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告 1995年 7月至 1998年 2月期间 ,应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 10例的治疗效果。该手术方法不同于低温体外循环心脏停跳的心内直视手术。它的优点在于体外循环不降温、不阻断主动脉、心脏不停跳而保持冠脉灌注。有效避免了心脏的缺血缺氧导致的损害和再灌注损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乳腺癌术后患者性生活质量,探讨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性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乳腺癌术后患者120例,根据给予性康复指导和未给予性康复指导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通过问卷及面谈的方式调查,比较性生活频率、满意度和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在性生活频率(χ^2=4.227、5.711、6.125、4.904)、性生活的满意度(χ^2 =18.198)、性生活的质量(t=4.526)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改善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加强心理护理,建立医护、家庭及社会支持体系,加强对出院患者的性健康指导等,对提高乳腺癌术后恢复期患者的性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符合学龄期急性阑尾炎患儿的健康教育方法.方法 编写学龄期急性阑尾炎患儿宣教读本(下称读本),对47例7~12岁急性阑尾炎住院患儿进行分阶段阅读干预.结果 患儿对阑尾炎健康知识知晓率、行为配合度分别为93.6%、91.5%.患儿和陪护人员对读本的内容及形式喜欢程度分别为95.7%、97.9%.结论 读本从内容到形式与患儿认知发展有较好的一致性,应用后提高了患儿及陪护人员的健康教育效果,增强了患儿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4.
资料与方法 2005年1月~2008年10月在本院门诊施行药物流产的500例避孕失败的育龄妇女,年龄21~43岁,平均31.72±7.27岁。平时月经周期规律,经妇科检查、尿妊娠试验、B超诊断为宫内早孕,所有患者未放置宫内节育器,停经在49天内,自愿要求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海盐县分离自肺结核病人的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突变率及耐药情况,以利抗结核治疗中抗菌药物的合理选用。方法对痰涂片阳性的新发初治和复治肺结核病人进行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菌株采用高、低两种药物浓度,四种抗结核药物耐药性测试,同时用实时PCR法对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基因rpoB和katG突变进行检测。结果131例痰培养阳性菌株总耐药率为14.5%,其中初治耐药率7.8%,复治耐药率38.2%,对四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依次为异烟肼9.2%,利福平4.6%,链霉素4.6%,乙胺丁醇0.8%。耐药基因检测结果,在初治组中rpoB和katG的突变率为12.7%(13/102)和10.8%(11/102)。复治组中rpoB和katG的突变率为31.0%(9/29)和20.7%(6/29)。结论本地区分离自结核病人的结核分枝杆菌在初始治疗时已存在耐药性,而药物治疗有可能使其耐药性增加。结果表明抗结核治疗前及在治疗过程中对结核分枝杆菌进行耐药性及耐药基因检测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体外冲击波碎石结合中药溶消排石治疗泌尿系结石15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自2004年5月-2008年5月运用体外冲击波碎(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ESWL)结合中药溶消排石和补肾疗法,治疗泌尿系结石152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分别通过对DC2.4细胞白介素-12(IL-12)和IL-10的ELISA检测,蛋白酶激活受体(PAR-2)的基因表达和丝裂原活化蛋白酶(MAPK)p44/42的磷酸化来观察Der fI对DC2.4细胞的作用及其诱发哮喘机制的初步研究.Der fI作用于DC2.4细胞的结果显示,Der fI可促进DC2.4细胞IL-10的分泌(P<0.01),抑制IL-12的分泌(P<0.05),但信号通路抑制剂U0126可以逆转细胞因子的分泌模式;促进磷酸化p44/42MAPK的表达(尤其是促进p42的磷酸化);抑制PAR-2受体的表达并呈时间依赖性.Th1/Th2失衡及Th2细胞功能亢进是过敏性哮喘的免疫基础,Th2型免疫应答可能是哮喘发生的机制之一.本研究中由于Der fI 作用于DC2.4细胞后抑制初始T细胞向Th1细胞分化而促使其向Th2细胞分化从而促使Th2型免疫应答.进而诱发过敏性哮喘,信号通路p44/42 MAPK的磷酸化加强和PAR-2受体表达的抑制也在诱发过敏性哮喘过程中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恶性淋巴瘤中基因重排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87例恶性淋巴瘤组织样本,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分别检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和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中BCL-6、BCL-2、MALT1、CCND1、C-MYC和ALK基因重排.结果 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中BCL-6基因重排的阳性率为29.03%(9/31),滤泡性淋巴瘤中BCL-2基因重排的阳性率为61.11%(11/18),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中MALT1基因重排的阳性率为47.37%(9/19),套细胞淋巴瘤中CCND1基因重排的阳性率为88.88%(8/9),Burkitt淋巴瘤中C-MYC基因重排的阳性率为100%(2/2)和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中ALK基因重排的阳性率为75.00%(6/8).结论 基因重排对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眼眶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malignant solitary fibrous tumor,MSFT)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1例眼眶MSFT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病理组织学变化及免疫表型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肿瘤细胞弥漫分布,主要由梭形细胞构成,呈束状、波浪状、席纹状等不规则排列,其中散在畸形或多核瘤巨细胞,核分裂像易见;间质血管丰富,主要为薄壁分枝状鹿角样小血管,局部包膜侵犯.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肿瘤细胞表达CD34、Bcl-2和Vimentin,CD68、S-100、SMA、CD117、F8、Melan A、HMB45、CD31均阴性.结论 发生于眼眶的MSFT是1种非常罕见的肿瘤,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均无特征性,明确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特征及免疫表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宫颈髓外浆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宫颈髓外浆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病理组织学变化、免疫表型及基因检测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肿瘤细胞弥漫分布,主要由成熟浆细胞构成,分裂象可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肿瘤细胞CD79α、CD38、CD138和Kappa均阳性, Lambda、MUM-1、CD3、CD5、CD20和EBV均阴性。 WT1 mRNA和PRAME mRNA水平分别为0.073%和0.080%;IGH基因继裂重组阳性。结论发生于宫颈的髓外浆细胞瘤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肿瘤,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均无特征性,明确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特征、免疫表型及基因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