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联用阿替洛尔对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本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冠心病病人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硝酸酯类、钙拮抗剂,视情况给予调脂、降糖、降压等治疗,同时停服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口服阿替洛尔25mg,每日2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稳心颗粒9g,每日3次,连服4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2.1%,优于对照组的71.4%(P<0.05)。心电图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疗效肯定,副反应少,与β受体阻滞剂联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缬沙坦、依矧5普利单用与联合应用对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组(A组)、依那普利组(B组)及缬沙坦、依那普利联合纽(C组)各20例,分别口服缬沙坦80~160毫克、依那普利5—10毫克、缬沙坦80毫克联用依那普利5—10毫克。均为每日早上一次服,疗程10.周。服药前后分别测量血压、化验血电解质、肝肾功能、做常规12导联心也图,观察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治疗前后总有效率A、B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后血压下降幅度自身比较均有明显下降,A、B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C组与A、B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缬沙坦联用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较各自单独应用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已广泛用于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治疗 ,不同种类及不同剂量的ACEI对AMI的影响各报道不一。我们用小剂量依那普利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38例 ,旨在评价早期应用依那普利对AMI的效疗及安全性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  相似文献   
4.
复方卡托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应用复方卡托普利治疗3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对象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62例住院CHF病人,心功能按NYHA分级标准评定,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男20例,女12例,平均年龄56.4岁。病程1年以内8例,2~10年18例,10年以上6例。病因分类:高心4例,冠心10例,肺心12例,风心5例,心肌病1例。心功能分级:Ⅱ级2例,Ⅲ级26例,Ⅳ级4例。对照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58岁,病程1年以内6例,2~10年16例,10年以上4例。病因分类:高心3例,冠心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电视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了110例子宫良性病变在电视腹腔镜下完成的标准鞘膜内子宫切除术(CISH)及腹腔镜辅助下经阴道子宫切除术(LAVH)两种术式.并对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排气时间、出院时间等情况观察.结果 所有病例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成功率100%.无中转开腹,也无发生手术并发症.手术操作时间CISH(100.5±20.3)min;LAVH(118.5±30.5)min,术中出血量(140.3±70.2)ml,术后排气时间(19.5±4.2)h,平均住院日(4.3±1.2)d.所有病例术后随访均无不良反应.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刀口美观,恢复快,排气早,出血少,住院日短等优点.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心力衰竭是一复杂的临床综合征 ,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 ,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 ,导致心衰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是心室重塑 ,当代治疗心衰的关键就是阻断神经内分泌系统 ,阻断心肌重塑。本研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阿替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CHF) ,旨在评价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68例病人均为门诊及住院CHF患者 (经临床、超声心动图、心电图、X线等确诊 ) ,心功能NYHAⅡ~Ⅲ级。禁忌证 :支气管痉挛性疾病 ,心动过缓 (心率 <60次 /分钟 ) ,Ⅱ°及以上房室传导阻滞 ,未用过 β阻滞剂。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本院门诊或住院治疗的38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男20例,女18例,除外双侧肾动脉狭窄、低血压、高血钾及血肌酐水平明显升高等禁忌证。口服卡托普利,起始剂量6.25mg,以后渐增至25-50mg,每日3次,总疗程6个月。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测定血生化,了解肝肾功能,做超声心动图,评价心功能观察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临床显效率39.5%,有效率55.3%,总有效率94.7%,左室功能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较大目标剂量的卡托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的卡托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 (CHF)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5 3例本院门诊及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男 2 8例 ,女 2 5例 ,除外禁忌证 ,随机分为低剂量组 (A组 )和高剂量组 (B组 ) ,两组均给予卡托普利口服 ,起始剂量相同均为6 2 5mg。目标剂量 :A组 12 5~ 2 5mgtid ,B组 :2 5~ 5 0mgtid ,总疗程六个月 ,治疗前后测定血电解质 ,肝肾功能 ,超声心动图 ,作心功能评价 ,观察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临床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 ,A组分别为 3 0 8%、5 7 7%、11 5 %,B组分别为 :40 7%、5 5 6%、3 7%;左室功能自身比较两组均有改善 ,组间比较以B组更为明显 (P <0 .0 5 ) ,无明显不良反应 ,顺从性良好。结论 :卡托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小剂量疗效不及大剂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农村基层医院急诊尿激酶静脉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院急诊科收治急性心肌梗死36例,男26例,女10例。发病时间为3±1.2小时,除外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符合溶栓条件。即刻给予阿司匹林0.3嚼服,氯吡格雷0.3口服,以尿激酶150万u~180万u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30分钟内滴完。描记心电图、监测心肌酶、观察再通情况,记录不良反应。结果:符合溶栓指征的36例中再通24例,溶栓再通率为66.7%,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农村及基层医院是急性心肌梗死病的第一接诊者,在最短时间内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不同补铁方法对缺铁性贫血的影响。方法6 1例缺铁性贫血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 3l例 ,每周 1次给琥珀酸亚铁、元素铁 15 0mg~ 2 0 0mg ,早餐前 1次服 ;对照组 30例 ,每日给药剂量同观察组 ,分早、晚两次餐前服。主要观察指标 :血红蛋白 (H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 (MCH)、平均红细胞体积 (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 (MCH)、网织红细胞(Ret)等。结果 两组治疗 6周后 ,血红蛋白均有升高 ,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 ,血红蛋白均值及上升值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每周 1次给药与每天给药两种方法治疗缺铁性贫血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