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高黏液型肺炎克雷伯菌的药物敏感性及其荚膜血清分型和临床特征,为医院制订感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该院2018年1-6月送检的细菌培养阳性标本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收集检出的肺炎克雷伯菌,拉丝试验筛选出有黏液丝形成,并且长度大于5mm的菌株为高黏液型,分析高黏液型和非黏液型肺炎克雷伯菌的药敏结果差异。通过PCR方法,分析高黏液型肺炎克雷伯菌的高毒力荚膜血清分型,同时查阅相应患者的病历信息,对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170株肺炎克雷伯菌中,拉丝试验阳性菌占36.5%。高黏液型肺炎克雷伯菌药物敏感率高于非黏液型肺炎克雷伯菌(P0.05);非黏液型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阳性率(38.9%)高于高黏液型肺炎克雷伯菌(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黏液型高毒力荚膜血清型菌株阳性率为58.1%,其中K1、K2、K5、K20、K54、K57型分别占19.4%、22.2%、8.3%、13.9%、8.3%、27.8%。痰液标本分离阳性率为69.4%,伤口分泌物为11.1%,腹水为8.3%,全血标本为2.8%,尿液为8.3%。痰液标本所分离的阳性菌株中,K57型所占比例最高,腹水标本和全血标本均为K1型所占比例最高,尿液标本为K5型所占比例最高。高黏液型肺炎克雷伯菌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病房(38.9%),基础疾病以肺部疾病为主,占69.4%。结论高黏液型肺炎克雷伯菌存在于多种临床标本中,K1、K2、K57血清型检出率较高,应该加强监控,制订更严格的感染控制措施才能避免耐药性毒力菌株的出现和播散。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策略,以不断提升临床检验的质量与效果。方法将江门市新会人民医院在近年来收治的进行临床免疫检验的患者(200例)的血液标本作为研究资料,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有100例。对照组为实施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措施之前的病例资料,而观察组为实施质量控制措施之后的患者。结果将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进行对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经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实施临床免疫检验的过程中,实施质量控制措施,能够显著地提高检验结果的阳性检测率,从而得到精确的检验结果,为临床诊断疾病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效果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妊娠期尖锐湿疣的不同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1)采用DWY-Ⅲ型微波治疗仪治疗妊娠期尖锐湿疣患者61例,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微波烧灼疣体及根部,对疣体数量多、面积广的患者分次治疗。(2)CO2激光治疗妊娠期尖锐湿疣患者60例。结果:随访3个月,微波治疗组治愈率为100%,复发率31%;CO2激光治疗组治愈率为100%,复发率35%。结论:微波治疗妊娠期尖锐湿疣安全可靠,术时不出血,定位准确,可用于孕妇,完全可以取代CO2激光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有关临床微生物临床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情况。方法研究资料是本单位2018年全年分离出的100株致病菌的耐药性与敏感性临床资料。结果病菌株一共有100株,60株为革兰阳性球菌,40株革兰阴性杆菌。对全部菌株进行耐药性和药敏性检测并依据检测结果做对应抗生素治疗。结论临床要加强细菌耐药性的检测,确定耐药菌株,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升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5.
严桂栅  江敏  梁凤琼 《中药材》2003,26(6):468-468
宫颈糜烂是妇科常见疾病 ,其发病机理与单纯疱疹病毒 (HSV)和人乳头瘤病毒 (HPV )成因有密切关系。治疗方法很多。我科采用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宫颈糜烂并与同期CO2 激光治疗 36例进行对照观察 ,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诊断标准 参照乐杰主编的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妇产科学》(第五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 0 0 0∶2 93)宫颈糜烂分度 ,根据糜烂面积大小将宫颈糜烂分为 3度 :轻度指糜烂面小于整个宫颈面积的1/3,中度指糜烂面积占整个宫颈面积的 1/3~ 2 /3,重度指糜烂面积占整个宫颈面积的 2 /3以上 ;根据糜烂的深浅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全自动血凝仪普利生C2000-A进行性能验证,以确定其是否符合临床检测要求。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标准,应用定值质控血浆或(和)定标血浆,选择凝血常规项目[D-二聚体(DD)、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测定(TT)、纤维蛋白原(FIB)]对仪器分析系统的精密度、正确度、携带污染率、线性范围、抗干扰能力(干扰物为血红蛋白、直接胆红素和三酰甘油)以及通道一致性等性能进行验证和初步评价。结果所有凝血检测项目中,批内精密度均小于3%,批间精密度均小于5%;定值质控品或者定值校准品的结果与各自靶值相比其偏差均少于8%;线性验证标本按一定比例稀释后将所得理论值与实测值进行回归分析,a值均介于0.97~1.03范围内,r均大于0.975,符合线性相关要求;携带污染率均小于3%;干扰试验的偏离值均小于3%;在4个通道上各项目的测定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其通道一致性良好。结论国产血凝仪普利生C2000-A全自动血凝仪具有良好的分析性能,其准确度、精密度、线性范围、携带污染率等指标均符合质量管理要求,特别是其对溶血、黄疸以及脂浊标本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可完全满足临床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