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特种医学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2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孔树脂是一类有机高聚物吸附剂,是一种非凝胶型,注有致孔剂,不含交换基团,有含空隙结构的“纯聚合物”。其平均孔径在30~100A,具有比表面积大,吸附容量大,选择性好,再生处理方便,吸附速度快等特点,它的吸附作用与表面吸附、表面电性或形成氢键等有关。在长达20多年的应用实践中,证实大孔吸附树脂在中草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富集和中药复方制剂去除杂质等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作用。尤其是大孔吸附树脂在中药水溶性成分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富集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儿童退热片是一种常用药,醋氨酚和扑尔敏为其主成分,主要用于小儿因感冒所致的发热和头痛。辽宁省药品标准(1987版)未规定扑尔敏的含量测定方法,仅对醋氨酚作质控,有文献报道[1],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利用扑尔敏在pH4.5的醋酸盐缓冲液中与甲基橙生成不溶于水的黄色络合物,经氯仿萃取后,于423nm波长处测定儿童退热片中扑尔敏的含量。但此法又不能同时对醋氨酚进行含量测定。在对扑尔敏的色谱行为进行系统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在215nm波长处检测,甲醇-水-TEA溶液(63:35:2,pH3.1)为流动相,在NOVAPakODS柱上,对儿童退热…  相似文献   
3.
注射用阿莫维酸钾的HPLC分析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硼砂缓冲液(0.08mol/L,pH4.0)—甲醇(955)为流动相,在ODS柱上分析注射用阿莫维酸钾,220nm检测。各成分线性关系良好,阿莫西林(AMO)及克拉维酸(CLV)回收率分别为(99.90±0.18)%和(99.76±0.21)%。运用线性升温法考察了本品稳定性,AMO的室温降解速率常数K25℃=2.26×10-6/h,t0.9=3.4年;CLV为K25℃=3.60×10-8/h,t0.9=5.4年。并证实本品的水溶液浓度越大,越易降解。考察了本品在不同pH水溶液及几种常用输液中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药物HPLC色谱行为数据库和“pH4-5碱性药物峰序变动区”论点,在计算机上进行色谱条件优化模拟的基础上,寻找到新的测定法莫替丁的色谱条件和方法;色谱柱CLO-ODS5μm,流动相:甲醇-水-三乙胺(20:80:.2),用磷酸调pH至3.0,检测波长:268nm,4-氨基安替比林为内标物,在所测20-100μg/ml范围内,峰面积之比(Y)与浓度(X)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r=0.9998,线性回归方程Y=0.00524+0.73121X。经实验证明:用所选流动相可实现内标与法莫替丁及其杂质和降解产物的基线分离,具有操作简便,流动相组成简单,分析时间短,耐用性好,一次色谱分析过程6min即可完成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在LichrosorbRP-C18色谱柱上,甲醇-水(68:32)为流动相,215nm为检测波长,井以扑米酮为内标物,对吡喹酮团进行了含量测定。在所测20~100ug/m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7。  相似文献   
6.
1问题 HPLC主要是一门实验科学,色谱分离条件的优化是色谱技术应用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如在生物样品分析中,如何避开常见内源性物质、临床联合用药和代谢产物对被测药物的干扰?这是选择一个良好的色谱条件、预处理条件和优化内标物工作中至关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找出盐酸萘替芬峰时过长且不稳定的原因并对原新药试行标准进行修订。方法 利用药物色谱保留行为数据库作指导,优选出甲醇一乙酸缓冲盐(70:30)为流动相,ZorbaxC18-SB为固定相,检测波长254nm。结果 新方法盐酸萘替芬保留时间约为7min,降低了流动相10个百分点的甲醇用量。结论 经优化后的新内标和流动相,通过调节pH值可适用不同色谱柱的差异,具有快速、稳定、准确的优点,证实了“碱性药物峰序变动区”新概念在HPLC方法建立中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RP—HPLC法分离测定洛代他汀及其杂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硼砂缓冲液(pH4.0)-甲醇(15:85及20:80)为流动相,在ODS柱上分析洛代他汀(LVT)及其杂质,检测波长230nm,苯珍酮诺友作内标。LVT进样量在0.3~1.8μg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8),重复进样RSD=0.38%(n=5),正常产品可分离出4个杂质峰,加热或强光照射其溶液,可使其中2个杂质峰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9.
山莨菪碱(anisodamine)为中国首先自特产茄科植物唐古特山莨菪(Scopolia tangutica Maxim.)中提取得到的一种生物碱。自七十年代以来,我国科学工作者从化学,药理、临床等多方面对山莨菪碱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化学结构与阿托品相似,除阻滞M—胆碱受体外,还有改善微循环、抗休克和钙拮抗作用等,山茛菪碱成为我国医药研究中较为活跃的研究对象。目前临床上应用的山莨菪碱类药物绝大多数是人工合成品——消旋山莨菪碱(654-2)的氢溴酸盐或盐酸盐。中国药典1990版收载的质控方法是:原料药采用高氯酸滴定,片剂及针剂采用溴甲酚绿酸性染料比色。山莨菪碱片剂的溶出度测定,现有的方法难于胜任,亟需发展一种灵敏度更高的含量测定方法。用HPLC法测定山莨菪碱及其制剂的研究,目前国内外还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0.
RP-HPLC法测定牡丹皮和杞菊地黄丸中丹皮酚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牡丹皮和杞菊地黄丸中丹皮酚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杞菊地黄丸中丹皮酚的含量,固定:CLO-ODS柱(150 mm×4.6 mm),流动相:甲醇-磷酸缓冲盐(pH3.1)(42∶58),检测波长299 nm,柱温30℃,流速1.0 ml/min,丹皮酚保留时间7.5 min。结果牡丹皮和杞菊地黄丸中的丹皮酚与其他成分分离良好,丹皮酚线性范围5~50μg/L,r=0.9997(n=6)。牡丹皮药材中丹皮酚平均回收率为97.86%,RSD=0.64%。结论本法分析简便、灵敏、迅速、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