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依折麦布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对PCI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老年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7年1月至2020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心脏介入中心PCI术后再次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老年支架内再狭窄患者456例,根据入院前治疗方案分为联合治疗组180例,他汀单药组276例。完善基线数据、既往PCI和此次入院治疗情况。出院后每6个月随访1次,分析2组长期预后差异。结果 2组置入支架数、病变血管数、靶血管位置、支架内再狭窄分型、支架内再狭窄程度及治疗手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20~59个月,联合治疗组末次随访再次入院率及再次PCI发生率明显低于他汀单药组(20.0%vs 45.7%,5.0%vs 19.6%,P<0.01)。2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及全因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2组无事件生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og rank<0.01)。结论 依折麦布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能显著降低老年支架内再狭窄患者再入院率和再次PCI发生率,无论老年...  相似文献   
2.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常见的心血管急危重症,致死率和致残率高.尽早实现心肌再灌注可有效挽救濒死心肌,改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冠状动脉内溶栓在实现再灌注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现从血栓形成的机制、溶栓剂分类、冠状动脉内正向溶栓、血栓抽吸、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溶栓、冠状动脉内逆向溶栓及应用前景等方面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3.
进展性慢性肾脏病(CKD)是以进行性的肾脏纤维化或肾小管萎缩为特征的慢性疾病。慢性肾脏病会导致其他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不同程度上升,如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血管病的死亡率是同龄正常人群死亡率的30倍,因而是一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4.
王桢  王继航  李蕊 《全科护理》2014,12(1):76-78
介绍最新的预防导管相关感染的指南,并重点讨论导管相关感染的护理策略。  相似文献   
5.
胰高血糖素样肽-1是近年来2型糖尿病治疗方面的研究热点之一。它是由小肠上皮L细胞分泌的一种肽类物质,对维持餐后血糖和控制食欲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从胰高血糖素样肽-1的分泌释放机制、降血糖作用机制和已开发药物的临床效果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是一种全球流行病,血糖控制不佳是导致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作为新型降糖药,钠-葡萄糖共转运体2抑制剂(SGLT2i)由于其在临床和基础研究中表现出卓越的心血管系统保护作用而倍受关注。前期针对SGLT2i的大型随机对照试验(EMPA-RED研究、CANVAS研究、DELCARE TIMI-58研究)均证实了SGLT2i作为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能够显著降低冠状动脉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和非致命性中风的风险。然而,SGLT2i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直接作用报道较少。本文对SGLT2i在合并糖尿病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褪黑素通过介导线粒体自噬对糖尿病(DM)心肌梗死(MI)后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将32只C57BL/6J雄性小鼠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1)假手术组(sham组);(2)糖尿病组(DM组);(3)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组(DMI组);(4)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褪黑素组(DMI+Mel组)。4周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小鼠心脏功能。取心脏行切片染色,检测小鼠心肌间质纤维化程度和心肌细胞凋亡水平。培养H9c2细胞,分为以下4组:(1)对照组(CON组);(2)高糖高脂组(HG/HF组);(3)高糖高脂缺氧组(HG/HF+hypoxia组);(4)HG/HF+hypoxia+Mel组。行相应处理后,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B细胞淋巴瘤-2蛋白(Bcl-2)、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蛋白(Caspase-3)、Bcl-2关联X蛋白(Bax)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β(LC3)、死骨片蛋白1(P62)、帕金蛋白(Parkin)等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采用荧光素酶法检测细胞内三磷酸腺苷(ATP)浓度。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方差分析和Dunnett法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与sham组相比,DMI组和DMI+Mel组小鼠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显著降低;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肌细胞横截面积、间质纤维化程度和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MI组相比,DMI+Mel组小鼠的心功能明显改善;LVESD、LVEDD、心肌细胞横截面积、间质纤维化程度和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ON组相比,HG/HF组和HG/HF+hypoxia组细胞Bax、Caspase-3、P62表达显著升高,Bcl-2、LC3-Ⅱ/LC3-Ⅰ及Parkin水平显著降低,细胞内ATP含量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G/HF组和HG/HF+hypoxia组相比,HG/HF+hypoxia+Mel组细胞Bax、Caspase-3、P62表达显著降低,Bcl-2、LC3-Ⅱ/LC3-Ⅰ、Parkin水平显著升高,细胞内ATP含量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褪黑素可通过增强线粒体自噬减轻糖尿病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的损伤,从而改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检查指导下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收治的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PCI术后ISR的患者275例。完善血栓弹力图(TEG)检查,根据二磷酸腺苷(ADP)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ADP抑制率)和ADP途径曲线最大振幅(MA)是否达标,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184)、氯吡格雷组(n=57)和替格瑞洛组(n=34),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治疗。出院后每6个月随访一次,分析3组患者长期预后的差异。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影响ISR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随访时间15~52[26(18,34)]个月。对照组患者ADP抑制率显著高于氯吡格雷组和替格瑞洛组[(85.63±13.57)%和(37.60±8.19)%,(22.74±9.76)%;P<0.05];替格瑞洛组MA-ADP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氯吡格雷组[(52.16±4.82)和(17.01±9.08),(38.69±4.68)mm;P<0.05]。替格瑞洛组换药后ADP抑制率显著升高[(22.74±9.76)%和(81.04±15.01)%],MA-ADP显著降低[(52.16±4.82)和(17.06±9.26)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氯吡格雷组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和全因死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替格瑞洛组(均P<0.05)。ADP抑制率是ISR患者治疗术后再次入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再次PCI、心源性死亡及MACE的保护性因素。随着ADP抑制率的升高,MACE发生率显著降低(OR=0.56,95%CI 0.42~0.76;P<0.001)。结论 ADP抑制率是ISR患者治疗术后MACE事件发生的保护因素,在TEG指导下采用有效的DAPT方案可以显著降低ISR患者MACE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