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分析麻痹性痴呆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麻痹性痴呆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结果本组患者以认知及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平均12±3分;所有患者血清和脑脊液TRUST及TPPA试验阳性,部分患者脑脊液白细胞数和蛋白含量增高;头颅MRI示脑萎缩;12例患者经大剂量青霉素治疗后有好转。结论麻痹性痴呆容易误诊;大剂量青霉素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2.
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结核性脑膜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3例结核性脑膜炎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治疗组(n=23),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栓通注射液,500mg/d,疗程4周。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症状、体征、脑脊液常规、生化明显改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中的诊治价值。方法选择68例TIA患者,在发病24 h内进行MRI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DWI阴性组(阴性组,n=36)和DWI阳性组(阳性组,n=32)。阳性组患者在7 d内复查MRI,根据复查结果再将其分为TIA组(n=14)和脑梗死组(n=18),并测量患者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相对表观弥散系数(r ADC值)。结果阳性组不同程度血管狭窄的比率高于阴性组(50.0%比16.7%,P〈0.05);TIA组的ADC值为(635.53±32.36)×10-6 mm^2·s^-1、r ADC值为(83.56±4.11)%,高于脑梗死组患者的(489.35±56.78)×10^-6 mm^2·s^-1、(61.34±5.47)%(P〈0.05)。结论血管狭窄与DWI阳性病灶的出现具有一定的联系,DWI阳性患者病灶中ADC值有适度下降的病灶更容易逆转恢复。MRI检查能够准确诊断出TIA患者的病变部位、损害范围等情况,可为患者下一步的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资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神经梅毒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5例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的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神经梅毒患者经药物治疗后症状均有所改善。结论对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的中老年患者,应常规查血清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如结果为阳性,应进一步做脑脊液TRUST和TPPA检查排除神经梅毒,使患者得到早期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观察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接受奥拉西坦治疗、尼莫地平治疗、奥拉西坦和尼莫地平联合治疗。治疗前后均运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积分法进行评价。结果 3周后奥拉西坦治疗组总有效率82.0%,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2.0%,明显高于尼莫地平治疗组,各组治疗前后MMSE积分的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最高,MMSE积分的变化最明显,同时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结论奥拉西坦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有效药物之一,尼莫地平治疗对血管性痴呆也有一定的效果,两者联合使用能显著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MMSE评分,临床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79岁.近半年来出现进行性四肢麻木、无力,活动笨拙,伴胸背束带感,无大小便障碍.体格检查:左下肢肌力4级,右肢体肌力5-级,C4平面以下浅深感觉减退,腱反射活跃,双侧Babinski征(+).颈椎磁共振(MRI)平扫见枕骨大孔~ T1平面椎管内后纵韧带表面见不规则小斑片状、结节状软组织影突起,呈等T1等T2信号改变,相应平面椎管狭窄、脊髓受压,部分层面病灶与脊髓分界欠清,C6~ C7平面脊髓弥漫性略肿胀.  相似文献   
8.
梁雁  吴泳  梁汉周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41-42,72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银杏达莫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方法选择150例发病在12~48h,病情呈进行性加重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三组:银杏达莫治疗组,奥扎格雷钠治疗组,奥扎格雷钠联合银杏达莫治疗组;1个疗程后作疗效判定。结果1个疗程后奥扎格雷钠组总有效率82.0%,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银杏达莫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亦有显著的变化。结论奥扎格雷钠能有效的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与银杏达莫联合使用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老年性脑梗死临床分析3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脑梗死老年患者30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60岁脑梗死患者2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压、血糖、血脂;对两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两组患者进行急性脑梗死治疗。结果①观察组中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发生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者脑梗死类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患者轻度、重度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基本痊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性脑梗死的发生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有一定关系;且病情多较重;痊愈率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血光量子疗法治疗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55例GBS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应激素及维生素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应用自血光量子疗法。结果:采用自血光量子疗法的治愈率(76.7%),明显高于对照组(48.0%),结论:自血光量子疗法能够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周围神经再生及神经修复作用,自血光量子疗法综合治疗GBS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