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3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屏气状态下肺实质多层螺旋CT首过期的灌注值.方法 共收集健康国人志愿者60例,按注射对比剂速度不同平均分为3组,首先行肺部常规平扫,之后选择Perfusion序列对肺门层面进行同层动态增强扫描.对比剂采用优维显300(Ultravist 300,碘含量300 mg/ml),注射速度3 ml/s、4 ml/s和5 ml/s,总注入量为40 ml.通过高压注射器经肘前静脉团注,单次扫描时间为0.5 s,扫描间隔时间亦为0.5 s,即扫描周期为1.0 s,曝光同时注入对比剂(即延迟时间为0 s),共扫描30个周期,每个病例共获得30幅选定层面首过期的动态增强图像.应用DynEva软件通过感兴趣区域分析法获得双侧肺实质及肺动脉的时间密度曲线,根据公式计算正常肺实质首过期的灌注值及强化率.结果 注射速度为3 ml/s、4 ml/s和5 ml/s时健康国人肺实质的灌注值分别为(1.41±0.26)(均值±标准差)ml·min-1·ml-1,(1.01±0.14)ml·min-1·ml-1,(1.08±0.12)ml·min-1·ml-1;肺实质灌注值在注射速度为3 ml/s时与在注射速度为4 ml/s和5 ml/s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后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多层螺旋CT测量屏气状态下肺实质灌注值是可行的,当对比剂注射速率为4ml/s或以上时结果可靠,考虑到病人的外周静脉耐受压力,宜选择4 ml/s的注射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大鼠高三酰甘油血症模型并观察模型鼠氧化损伤标志物及NADPH氧化酶的变化.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三酰甘油血症模型组及阳性药物组,每组20只,模型组和阳性药物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4周.测定基线及建模4周末的血清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肝脏的TG、TC.以RT-PCR法检测建模6周末鼠肝NOX1-mRNA与NOX4-mRNA表达.阳性药物组4周末后以非诺贝特灌胃,剂量为100 mg·kg-1·d-1,持续2周后检测血清TG、HDL-C、LDL-C及TC.结果造模4周末,模型与阳性药物组血清TG、LDL-C、TC、肝脏TG、TC水平均较基线时明显升高(P<0.05);模型组与阳性药物组血清HDL-C明显低于其基线时水平(P<0.05).同时,模型组与阳性药物组血清MDA水平较基线时明显升高(P<0.05);SOD和GSH-PX较基线时明显降低(P<0.05).6周末模型组肝NOX1-mRNA与NOX4-mRNA表达均高于对照组与阳性药物组(P<0.05).阳性药物组经非诺贝特灌胃治疗2周后,血清TG、TC、LDL-C均明显下降(P<0.05),HDL-C明显上升(P<0.05).结论成功建立大鼠高三酰甘油血症模型,高三酰甘油血症大鼠GSH-PX和SOD明显降低,MDA明显上升,并通过激活体内NADPH氧化酶而诱导机体出现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3.
