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皮肤病学   4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联合使用光动力(ALA-PDT)和中药浸泡治疗肛周尖锐湿疣并观察疗效.方法 将肛周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1例,采用光动力联合中药浸泡治疗;B组27例,采用微波烧灼治疗.结果 A组痊愈率为90.3%,复发率为12.9%;B组痊愈率为92.6%,复发率为48.1%.结论 光动力联合中药浸泡治疗肛周尖锐...  相似文献   
2.
哮喘属于呼吸系统较顽固的疾患,近年来我们采用针灸辨证治疗,收效显著,此将抽选冷热虚实四型的验案介绍于下,以供同道参考。冷型哮喘孙××,男,30周岁,饮食业工人。主诉:病已经年,每遇风寒即发。症见形寒肢冷,喘嗽痰多,质粘色白,喉中痰声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312名女性医护人员的一般情况及WHOQOL-BREF问卷调查发现,影响女性医护人员生存质量的因素中,社会领域得分较高,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和环境领域分数较低,其生存质量还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因此提出,医院应组织定职定期体格检查和心理测定,按具体情况给予女性医护人员相应的疾病预防、治疗及康复; 改善“工作强度大,医患矛盾深”的局面,相应减轻工作量,改善医患关系; 因时因地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4.
第四届中国急危重症论坛会议通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例1男,74岁,于2001年5月7日以反复头晕6d,活动时尤甚,就诊于某县医院内科。当时体检血压100/58mmHg(13.3/7.71kPa),双肺未见异常,心率60次,闻及频发早搏3~5次/min,无杂音,主动脉瓣区第2音>肺动脉瓣第2音,拟头晕原因待查,心律失常-室上性期前收缩等诊断,予以氟桂利嗪等治疗。2002年5月13日因上述症状反复发作,伴活动性气喘、心悸2个月复诊。血压115/65mmHg(15.29/8.64kPa),X线胸片:两肺未见明显实质性病变,心影扩大,心尖部向左延伸,心胸比率0.63,主动脉弓隆突。考虑①心肌病,②主动脉硬化。心脏彩超示:心包少量积液,升主动脉硬化,主动脉瓣…  相似文献   
5.
性传播疾病是一种典型的生物-心理-社会疾病.它与社会伦理、道德、法律有密切的关系.它不仅给患者造成躯体上的痛苦,还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精神压力.为进一步了解性传播疾病患者的心理问题,我们对136例女性性病患者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6.
尖锐湿疣是性病门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传统的治疗方法复发率高,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尖锐湿疣被证明安全有效,复发率低[1],但其对单个疣体最大直径≤0.5 cm的应用范围使许多尖锐湿疣较大的患者得不到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7.
循经感传与针刺治疗胃下垂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下垂是一种常见疾病,针刺治疗该病有较好的效果。为探讨循经感传与针刺治疗胃下垂的疗效的关系,自1979年2月以来,我们遵照中医“循经取穴”并使“气至病所”的原则,取膝关节远端穴位,以传统手法、氦氖激光和脉冲电等方法激发感传,使之“气至病所”,以期达到进一步提高针刺疗效的目的,现将观察结果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102例尖锐湿疣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分型检测的结果。方法采用流式荧光杂交技术对102例尖锐湿疣患者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 102例标本中HPV阳性95例,总检出率是93.14%,其中高危型阳性率48.04%(49/102),低危型70.59%(72/102);单一型别阳性率58.82%(60/102),多重型别阳性率34.31%(35/102),检出率型别最高的为HPV6、HPV11。HPV感染阳性的尖锐湿疣患者中,20~29岁组与其他年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组尖锐湿疣患者HPV基因型以低危型HPV6、HPV11为主,感染高峰年龄为20~29岁。  相似文献   
9.
<正> 一、干咳无痰洪某,女,45岁,教师。1984年2月7日就诊。发病初起,畏寒恶风,喉中发痒即咳,口干喜饮,发高烧,体温39℃,胸闷微疼,西医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合并右肺感染。开始几天,肌注抗生素及服止嗽药,体温降至正常,而干咳如故,又服“可待因”等镇咳药,亦不能控制,病近匝月未愈,故来我科求治。主症:干咳无痰,夜甚于昼,顿咳每次30至40分钟不等,咳时面部发赤,周身汗出,涕泪交并,咽喉燥痒,口干,不思进食,大便无  相似文献   
10.
例1,女,33岁。原服装商贩,现为家庭妇女,家住农村。主诉早孕两个月。复查RPR1:2求诊。既往、婚前有过不洁性交史。未经婚检于1996年元旦结婚,同年7月因早孕5个月死胎(无胎动引产),血清查RPR1:128,TPHA阳性,躯干皮肤散发红斑,无痛痒。诊断为二期梅毒。经积极抗梅毒治疗,RPR遂下降为1:32、1:8、1:4,至1998年降为1:2.近两年均为1:1。追查其爱人血清学RPR、TPHA均为阴性。体检全身未见特殊梅毒皮疹,神经系统检查无特殊,脑脊液抽查无异常。诊断:早期妊娠;早期梅毒血清固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