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吴振  武林松  官双双  蔡宁  许卫兵 《安徽医药》2015,36(9):1116-1118
目的 超声下比较两种路径颈内静脉置管方法的准确性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寻找更安全、可靠的颈内静脉穿刺路径。方法 选择需行颈内静脉穿刺患者60例,随机分为传统中路法穿刺组(A组,n=30)与颈内静脉搏动点法穿刺组(B组,n=30)。观察颈总动脉直径(D1)、颈内静脉直径(D2)、颈总动脉和颈内静脉重叠覆盖率、穿刺路径距颈内静脉中心距离(D3)、穿刺路径距颈总动脉外侧距离(D4)及可能触及颈总动脉例数。结果 与A组比较,B组D3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D4明显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内静脉搏动点法行颈内静脉穿刺更准确,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在阜阳市人民医院首次细胞学诊断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147例,术后病理均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按是否伴有CLNM,分为淋巴结转移组(CLNM组,45例)与淋巴结未转移组(nCLNM组,102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甲状腺功能实验室结果及甲状腺结节超声结果等,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结节的边缘、微钙化、纵横比、最大径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甲状腺结节的质地、回声、孤立灶及TIRADS分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54,95% CI:1.006~1.103)、性别(OR=6.499,95% CI:1.902~22.200)、TSH(OR=1.904,95% CI:1.395~2.598)、TGAb(OR=3.022,95% CI:1.005~9.084)、边缘(OR=11.483,95% CI:3.196~41.255)、纵横径比(OR=4.409,95% CI:1.508~12.890)及最大径(OR=1.894,95% CI:1.250~2.869)是甲状腺乳头状癌CLNM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年龄、性别、TSH、TGAb、甲状腺结节边缘、纵横比及最大径可能是甲状腺乳头状癌CLNM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姐妹患视网膜色素变性及结晶状视网膜变性屈传武林松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和结晶状视网膜变性同属毯层视网膜变性,均是一种进行性损害视细胞的遗传性眼病,确切病因不清。我们在同一家系中见姐妹二人分别患视网膜色素变性及结晶状视网膜变性,现报告如下:例1女,68岁...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28岁,体检发现右侧颈部肿块1个月余。超声检查:甲状腺右叶后方、锁骨上窝及胸骨后方见一大小约8.6 cm×5.0 cm×2.8 cm团块状较低回声(图1),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回声欠均匀,上缘达颈中段,下缘至胸骨后,内侧位于甲状腺右叶后方气管右后部,外侧达胸锁乳突肌前缘。CDFI:包块内探及条状血流信号(图2)。超声提示:甲状腺右叶后方至胸骨后方及锁骨上窝不均质包块,考虑良性病变可能性大。颈部增强CT提示:右颈部占位,考虑血管源性或神经源性肿瘤可能。患者于全身麻醉下行右颈侧进路颈部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肿物表面呈灰红色,边界清晰,大小约6.8 cm×5.8 cm×4.5 cm,包膜尚完整,质韧,沿被膜将肿物分离切除。术后病理诊断:(右颈部)神经源性肿瘤,见成束神经纤维及较多神经节细胞,考虑节细胞神经瘤。免疫组化:Vim(+),S100(+),Syn(神经节细胞+),NSE(神经节细胞+),GFAP(-),CKpan(-),EMA(-),Ki67(<1%+),SOX-10(部分+),NF(+)。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简称甲亢心)患者右心室功能超声心动图的变化。 方法 选择阜阳市人民医院住院诊治的甲亢心患者79 例,依据有无发生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分为甲亢心非 心衰组(30 例),甲亢心心衰组(49 例),另外选择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患者30 例作为对照组,收 集患者的一般资料,行甲状腺功能实验室及心脏超声检查,并给予比较分析。结果 甲亢心心衰组患者的年龄、 病程、FT3 均高于甲亢心非心衰组和甲亢组(P <0.05);超声心动图示,与甲亢组比较,甲亢心非心衰组和甲 亢心心衰组患者的RVDd、LVDd、PAP 均增加(P <0.05),心输出量(CO)和LVEF 均下降(P <0.05),甲 亢心心衰组患者RVDd 高于甲亢心非心衰组患者(P <0.05);RVDd 与PAP 和LVDd 呈正相关,与SV、CO 及LVEF 呈负相关。结论 甲亢心患者的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值明显增加,发生心衰的甲亢心患者右心室功能 下降较左心室功能下降更明显。  相似文献   
6.
