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致急性肾衰竭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抗菌药物,其临床疗效肯定,但近年来陆续有其不良反应的报道,包括过敏性休克、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等,迄今为止,国内尚未见急性间质性肾炎和肾衰竭的报道,国外也仅见2例报道。我们近期陆续发现3例,并经肾活检病理证实,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我院骨外科和消化内科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研我院骨外科和消化内科药物利用情况。方法:数据来自我院电脑资源管理库,采用WHO推荐的处理方法。结果:分析了骨外科和消化内科80%~90%药物应用情况,并以DDDs进行比较。消化内科以还原型谷胱甘肽和奥美拉唑为主,骨外科以迈之灵、复方骨肽和抗菌药物为主。结论:不同的科室有其用药特点,定期进行药物利用调研对促进药物合理应用,特别是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二丙酸倍氯米松(伯克纳)和盐酸氮卓斯平(爱赛平)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经济效果。方法:采用药物经济学原理对两种治疗方案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伯克纳和爱赛平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有效率分别为95%和92.2%(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56%和2.56%(P>0.05),由于治疗的效果基本相同,采用最小成本法(CMA)分析。结论:取得相同单位疗效时,伯克纳成本优于爱赛平。  相似文献   
4.
1例74岁女性患者因咯血入院,给予维生素K1注射液2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滴速40滴/min。输注3 min后,患者出现心慌、胸闷,随即出现呼之不应,叹息样呼吸,呼吸音弱,心率60次/min,血压94/64 mm Hg(1 mm Hg=0.133 kPa)。立即停药,给予地塞米松及肾上腺素,并行吸氧、吸痰治疗。但患者病情无好转,迅即出现呼吸、心搏骤停,血压测不出,心室颤动,最终因抢救无效死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芬戈莫德(FTY720)对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并藉此在体内发挥抑制大鼠系膜增生和系膜基质扩张的作用。方法:通过一次性注射抗Thy-1抗体制备大鼠抗Thy-1系膜增生性肾炎模型,同时给予FTY720灌胃干预,观察注射后1,3,7 d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和亚群分类、尿蛋白定量、肾小球系膜增生程度。结果:在注射抗体1 d后,模型组即出现蛋白尿,3 d后可见系膜细胞和基质增生,7 d增生最明显。FTY720干预组在1,3,7 d后均能显著减少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各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在注射后3 d和7 d,FTY720可以显著减少模型大鼠蛋白尿,减轻肾小球系膜增生程度和细胞外基质扩张。结论:FTY720可以影响外周血淋巴细胞数量和淋巴细胞亚群分布,显著减少模型大鼠蛋白尿,减轻模型大鼠系膜增生和系膜基质扩张,干预抗Thy-1系膜增生性肾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与临床分离非发酵G-杆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遏制非发酵G-杆菌耐药分离株的增长提供参考。方法:从医院HIS系统中提取2007年1月—2009年12月所有来院就诊患者消耗的抗菌药使用资料,并统计几种常见抗菌药的用药频度,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收集同期全院所有临床科室在细菌室的送检标本和非发酵G-杆菌检测结果的详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中消耗的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环丙沙星、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的总DDDs分别为71 676.75,1 525,67 227,5 371.5,9 010,1 260.75,6 465。临床分离细菌以G-杆菌为主,占临床分离菌株的56.07%;非发酵G-杆菌占G-杆菌的43.25%,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20.93%)、鲍曼不动杆菌(19.85%)为主;3年中铜绿假单胞菌对7种抗菌药物的平均耐药率分别为27.57%,61.33%,15.73%,28.24%,34.93%,24.23%,23.87%;鲍曼不动杆菌对7种抗菌药物的平均耐药率分别为64.51%,70.73%,16.7%,54.12%,63....  相似文献   
7.
刘珏  王奕  江警予  付廷雄 《医药导报》2011,30(7):957-958
目的 探讨改进门诊药房开展药物咨询服务的措施.方法 收集武汉市中心医院2009年11月~2010年10月的药物咨询记录,对咨询的药物类型和咨询内容进行分析.结果 咨询者以>50岁的中老年人居多,咨询的药物类型排序前3位分别为心脑血管系统药物(22.3%),消化系统药物(14.5%),中枢神经系统药物(9.9%).咨询的内容中以药名及价格等基本信息最多(66.3%).结论 积极开展药物咨询服务有利于保证药物疗效,保障用药安全,促进合理用药,同时也对药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医院门诊药房服务流程改进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江警予  王奕 《医药导报》2008,27(7):877-878
分析医院门诊药房业务流程重组措施及其效果,探讨门诊药房业务流程重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优化门诊药房服务流程提供合理化的建议,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多球壳菌素(ISP-1)对体外培养的正常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的促凋亡作用,研究ISP-1对细胞周期调节蛋白基因表达谱和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GMC,加入100μmol/L ISP-1干预,分别于作用6、12、24、48 h后以流式细胞术检测GMC凋亡,Hoechst33258/PI染色观察凋亡细胞形态变化,琼脂糖DNA凝胶电泳法观察凋亡细胞核小体DNA的断裂现象,并通过SuperArray Real-Time PCR细胞周期基因芯片测定ISP-1对细胞周期调节蛋白基因表达谱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ISP-1可显著诱导GMC凋亡,并呈一定的时间依赖性,作用48 h后细胞凋亡最显著,Hoechst33258/PI荧光染色法可见亮蓝色的凋亡小体,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凋亡梯度的出现;PCR细胞周期基因芯片检测结果发现ISP-1可显著上调GMC Rad51、Atm、Brcal、Caspase3、cyclinA2、cyclinC、chek1、cyclinB1、cyclinB2、cyclinD2、cyclinF、Cdc25a和P27等一些与DNA损伤、凋亡和细胞周期调节蛋白相关的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发现ISP-1可显著上调GMC Bax蛋白表达,下调Bcl-2蛋白表达。结论ISP-1可时间依赖性诱导体外培养的正常大鼠GMC凋亡,其机制与影响细胞周期调节蛋白及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丙型肝炎病毒(HCV)在Ⅱ型冷球蛋白血症(EMC)冷沉淀物中的存在状态及冷球蛋白中单克隆的IgMK与HCV的离体作用,以进一步研究HCV在特发性冷球蛋白血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亲和层析分离6例HCV—RNA( )的原发性EMC Ⅱ型病人血清中的冷球蛋白及其组成成分——单克隆IgMK(Cryo—IgM)与多克隆的IgG,同时分离去除冷球蛋白后的血清中的IgM与IgG,以反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RT—nested PCR)检测HCV—RNA,并观察冷球蛋白IgMK与HCV的离体结合情况。结果 6例冷球蛋白中均含有HCV,且从冷球蛋白中分离的IgG中也可检测出HCV,从冷球蛋白中分离的单克隆的IgM中5例HCV—RNA(-),仅1例HCV—RNA( )。去除冷球蛋白后的血清中的IgM组分均呈HCV—RNA(-),而IgG组分均HCV—RNA( ),HCV的这种分布与基因型与血清病毒含量无关。在离体状态下,冷球蛋白的单克隆IgM不能与HCV结合。结论 Ⅱ型EMC病人血清中的HCV主要与IgG结合,然后再与Cryo—IgM连接形成IgM—IgG—HCV冷球蛋白复合体,Cryo—IgM很难与HCV直接结合,更可能是HCV转化B淋巴细胞后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