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52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评价非糖皮质激素的免疫抑制方案对防止大鼠同种异体胰岛移植排斥反应的效果。方法 大鼠同种异体胰岛移植后 ,分别应用他克莫司 (FK5 0 6 ) 霉酚酸酯 (MMF)和FK5 0 6 MMF 泼尼松 (Pred)行免疫抑制治疗两周 ,并设对照组 ,动态观察受者血糖、胰岛素及C肽变化 ,并作移植部位的形态学检测。结果 FK5 0 6 MMF组和FK5 0 6 MMF Pred组与对照组相比 ,移植胰岛存活时间明显延长 ,移植后 2个月在受者肝汇管区可见较多形态完整的胰岛细胞。FK5 0 6 MMF组维持术后正常血糖、胰岛素及C肽的时间超过 6 0d ,而FK5 0 6 MMF Pred组与前者比较 ,分泌C肽较少 (P <0 .0 5 ) ,血糖维持在较高水平 (P <0 .0 1) ,胰岛素水平两组差异无显著性。FK5 0 6 MMF Pred组停药两周以后的血糖水平较用药期间、停药两周内有明显降低 (P <0 .0 5 ) ,胰岛素和C肽分泌有所增多 ,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应用FK5 0 6 MMF和FK5 0 6 MMF Pred均有很强的免疫抑制效应 ,但糖皮质激素对胰岛细胞有毒性作用。小剂量FK5 0 6与MMF联用对移植胰岛细胞有较强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β(Erβ)基因多态性与肝细胞癌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5年10月至2007年5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0例肝细胞癌患者为实验组,100例非肝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检测ERB基因Rsa Ⅰ及Alu Ⅰ限制性片段长度和5号内含子高变区核苷酸(CA)重复序列在两组中的分布.应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Rsa Ⅰ和Alu Ⅰ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在两组中均呈多态性分布(χ2=11.375,6.162,P<0.05).R等位基因使人患肝细胞癌的风险是r等位基因的51.7%,A等位基因使人患肝细胞癌的风险是a等位基因的2.086倍.5号内含子高变区分离出9种CA重复序列等位基因CA16~24,两组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155,P>0.05).以n≤20作为SS型,n>20为LL型,实验组SS型等位基因为66%,对照组为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4,P<0.05).结论 Erβ基因多态性与肝细胞癌发生有关,R等位基因可能是其保护因素,A等位基因和SS型等位基因可能是其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传统观念认为,出生时人体就已拥有了终生的胰岛β细胞,β细胞是不能通过自我复制再生的,因而人们一直将胰腺内分泌细胞来源的研究焦点集中于寻找胰岛干细胞上.现有证据表明,β细胞群是动态变化的,终末分化的β细胞能够自我复制再生.了解β细胞的增殖再生机理,对糖尿病的防治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系统评价ABO血型不合活体肝移植(ABO-I LDLT)术后的疗效,并与ABO血型相合活体肝移植(ABO-C LDLT)相比较。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多个数据库,收集关于ABO-I LDLT及ABO-C LDLT疗效对比的文献。根据标准筛选文献,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提取数据。采用Rev Man 5.3软件,应用随机效应模型或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检索文献432篇,按纳入标准筛选共纳入6篇英文文献。Meta分析结果表明ABO-I LDLT组与ABO-C LDLT组的受体及移植物术后1、3、5年存活率和排斥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BO-I LDLT组术后胆道并发症发生率和肝动脉栓塞发生率均高于ABO-C LDL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比值比(OR)=2.08,95%可信区间(CI)1.25~3.45,P=0.005;OR=2.24,95%CI 1.03~4.89,P=0.04)。结论与ABO-C LDLT相比,ABO-I LDLT疗效稍差,但仍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一、病例资料 患者,男,58岁,于2008年2月15日入院.确诊为酒精性肝硬化6年,经内科治疗后病情稳定,于2006年、2007年10月分别出现消化道出血,经脾切除术等治疗后好转.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吸引刀(cut-ultrasound aspiration,CUSA)联合双极电凝与射频凝血器(radiofrequency coagulation device,RFA)行肝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肝胆外科治疗的108例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采用断肝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射频凝血器组(RFA组)55例和超声吸引刀联合双极电凝组(CUSA组)53例。比较两组肝门阻断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率、术后肝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围术期均无死亡病例;射频凝血器切肝肝断面形成1.5~2 cm的消融凝固带,而超声吸引刀联合双极电凝切肝肝断面损伤厚约0.5 cm肝组织。与CUSA组比较,射频凝血器组肝门阻断率低、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输血率低(P<0.05)。两组术后肝功能、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射频凝血器与超声吸引刀联合双极电凝行肝脏切除都是安全有效的,可根据各自优缺点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7.