药理学是高等医药院校的主干课程之一,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医学与药学的桥梁和纽带[1]。其主要讲述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不良反应、相互作用等知识,但学生普遍认为药品的药名多、别名多、用途多、不良反应多,难学难懂,易混淆,从而对学好药理学丧失兴趣和信心。为此,我院教师针对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320排640层动态容积CT检测肾动脉解剖形态的优势及在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例中上腹部320排动态容积CT增强扫描动脉期资料,容积数据通过ViTAL工作站进行后处理,结合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建及曲面重建成像进行统计分析,检出肾动脉变异和疾病患者,并对肾动脉变异类型和病例进行分类分析.结果 200例患者中99例(49.5%)存在变异肾动脉,其中62例(31.0%)有副肾动脉,57例(28.5%)有肾动脉早发分支.共发现142支变异肾动脉,变异率为35.5%(142/400),左侧为38.5%(77/200),右侧为32.5%(65/200);副肾动脉80支(56.3%),肾动脉早发分支62支(43.7%);起源于腹主动脉78支,起源于肾动脉主干62支,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1支,起源于右膈下动脉1支.200例患者中检出11例13支肾动脉狭窄,5例肾肿瘤.结论 320排动态容积CT增强检查扫描时间短,辐射剂量低,既能准确评估肾动脉变异类型,又能清晰显示各类变异细节,为临床肾脏病变介入治疗及其它外科治疗提供更多解剖学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技术(TCT)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8年12月到2011年12月1576例宫颈病变患者进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予以Betheasda系统(TBS)细胞学分类,阳性报告者行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组织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576例中阳性报告278例(17.64%),炎症及其他1298例(82.36%)。阳性报告者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组织检查183例,病理报告提示:慢性炎症及其他6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CINI)6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Ⅱ级(CINⅡ)3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CIN111)15例,宫颈鳞状细胞癌(SCC)5例。结论TCT检查结合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组织检查能提高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检出率,其诊断结果与病理学诊断符合率高,是宫颈病变筛查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黄芩茎叶总黄酮(SSTF)对高甘油三酯血症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方法将36只SD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以及SSTF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喂食普通饲料外,其他5组均喂食高脂饲料,并同时给予药物干预,其中阳性对照组给予非诺贝特100 mg/kg,SSTF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50、100、200 mg/kg的SSTF。给药前及药物干预6周末眼眶静脉丛取血,测定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给予饲料喂养和药物干预6周后,SSTF低、中、高剂量组大鼠体质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 0. 05),但与正常对照组、阳性药物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 0. 05)。SSTF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TG、TC、LDL-C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 0. 05),HDL-C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 0. 05),但与阳性药物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 0. 05)。结论不同剂量SSTF均能有效控制高甘油三酯血症大鼠体质量的增长,降低高甘油三酯血症大鼠血清TG、TC、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说明SSTF具有调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7.
PBL教学模式在当前医学教育中备受关注,但由于我国高职医学院校的特殊性,很大程度的限制了其全面实施。作者通过改变教学及考核模式对2012级高职护理学生共112人进行考核,采用Delphi法及likert量表对相关教师、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种考核方法的差异,统计结果用SPSS13.0进行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发现SPE/Xs理念构建的教学考核方法认可度更高,有利于PBL教学模式在高职医学院校推广。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普遍性听力筛选可及时发现新生儿听力障碍并及时早期行干预性治疗.本文对我院自2003年9月~2005年4月妇产科出生的156例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比较剖宫产与自然分娩新生儿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筛查通过率,并对应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黄芩茎叶总黄酮(SSTF)对高甘油三酯(HTG)血清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UVEC,终浓度为100 mg.L-1、200 mg.L-1、400 mg.L-1的SSTF分别与HTG氧化损伤的HUVEC共同孵育16 h,通过检测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的变化,观察SSTF的保护作用,并通过RT-PCR法检测NADPH氧化酶4(NOX4)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NOX4蛋白表达。结果各浓度组的SSTF均可明显升高HTG氧化损伤的HUVEC的SOD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减少HUVEC内ROS水平,下调NOX4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P<0.01)。结论 SSTF对HTG致HUVEC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可能通过抑制NADPH氧化酶表达进而减少ROS的生成来发挥它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腺样体切除对儿童慢性鼻窦炎治疗的意义。方法儿童慢性鼻窦炎伴腺样体肥大46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切除肥大的腺样体;对照组行单纯药物治疗'观察2组转归情况。结果治疗后1个月治疗组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有效率为78.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2 P=0.392)。治疗后13个月治疗组有效率为85.19%,对照组有效率为5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 P=0.008)。结论儿童慢性鼻窦炎伴腺样体肥大的患儿,治疗除系统的药物治疗外还要行腺样体切除,可提高疗效,尤其是远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