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0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阶段健康教育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3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接受分阶段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对手术的满意度以及复诊率。结果观察并发症发生率为16.92%,低于对照组的41.54%(χ^2=6.561,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3.98±3.24)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8.34±4.39)d(t=7.329,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5.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38%(χ^2=5.934,P<0.05);观察组复诊率为96.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85%(χ^2=4.697,P<0.05)。结论乳腺癌手术患者接受分阶段健康教育,能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蒙古族与汉族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发病危险因素,以期发现蒙古族BPH的特殊性。方法:对2003年1月~2005年6月住院及门诊蒙、汉族BPH患者各63例进行问卷调查,同时行B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查。结果:蒙古族BPH患者饮酒的酒精单位数及奶制品摄入量多于汉族患者(P<0.05);在每日消耗奶制品及肉类数量均>250 g者中,蒙古族BPH患者饮用砖茶、奶茶者明显多于汉族患者(P<0.01)。蒙古族患者吸烟指数>300者,中、重度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人数比例高于汉族患者(85.71%vs57.14%,P<0.01)。病理所示,BPH中伴慢性炎症反应者中蒙古族患者多于汉族患者(28%vs11%,P<0.05)。B超所示前列腺内有钙化灶者蒙古族患者多于汉族患者(36.5%vs15.87%,P<0.01)。结论:蒙古族BPH患者饮酒的酒精单位数与高蛋白饮食多于汉族患者,吸烟指数>300者手术率可能高于汉族患者,其前列腺慢性炎症者较多。  相似文献   
3.
前列腺癌目前已成为西方国家男性主要死因之一.近年来,大量实验室及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大蒜可降低多种恶性肿瘤包括前列腺癌发生的危险性.本文针对大蒜及其提取物防治前列腺癌的近年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我院是坐落于经济较发达的浙东沿海城市,属基层医院。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服务品质的提升已成为竞争的焦点,直接关系到基层医院的生存与发展。在病房开展整体护理受到广泛好评的同时,为使护理工作向系统性、完整性和连续性等方面发展,以患者为中心的围手术期优质护理也应贯穿于手术治疗的全过程。我院手术室近2年开展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通过RNA激活(RNA activation,RNAa)技术上调E-cadherin基因的表达而影响人膀胱癌5637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方法 将与E-cadherin基因启动子DNA序列互补的双链RNA分子(dsEcad)转染人5637细胞中,采用RT-PCR法及Western blot检测E-cadherin的表达;用Transwell小室法及划痕法检测RNAa后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改变;用细胞免疫荧光法及Western blot检测β-catenin蛋自在细胞内的重新分布结果.结果 dsEcad转染5637细胞72 h后E-cadherin表达显著上调,RNAa有效;5637细胞对细胞外基质的侵袭能力及迁移能力也明显下降.β-catenin在胞核及细胞质的水平明显下降并重新再分布至细胞膜上.结论 RNAa技术激活E-cadherin基因表达并抑制细胞侵袭、转移等恶性行为,可作为膀胱癌或其他恶性肿瘤基因治疗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大蒜提取物二烯丙基化三硫(dially trisulfide,DATS)于体外对T24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应用MTT法检测DATS对T24细胞黏附纤连蛋白能力的影响,应用Transwell小室进行人工重组基膜侵袭实验检测DATS对T24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并应用划痕愈合试验检测DATS对T24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蛋白质印迹方法检测DATS作用后T24细胞中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黏附试验表明DATS作用24h后,能有效抑制T24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黏附,呈剂量依赖性。划痕试验显示DATS作用不同时间对T24细胞迁移力的影响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侵袭试验表明DATS作用于T24细胞24h后,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T24细胞的侵袭力逐渐降低。DATS可减少T24细胞中MMP-9蛋白的表达。结论:DATS能显著抑制T24细胞的黏附、迁移和侵袭能力。DATS的侵袭转移抑制能力可能与降低MMP-9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大蒜提取物二烯丙基三硫化物(DATS)于体外对人膀胱癌细胞系T24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的DATS作用不同时间后对T24细胞增殖的影响。同时应用集落形成试验观察不同浓度的DATS对T24细胞集落形成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对经不同浓度DATS作用24h后T24细胞进行细胞周期分析。应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dc25C的表达,以观察DATS对其的影响。结果DATS对T24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MTT法显示随药物浓度升高和作用时间延长其抑制作用逐渐增强。DATS抑制T24细胞集落形成,随着浓度增高集落形成率逐步下降。经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DATS作用后,G2/M期细胞逐渐增多,表明DATS可引起G2/M期停滞。不同浓度DATS作用后,Cdc25C蛋白表达随药物浓度增加。结论DATS能显著抑制T24细胞增殖和集落形成,其抑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DATS能显著抑制T24细胞中Cdc25C蛋白的表达,这可能是诱导T24细胞G2/M期停滞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通过RNA激活(RNA activation,RNAa)技术上调E-cadherin基因的表达而影响人膀胱癌5637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方法将与E-cadherin基因启动子DNA序列互补的双链RNA分子(dsEcad)转染入5637细胞中,采用RT-PCR法及Westernblot检测E-cadherin的表达;用Transwell小室法及划痕法检测RNAa后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改变;用细胞免疫荧光法及Western blot检测β-catenin蛋白在细胞内的重新分布结果。结果dsEcad转染5637细胞72h后E-cadherin表达显著上调,RNAa有效;5637细胞对细胞外基质的侵袭能力及迁移能力也明显下降。β-catenin在胞核及细胞质的水平明显下降并重新再分布至细胞膜上。结论RNAa技术激活E-cadherin基因表达并抑制细胞侵袭、转移等恶性行为,可作为膀胱癌或其他恶性肿瘤基因治疗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新式剖宫产术320例术中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剖宫产技术和方式的改进,许多困难的分娩及阴道助产手术常被较安全的剖宫产术所代替。尤其是新式剖宫产术,它采用改良的下腹部横切口进腹,撕拉法分离皮下脂肪、腹膜、膀胱腹膜返折及子宫肌层,不缝合腹膜及膀胱返折。具有手术时间短、损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缩短拆线时间,术后肠蠕动恢复快,进水、进食时间提前,有利于泌乳等优点。加强新式剖宫产术的术中护理,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降低病人和围产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起病急骤,病情进展快,一般需要采取手术治疗。在围术期,相关护理对于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后早期康复有重要意义。现将我院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2 01 2年7月至2 01 4年3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7 0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男4 3例,女2 7例;年龄(38.7±10.8)岁。临床表现主要为腹部压痛或反跳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