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观察佳苏仑用于无痛内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双盲抽取接受无痛肠镜及无痛胃镜检查患者120例,分为异丙酚组(I组)和佳苏仑组(Ⅱ组),每组60例,I组麻醉时缓慢静脉注射异丙酚,Ⅱ组加用佳苏仑.观察两组的麻醉效果及对呼吸循环的抑制程度.结果 两组的麻醉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但Ⅱ组对呼吸的抑制程度明显低于I组(P<0.01).结论 在静脉注射异丙酚进行的无痛内镜诊疗中,联合使用佳苏仑能有效减少呼吸抑制作用,提高患者无痛内镜检查的安全性,同时不影响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腰硬联合麻醉运用左旋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5月~2016年1月随机抽取的80例腹部手术腰硬联合麻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左旋布比卡因麻醉,观察组运用罗哌卡因麻醉,分析两组麻醉效果.结果:在术后运动神经恢复时间、Bromege评分上,两组差异显著,P<0.05;在手术开展中血流动力学与不良反应发生率上,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腹部手术腰硬联合麻醉运用左旋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可以减少不良反应达到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但是罗哌卡因可以减少运动神经组织作用,有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阳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20例LC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10例,对照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研究组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点间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意识状态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气腹后10 min、气腹结束及手术完毕的心率和收缩压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各时点间舒张压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离开恢复室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在拔管后即刻、1 h、4 h、离开恢复室时间的意识状态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在LC中效果满意、术后患者清醒快、可保证麻醉深度,减轻患者的痛苦且避免手术室的空气污染,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前锯肌阻滞(SP)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急性疼痛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乳腺癌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均为I~II级,均在全身麻醉诱导后实行超声引导前锯肌阻滞,其中观察组注射浓度为0.375%的罗哌卡因20 ml,对照组注射氯化钠注射液。比较两组术后2 h(T1)、术后4 h(T2)、术后8 h(T3)、术后16 h(T4)、术后24 h(T5)时点VAS评分及IL-2、IL-6、IL-10水平。结果观察组各时点(T1、T2、T3、T4、T5)VAS评分均小于对照组相应时点(P<0.05)。对照组患者血清IL-2水平T2、T3时点低于T1时点(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IL-2水平T3时点低于T1时点(P<0.05);且两组患者T2及T3时点IL-2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T3时点血清IL-10、IL-6水平升高,与T1时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时点血清IL-10、IL-6水平与T1时点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3时点血清IL-10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SP阻滞对炎症细胞因子的浓度影响相对较小,可提高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缓解术后急性疼痛,可推荐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艾司洛尔对预防颈丛阻滞后心血管副反应的效果。方法3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用0.75%罗哌卡因10mL加生理盐水10mL配成0.375%的浓度在C4一点法行双侧颈浅、一侧颈深丛阻滞。用盐酸艾司洛尔注射0.5-1mg/kg缓慢静脉注射。记录用药前、用药后1、5、10、30min的HR、SBP及心率一收缩压乘积(RPP)。结果艾司洛尔进入循环后心率逐渐减慢。注射毕1min后即显著下降(P〈0.01),心率收缩压乘积(RPP)亦显著下降(P〈0.01)。结论艾司洛尔能有效地治疗颈丛阻滞引起的一过性窦性心动过速和高血压,降低心肌耗氧量和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是治疗甲状腺手术颈丛麻醉期心血管副反应安全有效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Narcotrend脑电监测不同麻醉深度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和血清S100β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阳江市人民医院行择期全麻手术的患者212例,按照手术时间先后顺序分为浅麻醉组102例和深麻醉组110例。麻醉诱导完成后采用Narcotrend脑电监测仪进行监测,将浅麻醉组患者Narcotrend值(NTI)控制在4560,深麻醉组为2560,深麻醉组为2544。观察两组患者术后24 h POCD发生率,手术期间NTI、心率(HR)与平均动脉压(MAP)情况,手术期间血清S100β蛋白水平。结果深麻醉组术后24 h POCD发生率显著低于浅麻醉组(16.4%vs28.4%)(P<0.05)。两组患者NTI在手术前后均有明显变化,诱导后、插管前、手术1 h、术毕时显著低于诱导前,拔管时又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中浅麻醉NTI显著高于深麻组(P<0.05)。浅麻醉组患者各时点间(除诱导前)显著高于深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Narcotrend脑电监测可准确监测全麻手术患者麻醉信号及检测深度,且深麻醉可显著降低患者POCD发生率及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症状,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