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2.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分析藏医药治疗消化不良方剂的组方及用药规律。方法:将《部颁标准·藏药分册》、《藏药标准》、《常用藏成药诠释》等法定标准及著作中治疗消化不良的藏药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采用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藏医治疗消化不良方剂中常用药物、组方规律、核心组合及发现新方。结果:收集整理出治疗消化不良的藏医方剂共152首,涉及251味藏药,使用频次10次及以上的藏药共33种,得到治疗消化不良常用药物组合39个,并挖掘出新处方12个。结论:藏医治疗消化不良的核心药物为荜茇、石榴子、肉桂、白豆蔻、诃子等,常用的核心组合为荜茇-石榴子和荜茇-肉桂。本研究为这些药物的临床应用和治疗消化不良的藏药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患病率逐年增加,目前成为我国成年人中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NAFLD可由非酒精性肝脂肪变性进展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及NAFLD相关性心血管事件、死亡等重大疾病。现对NAFLD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进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相关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等重大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综述,以便进一步探讨NAFLD发生发展的机制,降低NAFLD的患病率,减缓NAFLD的进展程度,降低相关疾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内镜辅助RS泪道插管术治疗泪道探通无效的儿童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指导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选取2016-09/2019-09在我院就诊的泪道探通无效的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患儿158例158眼作为研究对象,患儿均行鼻内镜辅助RS泪道插管术治疗。术后1、3、6mo定期随访。观察患儿性别、年龄、既往泪道探通次数、术前泪道有无分泌物、治疗效果、并发症、鼻泪管阻塞类型。对年龄、探通次数与手术有效率之间的关系做Spearman秩相关系数计算与分析,对不同类型鼻泪管阻塞的手术有效率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对有无脓性分泌物的手术有效率做χ2检验。结果:总手术有效率为89.9%(142/158)。手术有效率随着年龄增长呈下降的趋势(rs=-1.000,P<0.01)。手术有效率随着泪道探通次数增多呈下降的趋势(rs=-1.000,P<0.01)。膜性鼻泪管阻塞手术有效率高于复杂性鼻泪管阻塞(P<0.05)。有无脓性分泌物两种症状的手术有效率无差异(P>0.05)。主要并发症有:假道16眼(10.1%)、泪道引流管提前脱出14眼(8.9%)、眼红、刺激性溢泪18眼(11.4%)、上下泪点对合黏连3眼(1.9%)、泪点肉芽肿1眼(0.6%)。结论:鼻内镜辅助RS泪道插管术治疗泪道探通无效的儿童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有较高有效率,较好的安全性。手术有效率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随着泪道探通次数增多而下降,膜性鼻泪管阻塞手术有效率高于复杂性鼻泪管阻塞。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的检测,观察解毒通络药物干预后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conditioned medium of cerebr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CMECs-CM)特征及其抗缺血及再灌皮质神经元损伤的效应,探讨脑微血管内皮细胞(cerebr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CMECs)调控神经元功能的机制。方法:通络救脑注射液(Tongluo Jiunao Injection,TLJNI)作用于正常、缺血和缺血再灌三种培养状态的大鼠CMECs,分别收集有药物干预及无干预的三对无血清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并测定其LDH值。同步原代培养大鼠脑皮质神经元,亦分为正常、缺血、缺血再灌三组,用低(10%)、中(50%)、高(100%)三种浓度的各类CMECs-CM分别作用上述三种培养状态的神经元,测定其LDH漏出率。结果:比较TLJNI干预后的CMECs-CM与无干预的CMECs-CM中LDH漏出值,CMECs缺血组与缺血再灌组经药物干预后均明显降低(P<0.01)。