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5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
目的对凝结芽胞杆菌黑石礁新亚种LU-B02产生的抗白色念珠菌活性物质的作用靶位及抑菌谱进行了研究。方法采用山梨醇保护形态变异法结合扫描电镜超微结构观察研究了活性物质的作用靶位,最小抑菌浓度(MIC)法比较了该菌发酵液对不同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该活性物质抑制白色念珠菌细胞壁中的主要组分——葡聚糖的合成从而造成其细胞壁残缺。该活性物质具有抗真菌专一性,对革兰氏阳性代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氏阴性代表菌大肠杆菌等细菌均无抑制效果,而对人体病原真菌抑菌效果较为明显,尤其是对白色念珠菌的抑制效果较好。MIC测定表明白色念珠菌对LU-B02活性物质高度敏感,相当于斯皮仁诺8~16μg,抑菌效价每毫升相当于3 500 U制霉菌素或洁尔阴活性的4倍。发酵液在酸性条件下加入0.2%冰片时,室温下存放6个月仍可保持良好的抗白色念珠菌活性。结论凝结芽孢杆菌黑石礁新亚种(Bacillus coagulans spp.heishijiaosis)产生的活性物质在控制以白色念珠菌为主的真菌感染方面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海洋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发现新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新化合物以用于新的抗肿瘤药物的研制开发。方法以稻瘟霉孢子形态变异为指标的生物活性物质筛选模型 ,对 2 0 0株海洋微生物资源菌株进行了反复筛选。结果得到了 6株在其发酵液中能够产生较强生物活性物质的菌株 ,即海豚葡萄球菌 (Staphylococusdelphini)、拟青霉 (Paecilomycessp )、土曲霉 (Aspergillusterreus)、青霉 (Penicilliumsp .)、中华拟青霉 (Sinopaecilomyces)、海洋芽孢杆菌 (Bacillusmarinus) ;并且对这 6株菌株的生长发育稳定性 ,遗传稳定性和生物活性物质的热稳定性进行了考察 ,发现其中的 4株菌株 ,即拟青霉 (Paecilomycessp )、青霉 (Penicilliumsp )、中华拟青霉 (Sinopae cilomyces)、海洋芽孢杆菌 (Bacillusmarinus)的各项稳定性良好。 结论为具有抗肿瘤活性物质的追踪分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海绵细菌B25W的鉴定及其活性物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离自繁茂膜海绵(Hymeniacidonperleve)的细菌B25W经16SrRNA序列分析,鉴定为解淀粉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解淀粉类芽孢杆菌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对植物和人类的致病真菌葡萄孢菌(Botrytisfuckeliana)、镰刀菌(Fusariumsolani)、紫青霉(Penicillumpurpurogenum)、稻瘟霉(Piriculariaoryzae)、白念珠菌(Candidaalbicans)有很好的拮抗作用,是一种对热和酸稳定的水溶性物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筛选从中国南海深海3601m的海泥样品中分离得到的细菌,获得一株芽孢杆菌SH-B74,分离其产生抗植物病原真菌脂肽类化合物,并进行菌种鉴定.方法 使用酸沉淀、快速柱色谱、SPE和半制备反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离发酵液中的脂肽类纯化合物,采用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相结合方法鉴定菌株.结果 分离纯化得到一种拮抗植物病原真菌的脂肽类纯化合物bacillopeptin A,分子量为1020.6Da;菌株经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结论 该菌株对玉米纹枯病等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拮抗作用,代谢产物bacillopeptin A对苹果干腐病菌具有良好的拮抗效果.显示了该菌及其代谢产物在植物病原真菌的生物防治和土壤生物修复方面具有潜在研发价值.  相似文献   
5.
黄腐酸钠的毒副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腐酸钠具有抗炎、止血、抗肿瘤作用,并已用于临床。我们进行了黄腐酸钠的刺激试验(家兔)、致敏试验(豚鼠)、急性毒性试验(小鼠)及亚急性毒性试验(家兔),以研究其毒副作用,探索注射给药的安全用药范围。结果表明:黄腐酸钠无致敏作用。肌注浓度在1%以下时对组织无刺激作用。急性毒性很小,腹腔注射的 LD_(50)±L~(95)(LD_(10))=1728±110.57mg/kg(1417mg/kg);小剂量(8mg/kg——相当于临床肌注用量的10倍),低浓度(<0.8%)连续肌注较长期(8周)给药时,未发现对动物的毒性反应,而剂量过大(>40mg/kg—临床剂量的50倍)时,则对肝脏产生毒性反应。这说明注射给药时,如以8mg/kg 以下较长期连续注射给药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6.
从牛蒡(Arctium lappa L.)的根、茎、叶、总苞、种子中分离纯化了57株内生菌。以牛蒡子粉为底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测定转化培养液中牛蒡子苷和牛蒡子苷元的含量,筛选得到6株转化牛蒡子苷的内生菌。其中L2的转化率最高,可达76.9%。利用LC-MS方法对其转化产物牛蒡子苷元进行了验证。L2经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氧化微杆菌(Microbacterium oxydans)。本试验结果为探索牛蒡内生菌转化牛蒡子苷成主要药效成分牛蒡子苷元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