李晓静  武标  武林松 《安徽医学》2022,43(7):758-762
目的 探讨声触弹性成像STE定量分析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在阜阳市人民医院甲乳外科手术的101例乳腺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10个肿块,根据肿块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n=80)和恶性组(n=30),其中良性组72例患者,恶性组29例患者。术前均行BI-RADS分类及STE检查,观察肿块的二维图像信息并测量每个肿块弹性模量值和肿块周缘区域(Shell 2.0 mm)的上述弹性模量值。比较良恶性肿块超声特征、"硬环征"、肿块内部及周缘组织弹性模量值差别。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各弹性模量的曲线下面积(AUC),获得诊断效能最佳的弹性模量,比较BI-RADS 分类、弹性模量及二者联合诊断价值。结果 恶性组患者年龄、肿块最大径及肿块"硬环征"发生率均大于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肿块在边缘、形态、钙化、腺体后间隙、高回声晕、生长方式及BI-RADS 分类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良恶性组肿块内部及周围(2.0 mm)弹性模量值比较,恶性组Emax、Esd、E2max、E2mean及E2sd均高于良性组,恶性组Emin与E2min均低于良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肿块Emea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I-RADS 分类及各组弹性模量(Emean、Emax、Esd )的ROC结果显示,BI-RADS 分类与E2max(Shell 2.0 mm)AUC较大,分别0.943、0.841,最佳临界值分别4a-4b、87.10 kPa,敏感度分别90.00%、93.30%,特异度分别85.00%、58.70%,两者联合诊断AUC 为0.982,敏感度96.70%,特异度92.50%。结论 STE弹性成像定量指标对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E2max诊断效能最佳,BI-RADS 分类与E2max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7.
吴振  武林松  官双双  蔡宁  许卫兵 《安徽医学》2015,36(9):1116-1118
目的:超声下比较两种路径颈内静脉置管方法的准确性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寻找更安全、可靠的颈内静脉穿刺路径。方法选择需行颈内静脉穿刺患者60例,随机分为传统中路法穿刺组(A组,n=30)与颈内静脉搏动点法穿刺组(B组,n=30)。观察颈总动脉直径(D1)、颈内静脉直径(D2)、颈总动脉和颈内静脉重叠覆盖率、穿刺路径距颈内静脉中心距离(D3)、穿刺路径距颈总动脉外侧距离(D4)及可能触及颈总动脉例数。结果与A组比较,B组D3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D4明显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内静脉搏动点法行颈内静脉穿刺更准确,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8.
刘欣娉  时伟  武林松 《安徽医药》2015,36(4):460-462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及乳腺钼靶X 线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优势和价值。方法 对经术后病理证实的38 例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回顾性分析宫外孕的阴道超声表现与临床治疗方式选择的关系。方法对我院收住的53例宫外孕患者超声图像与治疗方式进行对照。结果53例宫外孕患者中,其中7例异位妊娠未破裂且包块较小又无生育要求的年轻妊娠患者,采用药物保守疗法;20例包块较小(包块直径〈3 cm)且未发生破裂或内出血较少而又有生育要求异位妊娠患者,行腹腔镜开窗术;对16例已破裂及宫外孕范围较大者行开腹手术治疗;2例宫外孕包块大于3 cm者、4例治疗过程中宫外孕包块增大者,其孕囊内探及卵黄囊及胎儿原始心管搏动,经保守治疗失败改开腹手术治疗,视为保守治疗的禁忌症;1例疤痕妊娠患者、1例宫颈妊娠患者,引起子宫大出血难以控制时,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效果较好。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宫外孕的早期诊断,为临床对宫外孕患者选择何种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为保守治疗创造了条件,并对保守治疗的监测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