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2.
目的:比较隔药灸贴与艾箱灸两种灸法治疗脾肾阳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脾肾阳虚型IBS-D患者随机分为隔药灸贴组和艾箱灸组,各40例。两组均予常规针刺治疗,穴取百会、印堂、中脘及双侧天枢、阴陵泉、太溪等。隔药灸贴组采用温阳扶正膏(制附片、制吴茱萸、干姜、肉桂等组成)在神阙、关元、中脘及双侧天枢、肾俞、上巨虚进行隔药灸贴,艾箱灸组在相同腧穴进行艾箱灸。针灸治疗均隔日1次,共治疗4周(14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肠易激综合征(IBS)严重程度量表(IBS-SSS)及IBS生活质量量表(IBS-QOL)评分,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各项评分及总分、IBS-S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隔药灸贴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评分中腹胀评分、大便次数评分、总分和IBS-SSS评分低于艾箱灸组(P<0.05);两组患者IBS-QOL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隔药灸贴组高于艾箱灸组(P<0.05)。隔药灸贴组总有效率为92.5%(37/40),高于艾箱灸组的85.0%(34/40,P<...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