对于缺血神经元,缺血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conditioned medium of ischemic CMECs,Is-CM)高浓度(100%)和TLJNI干预后的缺血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conditioned medium of ischemic CMECs with drug treatment,IsT-CM)高浓度(100%)作用后表现为增加LDH漏出率(P<0.01),而低浓度10%的IsT-CM则降低LDH漏出率(P<0.05);对于缺血再灌神经元,与对照组比较,各类CMECs-CM作用后均能降低神经元LDH漏出率(P<0.05或P<0.01)。比较每种条件液相邻浓度间的效应差异,均以10%或50%的CM降低损伤为佳,正常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conditioned medium of normal CMECs,N-CM)及缺血再灌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conditioned medium of ischemic/reperfusional CMECs,Rp-CM)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对于正常神经元,各类CMECs-CM作用后均增加了神经元LDH漏出率(P<0.05或P<0.01)。比较每种条件液相邻浓度间的效应差异,N-CM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TLJNI能够防御CMECs缺血及缺血再灌的损伤,可以通过内皮细胞介导发挥抗缺血及缺血再灌神经元损伤的效应。提示CMECs-CM及TLJNI干预后的CMECs-CM均存在着抗缺血再灌神经元损伤的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关节突关节不对称与腰椎间盘突出的关系。方法:96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用CT测量关节突关节形态,与没有椎间盘突出的自身临近节段对照,比较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同时观察腰椎间盘突出位置与关节突关节方向的关系。结果:椎间盘突出在L4/5节段是56个(58.33%),在L5/S1节段是40个(41.66%)。59例突向左侧(61.46%),37例突出右侧(38.54%)。L4/5椎间盘突出节段存在关节不对称的为8/56,对照节段存在关节不对称的为2/40(P>0.05),L5/S1椎间盘突出节段存在关节不对称的为12/40,对照节段为4/56(P>0.05)。关节突关节不对称与腰椎间盘突出总体存在相关性(P<0.01)。关节突关节不对称与腰椎间盘突出在L5/S1节段存在相关(P<0.05),而在L4/5节段无相关(P>0.05)。腰椎间盘突出在哪一侧与关节突关节角度形态无关(P>0.05)。结论:关节突关节不对称与腰椎间盘突出存在相关,但突出的位置与关节角度无关。  相似文献   
7.
《理论骈文》原名“外治医说”,系清代吴师机所撰,为我国第一部外治疗法的专著,被后人尊为“外治之宗”。其中虽以膏药方居多,但其原注中亦不乏有关按摩导引养生的精辟之论。笔者仅就书内有关气功及自我按摩部份内容,刍议如下。一、小周天法方法:闭目静坐,鼻吸清气,降至丹田,转过尾闾,随即提起,如忍大便状,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观察芪参固托合剂治疗Ⅲ期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符合纳入标准的150例Ⅲ期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75例,治疗组予芪参固托合剂(药物组成:黄芪、太子参、当归、山药、党参、白术、白芍、柴胡、陈皮、升麻、炙甘草等),早中晚饭后口服20 mL,1日3次,7 d为1疗程,对照组予补中益气颗粒(主要药物组成:炙黄芪、党参、炙甘草、当归、白术、升麻、柴胡、陈皮、生姜、大枣、糊精),早晚饭后口服1袋,1日2次,7 d为1疗程。对比治疗前后肛门脱垂、便血、肛门不适、疼痛等临床症状以及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等临床量化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在肛门不适、便血症状方面第1,3,5,7天积分无明显差异(P 0.05),但在肛门脱垂、肛门疼痛、肛门水肿症状方面第5,7 d治疗组积分低于对照组(5 d:1.85±1.133.25±1.25,1.25±1.362.25±1.45,1.05±0.671.58±1.37,7 d:1.22±0.87 2.39±1.03,1.03±0.87 1.85±1.53,0.74±0.72 1.15±1.22)(P 0.05),治疗组降低Ig A效果更佳(P 0.05)。结论固托合剂较补中益气颗粒在改善肛门不适、便血症状方面疗效差异不明显,但在改善肛门脱垂、肛门疼痛、肛门水肿症状及降低Ig A水平方面疗效优于补中益气颗粒。该方法疗效明确,安全可靠,是治疗Ⅲ期混合痔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10.
走出困境     
丁悌  杜欢 《循证医学》2008,8(6):377-378
恶性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的理念逐渐被广大医务工作者认识,但由于多种原因,如无序治疗、治疗过度、治疗不足等情况在临床工作中到处可见.多学科综合治疗并没有得到实质性进展,正如吴一龙教授所述,多数停留在吆喝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