接的鼠抗衣原体脂多糖单抗染色HeLa 229细胞,检测衣原体在肺组织的生长;用RT-PCR检测衣原体感染后第7及14天小鼠肺组织IFN-γ、IDO、iNOS和gp91NADPH ox mRNA表达.结果:MoPn呼吸道感染后小鼠肺组织匀浆衣原体活性测定,于感染后第2天,HeLa 229细胞内可见有衣原体包涵体生长,IFU值增高,于感染后第7天IFU达最高水平,以后逐渐下降,至感染后21天基本恢复到基线水平.与未感染的对照组比较,Th1细胞因子IFN-γ于感染后第7天表达显著增高,感染后14天有所降低,但仍维持较高水平;同时衣原体感染可显著诱导与IFN-γ作用相关的三种酶IDO、iNOS和gp91 NADPH ox在小鼠肺组织的表达,感染后第7及14天,IDO,iNOS及gp91 NADPH ox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其中IDO和gp91 NADPH ox于感染后第7天mRNA表达增高显著(P<0.01),14天略有下降(P<0.05).结论:衣原体呼吸道感染诱导Th1细胞因子IFN-γ mRNA高表达,参与宿主对衣原体的清除及机体免疫防御,此作用可能与其相应的酶IDO、iNOS和gp91 NADPH ox表达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3.
吴俊秀  赵明  魏海彬  白虹  张大宏  张琦 《浙江医学》2020,42(24):2691-2692,2694
浙江省人民医院近5年来收治肾透明细胞癌卵巢转移患者2例,就诊时均无明显临床症状,首诊为左肾肿物,行腹腔镜左肾部分切除术,术后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肾透明细胞癌。术后复查B超、CT时发现左侧附件区肿物,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1例诊断为卵巢囊肿,1例诊断为盆腔肿物,均行腹腔镜左侧卵巢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肾透明细胞癌卵巢转移。肾透明细胞癌卵巢转移非常少见,临床症状不典型,影像学检查也不能明确诊断,需要依靠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类风湿因子(RF)、抗RA33抗体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意义。方法:选取在我院确诊RA患者266例、非RA风湿病患者228例(结缔组织病、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健康体检者215名,检测3组抗CCP、RF、抗RA33数值,统计各指标阳性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通过Spearman 相关分析探讨各指标之间的关系;ROC曲线比较各指标的诊断性能;通过平行试验与系列实验探讨3项指标联合检测RA的诊断效能。结果:RA患者各指标数值均显著高于非RA自身免疫疾病患者与健康对照组(P <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RA患者抗CCP与抗RA33之间不存在关系,RF与抗CCP、RF与抗RA33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 <0.01);ROC曲线分析显示,抗CCP、RF、抗RA33的AUC值分别为0.942、0.922、0.653;3项指标中,阳性率:RF>抗CCP>抗RA33,敏感度:RF>抗CCP>抗RA33,特异度:抗RA33>抗CCP>RF;平行试验敏感度增高(98.50%),但特异度降低(64.91%),系列实验敏感度为15.41%,特异度为98.68%。结论:抗CCP、RF、抗RA33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RA的敏感度与特异性,适用于RA的早期诊断,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2009年-2013年共收治急性脓胸49例,均静脉使用敏感抗菌素。同时使用多功能胸膜活检针置入配套细导管引流治疗24例,对比同期常规大管径橡胶管置入引流治疗25例,使用细导管置入法取得了较好疗效,平均缩短了疗程3.4天,减少了开胸手术机率,节约了治疗费用。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男17例,女7例,平均年龄52.1岁纳入细导管置入法治疗组。随机选取男16例,女9例,平均年龄49.8岁纳入常规大管径橡胶管置入法对照组。急性脓胸夏季多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正常妊娠妇女在妊娠过程中血清IL-1β、IL-6和TNF-α水平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正常妊娠妇女在妊娠早、中、晚期血清hCG、TNF-α、IL-1β、IL-6水平,并与未孕妇女(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1.妊娠早期血清hCG浓度迅速升高,妊娠中晚期明显降低,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1)2.IL-1β血清水平在妊娠早期达到较高水平,中期有所下降,晚期又有所升高。3.与对照组比较,正常妊娠TNF-α血清水平在妊娠早、中、晚期均有所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4.正常妊娠早期血清IL-6水平随血清hCG浓度增高而增加,至妊娠中期血清IL-6水平持续增高,妊娠晚期达高峰。5.妊娠早期血清IL-1β/IL-6浓度的比值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妊娠中期和晚期差异有显著性(P〈0.01)。血清TNF-α/IL-6的浓度比值在妊娠早期、中期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晚期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妊娠期间细胞因子IL-1β和IL-6血清水平增高;妊娠期间正常分泌的hCG可能在细胞因子的产生中发挥作用;妊娠期间宿主的免疫反应可能发生了Th1向Th2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沙眼衣原体感染免疫反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是一类严格寄生于真核细胞内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沙眼和性传播疾病中最常见的病原体。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有5亿人患沙眼,其中700~900万人失明,沙眼是引起失明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沙眼衣原体另外一个重要的危害是它还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并通过性接触传播,是性病中最多见的病原体,可引起男性尿道炎、附睾炎,女性宫颈炎、盆腔炎,不育等,更可引起新生儿的结膜炎、肺炎,影响下一代的健康,  相似文献   
8.
白虹  邹强 《浙江临床医学》2000,2(4):276-277
肾结石是一种常见多发病。复杂性肾结石多指鹿角状、铸状、多发肾结石,常伴肾积水及肾功能变化,临床上多以手术治疗为主。现将我院1994~1998年收治的22例复杂性肾结石的治疗总结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22例,其中男14例,女8例。年龄26~68岁,平均47岁。左侧10例,右侧9例,双侧3例。22例共完成23个肾的23次开放手术,其中2例双侧肾结石另侧单个结石行ESWL治疗。发生在肾内型肾盂16例(占70%),肾外型肾盂7例(占30%);结石位于肾盂肾上盏4例,肾盂中下盏14例,充填整个肾盂肾盏4例;单…  相似文献   
9.
头花蓼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头花蓼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方法 进行优选,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 乙醇浓度对总黄酮的提取有显著影响.结论 结合正交实验结果 和方差分析,确定12倍量55%乙醇提取3次,1h/次为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尿动力学检查对BPH患者膀胱出口梗阻(BOO)和逼尿肌功能的诊断意义.方法:对95例BPH患者进行压力-容积和压力-流率测定.结果:95例BPH患者中BOO 57例,无BOO23例,其余15例为可疑或分析困难.BOO组前列腺体积大于无BOO组(62.4±16.1)cm^3 vs(41.0±7.1)cm^3(P<0.05),最大尿流率(Qmax)小于无BOO组(5.4±1.9)ml/s vs(12.4±5.0)ml/s(P<0.05),两组IPSS评分无差别(23.7±4.4)分vs(25.2±4.9)分(P>0.05).BOO组有逼尿肌不稳定收缩(DD34例,无BOO组D119例.结论:尿动力学检查有助于判断有无BOO存在,了解BPH患者的逼尿肌功能.IPSS不能判断患者的下尿路症状(LUTS)是否因BOO导致.BPH患者前列腺体积不足很大,但LUTS明显时,应行尿动力学检查.自由尿流率测定对BOO诊断有一定帮助.DI是无BOO患者发生LUTS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