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64岁.主因右侧腰部肿物10年余,增大2年,于2008年1月21日入院.患者于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腰部肿物,约核桃大小,无疼痛、发热,未予诊治,肿物大小未见明显变化,2年前右侧腰部肿物逐渐增大直至本次入院就诊.  相似文献   
2.
术后肠梗阻3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轶伟 《山东医药》2009,49(26):67-68
目的探讨术后肠梗阻(POI)的病因及诊治方法。方法对34例POI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POI,发生于开腹手术31例、腹腔镜手术1例、全髋关节置换术2例,采用全身麻醉30例、连续硬膜外麻醉4例。保守治疗32例,剖腹探查2例。33例症状改善,1例死亡。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可减少POI的发生;本病以保守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3.
张骊  王轶伟  郎思旭   《中国医学工程》2006,14(6):586-589
目的研究CD44和透明质酸(HA)与大肠癌浸润、转移的关系及二者表达的相关性。方法收集33例大肠癌患者肿瘤组织和远癌切端正常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细胞膜上CD44蛋白及细胞外基质中HA的表达,同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CD44的mRNA表达。结果大肠癌组织中CD44的mRNA转录水平和细胞膜上蛋白表达水平、HA在肿瘤基质的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远癌切端正常组织;CD44的mRNA转录水平和细胞膜上蛋白表达水平与大肠癌的淋巴结转移、Dukest分期密切相关;HA在大肠癌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中的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显著相关。结论大肠癌中HA与其受体CD44结合后,促进了肿瘤的浸润和转移;同时检测CD44与HA可预测大肠癌转移潜能,评估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年4月至2010年6月应用改良Kugel手术修补的37例马鞍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37例马鞍疝患者均为男性,年龄55~89岁,平均年龄68岁。24例为右侧,13例为左侧,发病时间3个月至24年。既往均无下腹部手术史。  相似文献   
5.
王轶伟 《山东医药》2011,51(42):102-102
腰疝是一种临床较少见的腹壁疝。2007年3月~2011年4月,我院采用全腹腔内修补术治疗疝环最大经≥4 cm的腰疝14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65岁,主因皮肤、巩膜黄染1周于2011年1月4日人院.患者入院前门诊查腹部B超提示慢性胆囊炎.既往无乙肝、丙肝病史;无腹部手术史.无家族遗传病史.人院查体T:36℃P:56次/min R:18次/min BP:120/70 mm Hg(1 mm Hg=0.133 kPa).皮肤、巩膜中度黄染;腹平软,全腹无压痛和反跳痛,肠鸣音3次/min.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5.43×109/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374 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1534 U/L,总胆红素296 mmol/L,直接胆红素247 mmol/L,丙型肝炎抗体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均阴性.  相似文献   
7.
术后肠梗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轶伟 《医学综述》2009,15(11):1668-1670
术后肠梗阻的临床表现为腹胀、腹痛、恶心、呕吐、不排便或不能耐受固体食物等,是手术无法避免的并发症之一。虽然人们对术后肠梗阻的病因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病因至今仍未完全明了。炎症和类阿片激动剂与术后肠梗阻的发生有关。应尽可能用腹腔镜替代开腹手术,术后尽早拔出鼻肠管和限制静脉输液量等手段可以预防或改善术后肠梗阻症状。外周选择性类阿片受体阻滞剂爱维莫潘是减轻术后肠梗阻临床症状和患者经济负担的新型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血清降钙素原(PCT)的变化值对短期抗菌药物治疗复杂腹腔感染患者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于医院住院并接受治疗的复杂腹腔感染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测定两组患者入院时的PCT水平,在两组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每24h测定一次PCT水平。试验组患者在测定PCT值0.4ng·ml-1或低至PCT1值的30%以下且临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症状有所消除后即可停止相应的抗菌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在SIRS症状消失且体温和白细胞数量恢复正常水平3天后即可停止相应的抗菌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手术部位感染情况、30d内患者死亡情况、30d内腹腔感染复发情况、首次抗菌药物治疗时间、30d内无抗菌药物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 96例复杂腹腔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93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4株占25.81%、革兰阴性菌18株占19.35%、真菌51株占54.84%;试验组患者首次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时间为(5.2±0.9)d,短于对照组患者的(8.7±1.3)d(t=2.693,P=0.007);试验组患者30天内感染复发例数为3例,优于对照组患者复发例数8例(χ2=4.214,P=0.043);试验组患者30天内无抗菌药物辅助治疗的时间为(22.6±2.8)d,长于对照组患者的(16.3±2.4)d(t=2.748,P=0.006)。结论临床依据血清PCT变化的水平可对复杂腹腔感染患者的抗菌药物治疗起到指导作用,在短期内缩短患者对抗菌药物的依赖性,同时减少了患者的死亡率和感染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10.
直肠癌根治术盆底腹膜缺损的盲肠填充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低位直肠癌的经腹会阴直肠肛门切除术 (Miles)后 ,盆底腹膜往往有较大的缺损 ,尤其在周围器官浸润一并切除时 ,缺损盆腔腹膜多不能完整封闭缝合 ,术后易因盆腔感染蔓延至腹腔以及腹腔脏器坠入盆腔等。我们自 1998年 3月~ 2 0 0 3年 12月 ,采用盲肠填充术来修补盆底腹膜 3 8例 ,临床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 3 8例 ,男 2 1例 ,女 17例 ;年龄 5 0~ 78岁 ,中位年龄 5 9.8岁。肿瘤下缘距肛门 5cm以内 2 0例 ,6~ 8cm 15例 ,8cm以上 3例。病理 :腺癌 2 5例 ,其中低分化腺癌19例 ,黏液腺癌 7例 ,未分化腺癌 6例。Duk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