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窗尿激酶静脉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溶栓组及对照组。溶栓组根据溶栓开始时间距发病时间<6小时为A组,6~12小时为B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溶栓组加用尿激酶治疗。观察各组胸痛缓解时间、心电图、心肌酶学改变,以及并发症和住院期间病死率。结果溶栓组再通率61.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A组再通率72.2%,B组再通率42.9%(P<0.05);病死率溶栓组8.77%,对照组15.8%;溶栓各组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是安全、有效的,溶栓治疗效果与溶栓时间密切相关,延迟溶栓仍可使部分患者阻塞血管再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索他洛尔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应用索他尔治疗房,室性心律失常22例,用药前,后分析测血压,心率,心电图QTc,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及肝,肾功能等血生化指标,结果:房性心律失常(频发房早或伴发短阵房性心动过速)有效率57.1%,室性心律失常(频发室早或伴发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有效率86.6%,总有效率达77.3%。用药过程中仅有心率减慢,QTc延长及早期收缩压轻度下降。结论:索他洛尔治疗房,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剂量比160g/日为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纳洛酮对急性安眠药中毒、急性酒精中毒、急性海洛因中毒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治疗组加用纳洛酮治疗,与对照组比较,观察两组患者完全清醒时间、治愈率、副作用。结果加用纳洛酮治疗完全清醒时间明显缩短,治疗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纳洛酮对急性安眠药中毒、急性酒精中毒、急性海洛因中毒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糖尿病胃瘫(DGP)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福州市第八医院 2015 年 1 月 至 2019 年 10 月期间收治的 65 例 DGP 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疗法)32 例、观察组(中西医结合) 33 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6.97 %,高于对照组的 75.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胃排空时间为(132.64 ± 12.27)min,短于对照组的(149.86 ± 14.55)min,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长抑素、胃动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 组患者的生长抑素水平低于对照组,胃动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症 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症状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胃瘫疗效明显, 可调节血清胃动素、生长抑素水平,促进胃排空,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巴曲酶(东菱克栓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70例经临床CT扫描确诊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被随机分成巴曲酶治疗组(33例)和复方丹参对照组(37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发病到用药间歇时间、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不具有可比性。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出院时总的疗效、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红细胞比容等实验室检测,并在2年后随访观察脑卒中的复发率及病死率。结果巴曲酶能明显降低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减少血小板数量,但未见明显继发出血征象,巴曲酶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2年随访病死率无差异,但卒中复发率有差异,巴曲酶能降低卒中的复发率。结论巴曲酶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是安全而有效,且能降低卒中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