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反向穿针外固定术治疗高危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血液系统评估及近期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河北省中医院骨伤一科采用反向穿针外固定术治疗的28例高危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收集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外固定架拆除时间、并发症的相关资料。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7 d、3个月、6个月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的水平,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和肩部手术系统评分评价临床疗效,通过肩关节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程度。结果 28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66.57±18.09)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2.02±2.52)ml,平均住院时间为(14.39±2.86)d,平均外固定拆除时间为(6.75±1.70)个月,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患者术前及术后7 d、3个月、6个月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前及术后7 d、3个月、6个月的Constant-Murley评分总分及其中疼痛、日常活动、肩关节活动范围、肌力各项评分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前及术后7 d、...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高危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术后患者凝血功能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河北省中医院骨伤科行组合式外固定架固定手术治疗的70例高危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5例,女45例;60~69岁组22例,70~79岁组28例,80~89岁组18例,90~99岁组2例。比较4组患者术前1 d,术后1、3、7、14 d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4组患者术前1 d,术后1、3、7、14 d PT、APTT、TT、FIB、D-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0例患者均未出现上肢深静脉血栓。组合式外固定架固定术治疗高危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手术前后患者凝血四项、D-二聚体指标变化与年龄的相关性较小。结论 组合式外固定架固定术治疗高危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术后患者凝血功能不受年龄影响而改变,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桃红四物汤加减对经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凝血四项、 血小板(PLT)、D-二聚体(D-D)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于河北省中医院骨科经组合式外固定架住院治疗的7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经低分子肝素钙干预治疗3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桃红四物汤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