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盐酸非索非那定治疗变应性鼻炎34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仁祥 《山东医药》2009,49(39):76-76
2008年3月-2009年3月,我们采用非索非那定治疗变应性鼻炎(AR)患者3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例1,男,19岁。右耳流脓伴右耳后反复肿痛11年。开始右耳道流脓,右乳突尖处反复肿起、破溃、流脓。8年前曾行脓肿切开引流术,5年前行乳突根治术。近2个月右耳后又肿痛、破溃、流脓。右侧乳突区有5cm×5cm的疤痕组织,红肿中央部有两个瘘口,挤压有脓性分泌物流出,右耳道内有少许脓性分泌物。手术作耳前后下延下颌升支后缘切口,切至深筋膜,暴露腮腺浅面,找出面神经主干、颧支及下颌缘支,插管入两瘘管,深部锐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急性脑血管病气管切开术的并发症98例,占本文气管切开256例的38.30%,其中急症气管切开187例,并发症91例。常规气管切开术69例,并发症7例,急症气管切开术的并发症为常规气管切开术的并发症4.75倍。并对手术中或手术后并发症的病因、发病机理、预防和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激光治疗变应性鼻炎多有报道,但方法和疗效不一且各有利弊。为提高激光治疗本病的效果,我们根据变应性鼻炎神经反射学说,采用Nd:YAG激光两线凝固术治疗68例本病患者,经12个月的随访,总有效率为87.0%。为给临床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08例经确诊为变应性鼻炎的门诊患者,年龄16~62岁,病程3~32年。根据1991年第3期《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规定的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分为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AR)86例,花粉症22例。随机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急性脑血管病气管切开术的并发症98例,占本文气管切开256例的38.30%,其中急症气管切开187例,并发症91例。常规气管切开术69例,并发症7例,急症气管切开术的并发症为常规气管切开术的并发症4.75倍。并对手术中或手术后并发症的病因、发病机理、预防和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正>胆脂瘤型中耳炎侵蚀听骨链造成传音结构的破坏,围绕彻底清除胆脂瘤病变、修复听骨链进行听力重建术经过几代人多年努力,特别是随着新技术、自体材料的应用,对胆脂瘤型中耳炎进行了彻  相似文献   
7.
王仁祥  李迎 《海峡药学》2004,16(5):140-141
目的探讨鼻炎宁胶囊对变应性鼻炎及并发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鼻炎宁胶囊治疗变应性鼻炎及并发分泌性中耳炎病人63例。结果鼻炎宁胶囊口服3个疗程,变应性鼻炎缓解率为71%.但停药后易反复.分泌性中耳炎治愈率为67%。结论鼻炎宁胶囊的主要成分巢脾浸膏具有抗炎、抗组织胺、增强免疫力、减轻咽鼓管及鼻黏膜水肿作用,可改善咽鼓管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治疗幼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我们为16例诊断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且鼻咽侧位片检查确诊为腺样体肥大的患儿施行了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手术在经口插管全身麻醉下进行。结果打鼾、鼻塞等症状消失或减轻,随访6~12个月无复发。结论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治疗幼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纤维喉镜直接把地塞米松及洁霉素混合液滴入咽喉管,消除咽喉管水肿,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方法利用1%的卡因鼻腔及鼻咽部表面麻醉后用纤维喉镜从麻醉侧鼻腔将纤维喉镜的导光纤维导入鼻咽部,将地塞米松5mg、洁霉素60万混合液通过活检孔用注射器在咽鼓管开放的同时滴入咽隐窝。结果患者每周接受治疗一次,连续治疗3~5次不等,总治愈率76%,好转率17%。结论本方法操作方便,无创伤,治愈率及好转率高于常规药物滴鼻及咽鼓管吹张等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用耳后带蒂肌筋膜骨瓣修复听骨链在听力重建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47例(47耳)胆脂瘤中耳炎病人。在清除病变的同时一期行鼓室成形术。用耳后带蒂肌筋膜骨瓣修复听骨链进行听力重建。结果随访0.5~3年,全部病例均干耳。无一例胆脂瘤复发。术前临床测试平均气导51.93dB,平均骨导23.17dB;术后平均气导36.59dB。平均骨导24.23dB,术前、术后骨气导差距分别为28.76dB和12.36dB,骨气导差距改善了16.40dB。68%的病人骨气导差距缩小到20dB以内,无听力下降者。结论鼓室成形术中用耳后带蒂肌筋膜骨瓣修复听骨链行听力重建,能有效改善听力,降低胆脂瘤复发率,是一种较为实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