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1.
目的:分析核磁共振在脊柱损伤诊断中的影像特征及价值。方法:择本院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接收的140例脊柱损伤患者资料,按诊断方式不同分研究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行CT扫查,研究组以核磁共振实施检查,分析2组扫描结果及影像学中特征。结果:椎骨骨折诊断研究组准确率是95. 45%(21/22)比对照组63. 64%(14/22)高(P 0. 05);脊柱损伤的具体类型应用核磁共振可使结果显示更为清晰。结论:核磁共振在脊柱损伤诊断中价值高,可为脊柱损伤的患者提供更为清晰的诊断图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脊柱转移瘤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经临床病理证实的脊柱转移瘤85例,回顾性分析其MRI表现。结果85例脊柱转移瘤,单椎体受累17例,多椎体受累68例,呈跳跃式分布52例。共191个椎体受累,均显示有椎体信号异常,其中28%仅有信号改变而椎体形态基本正常,72%合并压缩性骨折,"扁形"和"倒楔形"压缩性骨折占86%,43%有椎弓根受累,27%出现椎旁软组织肿块。结论MRI是诊断脊柱转移瘤较为理想的影像手段,骨髓的脂肪替代为其早期MRI征象。压缩性骨折、椎体信号异常、跳跃式分布、椎弓根受累、椎旁软组织肿块及间盘回避等征象是MRI诊断脊柱转移瘤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探讨并分析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结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2 月至 2020 年 2 月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中心医院接受诊治的 30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 T1WI、T2WI、FLAIR、DWI、MRI 图像进行分析,然后将 MRA 结合 DWI 诊断结果与 MRI 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比 较不同方法对病变的检出率。结果:与 MRI 的检出率 43.33 %(13/30)相比较,MRA 结合 DWI 检出率 100.00 %(30/30) 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MRI 诊断结果中有 6 例 FLAIR 序列局部血管呈现为低信号,而 MRA 结合 DWI 诊断结果中,DWI 所显示的病灶解剖定位与 MRA 成像上所显示的血管异常解剖定位有着高度的一致性。结论:对急 性脑梗死患者实施 MRA 结合 DWI 诊断,能够对病灶的位置、血管情况等尽早的确认,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了准确的指 导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磁共振(MRI)应用于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32例临床证实的SCD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均行MRI检查,观察诊断阳性率、病灶分布情况及征象分析。结果:本组32例患者均经临床证实,采取MRI诊断阳性率为81. 25%; MRI检出病灶分布:胸髓9例,颈髓16例,颈胸段同时受累1例;脊髓后索17例,侧索与后索同时受累9例。MRI征象分析:病灶呈现T1稍长、T2长信号,在横轴位其病变表现出侧索与后索双侧异常对称信号,且内信号较为均匀;在矢状位主要处于脊髓背侧,表现出条带样的信号影,23例边界欠清晰,3例边界较清晰; 10例行增强扫描,5例脊髓内出现斑点样、小片样轻度强化的信号,且边界较模糊; 5例无明显强化。结论:SCD患者采取MRI诊断具有较高准确性,且征象表现具一定特征性,可依据影像学表现鉴别病灶分布情况,从而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参考依据,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6.
〔摘 要〕 目的:观察硒酵母联合左甲状腺素钠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疗效。方法:选取黄河中心医院 2018 年 11 月至 2019 年 11 月收治的 54 例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7 例,单一左甲状 腺素钠治疗)与观察组(27 例,硒酵母联合左甲状腺素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 3 个疗程后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酶抗体(TPOAb)水平均低于同期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 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硒酵母联合左甲状腺素钠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一 左甲状腺素钠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及水化干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来院行介入冠状动脉造影的240例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成A、B两组,其中A组120例患者接受水化干预,B组120例患者不接受水化干预。将A组未发生CIN的11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B组30例发生CIN的患者纳入观察组。统计所有患者基本信息,分析观察组及对照组CIN发生情况。结果 240例患者中有50例患者发生CIN,发生率16.67%。两组患者造影剂剂量、血肌酐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cystatin C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充血性心力衰竭、糖尿病、基线cystatin C、基线血肌酐是CIN发生独立危因素(P0.05)。对照组患者中有110例未发生CIN,比例为91.67%。观察组患者中有90例未发生CIN,比例为75.00%。结论患者在充分水化后使用造影剂可有效预防CIN;发生CIN的危险因素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糖尿病、基线cystatin C、基线血肌酐;血清cystatin C与血肌酐比较,预测CIN强度更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析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在颅内肿瘤患者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神经外科2015年2月-2018年4月收治的90例颅内肿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根据术前评估的检查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术前进行CT检查评估后手术;观察组患者术前进行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评估后手术,对比两组的术中所见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对照组中术前可见肿瘤毗邻血管的三维空间关系,其中肿瘤侵蚀血管的诊断准确率80.0%;静脉窦侵犯的15例,准确率100.0%。观察组患者中术前MRV和MRA检查结果与术中基本一致,可见肿瘤周围大动脉、静脉系统的血管结构以及瘤体结构空间关系,可见32例肿瘤侵蚀大血管,10例供血动脉异常增粗,静脉窦受侵犯的12例,静脉窦受压移动的5例,仅癌周细小血管的成像不清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13.33%,对照组为31.11%,两组比较P0.05;术后6个月GOS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在颅内肿瘤术前评估中应用价值确切,能清晰显示肿瘤与周围血管的解剖关系,利于临床医师制定科学的手术方案,避免术中意外事件发生,提高手术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