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目的 探讨利那洛肽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polyethylene glycol electrolytes powder,PEG)用于门诊患者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于台州市中心医院(台州学院附属医院)行肠镜检查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肠道准备方法将其分为3L PEG组(50例)、4L PEG组(50例)和3L PEG+利那洛肽组(50例)。通过Boston肠道准备评分量表(Boston bowel preparation scale,BBPS)评价三组患者的肠道准备效果,并比较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及对肠道准备方案的满意度。结果 3L PEG组患者的左半结肠、横结肠、右半结肠评分及BBPS总评分均显著低于4L PEG组和3L PEG+利那洛肽组(P<0.05);4L PEG组患者的左半结肠、横结肠、右半结肠评分及BBPS总评分与3L PEG+利那洛肽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L PEG+利那洛肽组患者的首次排便时间明显短于3L PEG组和4L PEG组(F=18.860,P<0.001)。4L PEG组患者的满意度低于3L PEG组和3L PEG+利那洛肽组(P<0.05),3L PEG+利那洛肽组患者的满意度最高。4L PEG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3L PEG组和3L PEG+利那洛肽组(P<0.05)。结论 肠镜检查前使用利那洛肽联合PEG进行肠道准备,可提高患者肠道准备质量,降低服药中的不良反应,缩短首次排便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奥美拉唑(OME)是一种胃酸分泌质子泵抑制剂,本文综述了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溃疡的国内进展。  相似文献   
3.
中西药联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晓生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0):1299-1301
目的 探讨柴胡疏肝散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多烯磷脂酰胆碱组(A组)、柴胡疏肝散组(B组)和柴胡疏肝散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组(C组),每组30例.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候评分、生化检查指标[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胆红素(TBIL).血脂检查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LD-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B超检查下病情分度.结果 三组组内治疗前后临床症候评分、ALT、AST、GGT、TBIL、TC、TG、LDL-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C组临床症候评分、ALT、AST、TBIL、LDL-C的改善情况优于A、B组(P<0.05);对TC、TG 的作用,B、C组效果相当,均优于A组(均P<0.05).结论 柴胡疏肝散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效果优于两药单独应用,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消化道隆起性病变主要包括息肉及黏膜下病变(脂肪瘤、平滑肌瘤等),消化道息肉目前认为是一种癌前病变,须积极治疗。目前国内外学者广泛采用的治疗方法是高频电凝切除术,而在切除上述病变时可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出血和穿孔,尤其对息肉直径〉2cm粗蒂或亚蒂(其滋养血管相应较粗)、无蒂的宽基息肉,及使用心脏起搏器者,风险更大,为高频电凝切除的相对禁忌证。  相似文献   
5.
消化道隆起性病变主要包括息肉及黏膜下病变(脂肪瘤、平滑肌瘤等),消化道息肉目前认为是一种癌前病变,须积极治疗.目前国内外学者广泛采用的治疗方法是高频电凝切除术,而在切除上述病变时可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出血和穿孔,尤其对息肉直径>2 cm粗蒂或亚蒂(其滋养血管相应较粗)、无蒂的宽基息肉,及使用心脏起搏器者,风险更大,为高频电凝切除的相对禁忌证.  相似文献   
6.
消化道隆起性病变主要包括息肉及黏膜下病变(脂肪瘤、平滑肌瘤等),消化道息肉目前认为是一种癌前病变,须积极治疗.目前国内外学者广泛采用的治疗方法是高频电凝切除术,而在切除上述病变时可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出血和穿孔,尤其对息肉直径>2 cm粗蒂或亚蒂(其滋养血管相应较粗)、无蒂的宽基息肉,及使用心脏起搏器者,风险更大,为高频电凝切除的相对禁忌证.  相似文献   
7.
笔者应用生大蒜、庆大霉素、法莫替丁联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患者33例,现将该法对溃疡愈合的近期疗效及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效果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消化道隆起性病变主要包括息肉及黏膜下病变(脂肪瘤、平滑肌瘤等),消化道息肉目前认为是一种癌前病变,须积极治疗.目前国内外学者广泛采用的治疗方法是高频电凝切除术,而在切除上述病变时可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出血和穿孔,尤其对息肉直径>2 cm粗蒂或亚蒂(其滋养血管相应较粗)、无蒂的宽基息肉,及使用心脏起搏器者,风险更大,为高频电凝切除的相对禁忌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早期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效果.方法符合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的64例患者,其中非手术治疗43例,手术治疗21例.非手术治疗以禁食、胃肠减压、改善胰腺微循环,抑制胰酶分泌,抗感染等为主;手术治疗包括清除坏死胰腺、胰床及腹腔引流、胆囊切除切胆道取石等.将手术治疗21例、非手术治疗43例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等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并比较分析.结果 (1)死亡率:比较非手术组死亡2例(4.7%),手术治疗组死亡5例(23.8%),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 < 0.001).(2)非手术组与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ARDS 16.28% vs 23.8%;肾功能不全9.30% vs 28.57%;休克6.98% vs 14.29%;心功能不全4.65% vs 19.05%;胰腺脓肿2.33% vs 9.52%.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 < 0.01).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早期非手术治疗明显优于早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微孔多聚糖止血球在胃镜下黏膜剥离术的止血效果。方法 2013年4月至2014年10月期间,选择临床诊断为消化道粘膜下肿瘤需行ESD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术中常规止血,实验组加用MPH喷洒于创面。记录5分钟止血率和术后是否发生迟发性出血。结果 实验组五分钟止血率为88%(44例),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率为2%(1例);对照组五分钟止血率为42%(21例)(P值<0.05),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率为8%(4例)(P值<0.05)。结论 胃镜下ESD手术采用MPH止血快速有效,且可能减少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