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东东  林海月  冯文 《安徽医药》2019,23(3):441-444
近年来炎症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已日益成为热点,并且取得了很多成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是研究较多的两种生物学指标,在多种肿瘤研究中发现NLR、PLR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存在关系,并可评估病人预后。该文现就NLR、PLR在肿瘤中的作用以及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3.
瘙痒症是一种多见的皮肤疾病。蛇床子是止痒的常用中药,在临床上应用于多种瘙痒疾病。中医认为风邪、湿邪是瘙痒的原因之一。蛇床子可祛风燥湿,临床上常用来治疗湿热下注以及血虚风燥证型。研究报道主要利用四种瘙痒动物模型,包括组胺后足舔体模型、4-AP诱发小鼠舔体反应模型,肥大细胞脱颗粒剂48/80颈背部皮肤诱发瘙痒模型,脸颊注射组胺或者氯喹模型等开展蛇床子抑制急性瘙痒的研究,同时利用2,4二硝基氟苯诱导接触性皮炎模型开展蛇床子抑制慢性瘙痒的研究。蛇床子对组胺依赖的瘙痒具有显著作用,可抑制组胺致痒阈降低引起的瘙痒行为。此外,研究报道蛇床子的主要成分——蛇床子素是止痒成分之一。蛇床子通过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以及作用于TRPV1达到止痒的目的。文章对蛇床子的止痒动物模型、止痒作用与机制、止痒成分以及临床应用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Ig重链蛋白、IgH基因重排/断裂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lymphoma,MALTom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0例MALToma作为实验组,15例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reactive lymphoid hyperplasia,RLH)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PCR、FISH技术分别检测两组中Ig重链蛋白、IgH基因重排、IgH基因断裂情况。结果(1) Ig重链蛋白表达根据免疫组化结果可分为三种模式:单种Ig重链蛋白表达(模式Ⅰ)、Ig重链蛋白全阴性(模式Ⅱ)、多种Ig重链蛋白表达(模式Ⅲ)。实验组模式Ⅰ/Ⅱ的阳性率(87. 5%)显著高于对照组(0)(P 0. 01)。(2)实验组IgH基因重排、IgH基因断裂的阳性率分别为72. 5%(29/40)、32. 5%(13/40),而对照组未检出IgH基因重排、IgH基因断裂(P 0. 01,P 0. 05)。(3) Ig重链蛋白模式Ⅰ/Ⅱ和IgH基因重排联合检测以及Ig重链蛋白模式Ⅰ/Ⅱ、IgH基因重排和IgH基因断裂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均高达97. 5%。(4)在Ig重链蛋白模式Ⅱ中,有9例检出IgH基因断裂(90%);在模式Ⅰ/Ⅲ中,仅有4例检出IgH基因断裂(13. 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Ig重链蛋白表达和IgH基因断裂呈正相关(rs=0. 323,P0. 05)。结论联合检测Ig重链蛋白表达模式和IgH基因重排可有效辅助鉴别MALToma和RLH; IgH基因断裂可能与Ig重链蛋白表达缺失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究绝经后女性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住院治疗的HSI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高危型人乳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嗜酸性实性和囊性肾细胞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2例嗜酸性实性和囊性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例1肿瘤以实性区为主,局灶形成囊腔,肿瘤细胞强嗜酸性,有胞质内彩斑、空泡,可见多核化,囊壁被覆鞋钉样排列的强嗜酸性细胞。例2以囊性区(巨囊)为主,局灶实性,囊壁被覆强嗜酸性肿瘤细胞,呈鞋钉样排列,胞质内彩斑及空泡不明显。2例免疫组化表型均为局灶CK20(+)。结论嗜酸性实性和囊性肾细胞癌是新近认识的一种以实性和囊性结构及大的嗜酸性细胞为主型的惰性肾肿瘤,具有独特的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表现为独特的CK20局灶阳性。通过其特征性的组织学形态和独特的免疫表型表现比较容易与其他嗜酸性肾细胞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通过比较冬夏两个季节成人的唾液碘含量,探讨唾液碘的稳定性。方法:选择185名18~22岁健康大学生作为志愿者。研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首先选择其中82名被调查者,于2015年11月采用静息性唾液采集法和刺激性唾液采集法分别采集唾液5 mL。第二阶段,根据第一阶段测定结果,分别于2015年12月和2016年6月对185名被调查者采集静息性唾液5 mL,并在采样前对志愿者开展3 d每天24 h膳食记录问卷调查。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方法进行唾液碘浓度的测定。结果:(1)被调查者的刺激性唾液碘含量和静息性唾液碘含量分别为:91.38(65.68~110.24)μg/L和90.24(64.47~108.47)μg/L,不同采样方式下唾液碘含量没有统计学差异(Z=0.03,P>0.05),两者之间呈正相关(r=0.99,P=0.00)。(2)采用静息性唾液采集法得到的被调查者冬季和夏季的唾液碘含量分别为:99.98(77.36~128.46)μg/L和108.73(90.01~152.28)μg/L,二者没有统计学差异(Z=1.84,P>0.05),冬夏两季唾液碘之间呈正相关的关系(r=0.68,P<0.05)。不同性别之间唾液碘水平分别为:冬季(男:98.09 μg/L,女:101.03 μg/L)和夏季(男:108.73 μg/L,女:110.29 μg/L),唾液碘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冬季:Z=0.55,P>0.05;夏季Z=0.14,P>0.05);(3)冬夏两季被调查者膳食碘摄入量分别为(364.39±137.53)μg/d和(391.85±30.41)μg/d,二者无统计学差异(t=-1.04,P>0.05)。冬夏两季唾液碘浓度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字2=2.54,P>0.05);(4)冬季膳食碘摄入量和唾液碘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r=0.03,P=0.87),夏季膳食碘摄入量和唾液碘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r=0.06,P=0.78)。结论:唾液碘含量不受性别、采样方式和采样温度的影响,可以作为一个稳定、简便的指标来评价人群的碘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