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养维 《家庭医药》2013,(11):51-51
众所周知,除了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患者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而事实上,有些糖友的症状并不典型,有的甚至被“低血糖”的症状所掩盖。  相似文献   
2.
体内嘌呤代谢紊乱会引起高尿酸血症 (hyperuricemia, HUA)。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高尿酸血症不仅与痛风相关 ,还与心、肾、神经和免疫等多个系统有一定的联系,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患者的健康。该文探讨了高尿酸血症与多系统疾病之间的最新进展,以提高临床工作者对高尿酸血症及血尿酸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临床常用指标对口服药(单纯口服降糖药)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的影响价值及其意义。方法对西北地区3家3级(甲等)医院2010年7—12月门诊或住院的1488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问卷式调查和现场测量。监测临床指标为年龄、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HbA1c≥6.5 mmol/L为血糖控制不良。结果应用ROC曲线分析出对男性及女性均具有影响价值的指标:病程、FBG、TG、TC、LDL。其中FBG、病程、TG、LDL截断点、特异性、灵敏度在男女间存在差异。TG在两组间的影响意义无明显差别。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得出:男性组最佳联合评估指标:病程、FBG、TG;女性组最佳联合评估指标:病程、FBG、LDL。联合评估指标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为0.855,0.856,与0.5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常用指标病程、FBG、TG、TC、LDL评估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良具有影响价值。病程、FBG、TG、LDL截断点在男女间存在差异。利用联合评估指标筛查血糖控制不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咀嚼片治疗急性细菌感染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咀嚼片(8:1)治疗各种急性细菌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多中心、平行对照临床试验的方法,共纳入病例204例,试验组102例,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咀嚼片(8:1)2片,bid,同时服用阳性对照药模拟剂2片,tid。对照组102例,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咀嚼片(4:1)2片,tid,同时服用试验药模拟剂2片,bid,疗程均为7~14d。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痊愈率分别为83.33%(85/102)和76.47%(78/102),有效率分别为92.16%(94/102)和89.22%(91/102),两组细菌清除率均为90.70%,阴转率均为84.7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17%(6/116)和9.48%(11/116),以上结果两组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咀嚼片(8:1)治疗各种急性细菌感染的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纤溶和凝血功能变化与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凝血与纤溶功能变化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活性采用发色底物法,纤维蛋白原(Fg)采用免疫浊度法测定。结果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血浆PAI-1和Fg水平高于小常对照组(P〈0.05),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血浆PAI-1和Fg水平明显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血液的高凝及低纤溶状态,在发生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后更为明显,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中PAI-1和Fg水平,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预防和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甘精胰岛素用于Ⅱ型糖尿病患者术后血糖控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用于II型糖尿病患者手术后血糖控制的可行性。方法:选择51例接受外科手术后的II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甘精胰岛素治疗组(LAN组)16例,常规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组(MSII组)19例,胰岛素泵治疗组(CSII组)16例。LAN组患者术后使用甘精胰岛素,视空腹血糖变化情况调整其剂量,患者如进食则于餐前给予短效胰岛素。MSII组术后用静脉胰岛素输注,患者进食后可逐渐采用传统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R+R+R+NPH)。CSII组每天24 h持续泵入短效胰岛素,禁食期只给予基础量,进食后给予基础和餐时量。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变化、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酮症发生率。结果:各组治疗后血糖均明显低于治疗前,LAN组治疗后血糖低于MSII组,与CSII组无明显差异;LAN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MSII组,而与CSII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II型糖尿病患者术后禁食或进食不规律阶段,使用常规胰岛素治疗,血糖波动较大且患者依从性差;甘精胰岛素在糖尿病患者手术后降糖效果显著,能迅速、平稳控制血糖且患者依从性好,是一种安全、有效且患者易接受的用于II型糖尿病患者术后治疗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对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影响,以及与血糖控制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34例2型糖尿病患者,监测其血压、血糖、血脂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将患者分为CAS组(102例),及未发现CAS组(132例)。将CAS组患者根据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水平分为血糖控制良好组(HbA1C<7%,42例),血糖控制不良组(HbA1C>7%,60例)。应用流式细胞仪和单克隆抗体技术测定CAS组和未发现CAS组不同血糖控制水平时的血小板活化功能相关指标:颗粒膜蛋白140(CD62p)、溶酶体整合膜糖蛋白(CD63)、血小板质膜表面糖蛋白GP-IIbIIIa(CD41/CD61)值。结果:2型糖尿病并发CAS组患者血小板表达CD62p、CD63、CD41/CD61较未发现CAS组患者显著升高(P<0.01),并与血糖水平呈明显相关性,在CAS组患者中HbA1C<7%患者组表达CD62p、CD63、CD41/CD61水平均较HbA1C>7%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血小板活化功能指标(CD62p、CD63、CD41/CD61)在2型糖尿病并发CAS患者中明显增强,并与血糖控制水平显著相关;2型糖尿病并发CAS患者,并且血糖控制不佳患者需早期积极控制血糖,给予抗血小板治疗,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情况以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取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321例,根据有无颈动脉粥样硬化分为颈动脉正常组(118例)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组(203例)。测量身高、体重、血压,检测糖脂代谢指标以及胰岛功能,颈动脉B超测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结果①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合并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占63%,其发病平均年龄为(53.99±10.87)岁,男性患者占72.4%,女性占27.6%;合并超重/肥胖患者占59.6%,高血压患者占33.2%,脂肪肝患者占78.6%。②与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相比,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新诊断T2DM患者的年龄较大,合并高血压的比例较高,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较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两组间的BMI、DBP、FPG、PPG、FINS、PINS、HBA1C、TG、TC、HDL-C、HOMA-β无明显差异(P〉0.05)。③按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层后没有发现糖化血红蛋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P〉0.05)。④logistic分析,校正年龄、性别后,结果显示SBP是影响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大部分已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发现和干预颈动脉病变将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从而有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采用淀粉/琼脂糖混合凝胶电泳加碘染色法对110例Craves病(GD)患者及30例桥本氏甲状腺及患者与乙二醛酶Ⅰ遗传多态性进行了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GLOⅠ2-1型及GOLⅠ等位基因与女性的GD呈正相关(RR分别为2.02和1.90,Fisher角切P值分别为0.03和0.02);GLOⅠ等位基因亦一伴突眼的GD及HT呈正相关(RR分别为1.78和2.18,Fisher确切P值分别为0.03和0  相似文献   
10.
对63例确诊的肝硬化病人进行了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及胰岛素释放试验(OGIRI)的分析研究。并与正常人56例进行对照,以探讨肝硬化糖代谢障碍的特点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1.两组0**T的结果:肝硬化组空腹及服糖后各时点血糖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o.001)。正常人血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