肝门胆管癌是肝胆外科领域最具挑战性的难题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陔病的预后差,术后5年生存率〈30%[1]。根治性手术R0切除是目前可能治愈或提高其生存率的唯一方法,但因肝门胆管复杂的解剖结构和肿瘤本身具有转移及侵犯的生物学特性,手术仍是外科医生面对的棘手问题。现笔者以肝门胆管癌的Bismuth分型为依据,就肝门胆管癌手术方式的选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我们通过实验观察不同纯度大鼠胰岛样本中干细胞标志物细胞角质蛋白(CK)-19的表达,探讨不同纯度胰岛样本中所携带的干细胞. 一、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老年肠梗阻的病因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老年人肠梗阻患者发病原因及诊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0岁以上肠梗阻患者16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在168例中,腹外疝嵌顿致肠梗阻32例,肠系膜血栓致肠梗阻6例,肿瘤性肠梗阻75例,粪便性肠梗阻12例,假性结肠梗阻18例,粘连性肠梗阻25例。手术治疗114例,占67.86%;保守治疗43例,占25.59%;纤维结肠镜治疗11例,占6.55%。138例临床治愈,无并发症,占81.55%;25例出现不同程度并发症,占14.88%;死亡5例,占2.98%。结论老年人肠梗阻最常见的病因为肠道肿瘤,多需手术治疗,但术后并发症高,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背景:胰腺中存在的干细胞在合适的培养条件下可分化为具有内分泌功能的细胞,可以作为一种新的胰岛来源治疗糖尿病。目的:分析大鼠胰岛纯化程度与其中所携带的干细胞数量的关系。设计:以细胞为观察对象,对比实验。单位: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材料:实验于2005-03/2006-03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一院中心实验室完成。选取30只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鼠龄50 d。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细胞角蛋白19和β-actin引物由上海英俊生物有限公司设计。Brdu试剂、小鼠抗大鼠Brdu单克隆抗体、兔抗鼠CK-19多克隆抗体、Brdu免疫组织化学试剂盒购于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Histostain~(TM)-DS免疫组织化学双染试剂盒购于北京中杉公司。方法:大鼠腹腔注射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标记,均采用胶原酶V型通过胰管对胰腺进行灌注,切取胰腺,剪碎,吹打、消化、离心获得胰岛细胞沉淀物。离心后沉淀物进行如下处理:即,不纯化组:胰岛沉淀物不进行纯化;高密度介质纯化法组:胰岛沉淀物中加入体积分数为25%的Ficoll液纯化;两种不同密度梯度纯化法组:胰岛沉淀物依次加入25%及11%的Ficoll液纯化。主要观察指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胰岛样本中Brdu及细胞角蛋白19阳性细胞的表达,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不同纯度胰岛中细胞角蛋白19 mRNA的表达。结果:①胰岛纯度:不纯化组最低,3组获得的胰岛细胞纯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89.42,P<0.05)。②胰岛样本中Brdu和细胞角蛋白19阳性细胞的表达:不纯化组的阳性表达高于高密度介质纯化法组和两种不同密度梯度纯化法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18.64,22.12,38.61,P<0.01)。③胰岛中细胞角蛋白19 mRNA的表达:不纯化组最强,两种不同密度梯度纯化法组最弱。结论:不同纯度的胰岛中有Brdu及细胞角蛋白19阳性细胞,在低纯度胰岛中含有较多的干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