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3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1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His)6-Arg-Arg-人胰岛素原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胰岛素原的表达量,用pQE-40质粒构建了(His)6-Arg-Arg-人胰岛素原[(His)6-Arg-Arg- human Proinsulin,RRhPI]的大肠杆菌表达系统。通过培养条件的优化,在摇瓶培养的条件下,目标产物:RRhPI以包涵体形式获得了高效表达,每升培养基收获湿菌体约27g,包涵体6g(干重1.8g),RRhPI约540mg。该水平已超过现有文献报道的摇瓶培养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2.
胰岛素制剂的免疫原性与其纯度密切相关。作者研制的高纯度胰岛素(HP-I)其主要大分子杂质胰岛素原、胰高血糖素和胰多肽的含量分别为76.00、2.11和0.11ppm。产品的纯度显著优于国产普通结晶胰岛素,并超过国外单峰胰岛素(SP-I)的质量标准。临床试用结果,病人血清中胰岛素、胰岛素原和胰多肽等三种特异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37.5%、0%和0%。其免疫原性也明显低于国产普通结晶胰岛素、接近丹麦单组分胰岛素(MC-I,Nordisk)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口服胰岛素微球促吸收剂的体外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辉  廖鲁剑  杨继虞 《医学争鸣》2003,24(3):260-262
目的:筛选用于口服胰岛素的促吸收剂.方法:以胰蛋白酶为模型药物,通过体外肠囊翻转实验,以肠囊内外液中酶活力的比值为评价指标,考察胆盐、脱氧胆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氮酮、脑磷脂、EDTA及其复方的促吸收效果.结果:单独使用时,胆盐Ⅲ号(BSⅢ)的促吸收效率最低,3h仅为11.8%,脱氧胆酸钠的促吸收率最高,3h为59.7%;复合促吸收剂脱氧胆酸钠 氮酮 脑磷脂能在3h内达到最佳促吸收效果,吸收率为81.3%.结论:复合促吸收剂的效果优于单一促吸收剂,脱氧胆酸钠 氮酮 脑磷脂的促吸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在特殊佐剂参与下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P1经全身系统免疫后的抗体反应,采用共价偶联法将P1与前霍乱原类毒素(PCG)偶联后,经大鼠皮下和胃肠道等途径进行免疫,检测不同时段抗P1抗体产生情况。结果显示:大鼠唾液中抗P1SIgA水平在P1-PCG经皮下注射和胃肠免疫后都出现了升高,且皮下注射组较胃肠免疫组持续时间更长;血清中抗P1IgG则只有皮下注射组有增高反应。由此提示在PCG的参与下,皮下注射可以诱导出粘膜免疫反应和全身性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5.
6.
作者用RIA分析国产结晶胰岛素主要杂质胰岛索原、胰高血糖索和胰多肽的含量分别这1.95±0.57%,33.9±16.9ppm和274.3±212.3ppm。用本研制工艺制备的单峰胰岛素,其相应杂质的含量分别为0.0076±0.0064%,2.11±0.69ppm和0.11±0.054ppm。产品的纯度超过国外单峰胰岛索的质量标准。产品的回收率为84.8±3.8%,效价由23.5u/mg提高到26.95u/mg。本工艺流程短、操作简便、适用于生产制备。  相似文献   
7.
经硫酸铵盐析沉淀和PAGE制备电泳,从赤子爱胜蚓粗品中分离纯化出五种纤溶酶组份,在PAGE中均呈现单一带。组份Ⅶ、Ⅷ、Ⅹ能将纤维蛋白原中α、β、γ链依次降解,对α链亲和力最大。  相似文献   
8.
胰岛素肠溶微球口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研制一种可供口服的胰岛素肠溶微球。方法 :采用相分离法制备胰岛素丙烯酸树脂微球 ;建立放射性免疫法测定微球包封率 ;利用体外实验法考察微球的抗酸及肠溶能力 ;将不同处方的微球给大鼠灌胃 ,测定其血糖变化。结果 :制得微球粒径分布在 2~ 7μm ;包封率 95 .17% ;在人工胃液中 2h有少于 14%的胰岛素释放 ;在人工肠液中 1h内胰岛素的释放度达 96 % ;微球可使大鼠产生明显的降血糖效果。结论 :胰岛素口服肠溶微球是一类具有发展前景的制剂。  相似文献   
9.
对变形链球菌Ⅰ型JBP(c型)和Ⅲ型6715(g型)利用蔗糖、麦芽糖、葡萄糖、果糖和甜菊糖合成葡聚糖的能力进行研究,并以红外光谱和薄层层析鉴定葡聚糖样品。结果显示两种变形链球菌只能利用蔗糖合成葡聚糖,且合成葡聚糖总体能力相似。  相似文献   
10.
固定化胰蛋白酶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制备一种高活力的固定化胰蛋白酶,通过优化其制备条件提高活力回收。方法 将壳聚糖敷涂在硅胶的表面制成载体,以戊二醛为交联剂,通过交联反应将胰蛋白酶固定至载体上制得。对固定化后的滤液做回收再利用实验。结果 优化后制得的固定化胰蛋白酶的活力单位(AU)高达6848.4U.g-1,活力回收(AR)为21.8%。回收再利用实验得到的固定化胰蛋白酶活力单位仍高达5907.20U.g-1。结论 制备的固定化胰蛋白酶活力单位高,活力回收也较高,有利于工业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