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研究CD68巨噬细胞在不同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组织中的分布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男27例,女13例)退变腰椎间盘和8例(男3例,女5例)特发性脊柱侧凸腰椎间盘髓核组织中CD68的表达。将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破裂型组和未破裂型组CD68表达阳性分别为18例,13例。8例特发性脊柱侧凸腰椎间盘组织中CD68阳性表达1例。结论:CD68巨噬细胞参与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但与突出严重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2.
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骨粗隆间骨折,又称转子间骨折,是指股骨颈基底部至转子下5cm的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与骨质疏松、骨强度降低、脆性增加有密切关系。老年患者的大转子部骨质疏松,又在应力的转折点上,采用非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髋内翻的发生率高达40%~50%。  相似文献   
3.
颈椎cage在颈前路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诊疗水平的提高,临床骨科医师对颈椎病的研究也不断深入。目前,外科手术已成为治疗颈椎病的重要手段,前路手术减压彻底可以恢复正常的生理曲度,同时可进行有效的椎间融合,因此越来越受到脊柱外科医师的关注。近年来,许多学者对颈椎前路手术中常用的cage做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ADAMTS-4在退变的腰椎间盘髓核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男27例,女13例)退变的腰椎间盘和8例(男3例,女5例)特发性脊柱侧凸腰椎间盘髓核组织中ADAMTS-4蛋白的表达.将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40例实验组髓核组织中32例表达阳性,8例对照组中均无阳性表达.ADAMTS-4在退变腰椎间盘髓核中的表达明显增加(χ2=10.53,P<0.005). 结论 髓核中ADAMTS-4的表达增强可能是腰椎间盘退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进程,退行性疾病的发病率有所上升,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成人中的发生率较高,主要原因是椎间盘退变。首先纤维环、髓核细胞逐渐衰老、凋亡,并导致细胞结构改变和细胞外基质成分减少[1]。对髓核细胞力学特性的研究可阐明力学因素在髓核蜕变发病过程中的机制,同样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正常与退变椎间盘髓核细胞(Nucleus pulposus of intervertebraldiSC)II型胶原蛋白免疫荧光染色及番红“O”染色进行比较。方法对正常与退变椎间盘髓核细胞进行番红“O”染色及细胞内II型胶原蛋白行免疫荧光染色。结果(1)免疫荧光染色:退变椎间盘髓核细胞轻度染色,呈类圆形,染色模糊,细胞内仅有极少量荧光颗粒;(2)番红“O”染色:退变盘髓核细胞形态不规则,细胞核染色较淡,形态不规则,细胞突起及胞浆染色不均匀,部分细胞组织结构分解,完整性消失,细胞稀疏,排列混乱,有的可见少量细胞坏死区。结论正常与退变椎间盘髓核细胞比较,在退变的椎间盘中髓核细胞数量减少、部分凋亡,髓核细胞内的Ⅱ型胶原蛋白含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进程,退行性疾病的发病率有所上升,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成人中的发生率较高,主要原因是椎间盘退变。首先纤维环、髓核细胞逐渐衰老、凋亡,并导致细胞结构改变和细胞外基质成分减少。对髓核细胞力学特性的研究可阐明力学因素在髓核蜕变发病过程中的机制,同样也为髓核组织工程中相关力学因素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为利用组织工程治疗椎间盘退变提供相关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颈脊柱姿势及预负荷对颈椎间盘扭转强度的影响.方法:选用10具新鲜成人尸体颈脊柱标本,解剖出C3-4、C5-6共20个运动单位(包括上下两个椎骨和椎间盘),仅保留完整前、后纵韧带及椎问盘.模拟颈脊柱两种姿势(中立位和屈曲位)和两种预负荷状态(晨起高度水化和劳作后脱水状态),施以扭转载荷,测量颈椎间盘的极限扭转强度.分离颈椎阃盘并制备组织学切片,观察颈椎间盘的损伤情况.结果:水化状态下,颈脊柱中立位时颈椎间盘极限扭转强度比屈曲位时低(P<0.01);而脱水状态下.颈脊柱中立位时颈椎间盘极限扭转强度高于屈曲位时(P<0.01).中立位和屈曲位时,水化状态下颈椎间盘极限扭转强度均比脱水状态下低(P<0.01).可明显观察到软骨终板和纤维环处损伤.结论:水化状态下颈脊柱中立位时较屈曲位时颈椎间盘易受扭转暴力损伤.而脱水状态下相反;不同姿势下晨起颈椎问盘高度水化状态下受到扭转暴力时颈椎间盘均更易损伤.扭转暴力作用后损伤以软骨终板和纤维环处最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并验证枢椎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应用该模型探讨齿突垂直和水平方向不同角度载荷下的损伤机制和骨折类型.方法 对健康成年男性颈部进行CT扫描,层厚0.6mm,无间隔.将DICOM图像数据导入Mimics软件中,生成网格化的枢椎表面三维图像,再经ANSYS ICEM CFD处理,生成包括皮质骨和松质骨的实体模型.模拟体外生物力学试验验证模型.模型验证后,通过对齿突前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施加不同角度的载荷,分析各种条件下齿突的应力分布并探讨相应的骨折类型.结果 (1)模型验证结果与体外生物力学试验的数据基本一致,后伸载荷下产生Ⅲ型齿突骨折,最大应力为123 Mpa;倾斜45°载荷下产生Ⅱ型齿突骨折,最大应力为121 Mpa,与皮质骨的屈服应力(138 Mpa)分别相差11%和12%.(2)齿突前部垂直和水平方向不同角度外力加载的应力分布图显示,应力集中区域可发生转变,预示骨折类型可能由Ⅲ型转变为Ⅱ型,且最大应力值逐渐增大.皮质骨承受主要应力.结论 我们建立的枢椎有限元模型经过验证可以很好地模拟枢椎的生物力学特性,其中包括皮质骨和松质骨结构.两种力学加载模式的应力分布图显示随着作用力角度的变化,会出现齿突骨折类型的转变,预示外力作用的方向是决定齿突骨折类型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