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手术治疗的指征、时机、方式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UC患者的住院病历资料,记录患者的临床表现、诊疗过程、手术方式及转归,并对患者术后情况进行随访。结果 71.9%(23/32)手术病例为重型UC;初发型占21.9%(7/32),慢性复发型78.1%(25/32);广泛结肠病变占93.8%(30/32),其中全结肠受累占81.3%(26/32)。手术原因:药物治疗不能达到或维持缓解26例(81.3%);UC相关结直肠癌(UC-CRC)/上皮内瘤变(IEN)5例(15.6%);并发肠穿孔1例(3.1%)。手术方式:全结直肠切除、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IPAA)19例(59.4%),回肠永久造瘘术或长期保留造瘘口7例(21.9%),全结肠或次全结肠切除、肠吻合术6例(18.8%)。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9.6%(16/23),分别为肠梗阻9例、吻合口狭窄2例、盆腔感染2例、直肠阴道瘘1例、切口疝1例、储袋炎2例、残余直肠UC复发2例。25例(78.1%)患者接受随访2个月~22年,21例UC治愈,2例因残余直肠UC复发继续药物治疗,2例因UC-CRC广泛转移死亡。结论手术是药物难治性及出现并发症UC的治疗选择,多数患者手术效果满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手术时机、术式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随访有待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样本溶血对改模后的国产艾滋病病毒(HIV)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原夹心法)试剂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12月收集到的阴性样本、弱阳性样本和强阳性样本,人为造成不同程度的溶血,比较溶血前后不同试剂检测样本的光密度(OD)值的变化差异,分析溶血样本是否对ELISA试验存在干扰,不同试剂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共收集42例样本,其中阴性样本20例。试剂1检测10g/L以上溶血样本的OD值与溶血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剂2检测溶血样本的OD值与溶血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20例弱阳性样本,2种试剂在5g/L以上溶血后,样本检测OD值与溶血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2例阳性样本,2种试剂在5g/L以上溶血后,样本检测OD值与溶血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样本对改模后HIV ELISA检测结果存在多种干扰,应采取多种措施防止样本溶血,对于灰区结果和溶血样本需要重新取样,进行再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样本溶血对改模后国产HCVELISA试剂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分别将50例HCV阴性标本、弱阳性标本和强阳性标本人为造成不同程度的溶血,比较溶血前后不同试剂检测标本OD值的变化差异,分析溶血标本是否对间接法ELISA实验存在干扰,不同试剂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对于HCV抗体阴性标本,两种试剂检测溶血标本的OD值与溶血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HCV抗体弱阳性标本,两种试剂在5、10、15g/L溶血标本检测的OD值与溶血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检测20g/L溶血标本的OD值与溶血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试剂检测结果OD值均随溶血程度增加而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曲线变化;对于HCV抗体强阳性标本,两种试剂在溶血后标本检测OD值与溶血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模后间接法HCV抗体检测试剂抗溶血干扰能力增强,但溶血标本对改模后HCV酶免试验结果仍存在多种干扰,有可能导致检验结果出现偏差;国产HCV试剂之间存在差异,对于灰区结果和重度溶血标本需要重新取样,进行再捡。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早期巴雷特食管腺癌(Barrett 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BEA)的临床、内镜和病理特征,并评价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对其治疗效果。方法2015年11月至2018年6月,在北京友谊医院确诊早期BEA,并行ESD治疗的13例病例纳入回顾性分析,对其临床资料、内镜资料和病理资料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13例患者中,男性10例。巴雷特食管:长段1例,短段和超短段(短于1 cm)各6例;全周型2例,舌型11例。内镜下10例位于食管胃结合部右前方(12~2点钟方位),0-Ⅱ型(浅表平坦型)12例,13例均成功完成ESD治疗,整块切除率100%(13/13),治愈性切除率为92%(12/13),无治疗相关并发症。术后病理高分化9例;黏膜内癌10例。随访11例,随访时间3.3~29.3个月,未见复发者。结论13例早期BEA患者中,男性、非长段和舌状巴雷特食管患者为主,病灶多位于食管胃结合部的右前方,内镜下以浅表平坦型为主,病理多为高分化腺癌,多局限于黏膜层,ESD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样本溶血对一步法和两步法HBsAg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分别将60例阴性标本、弱阳性标本和强阳性标本人为造成不同程度的溶血,比较溶血前后不同试剂检测样本OD值的变化差异,分析溶血标本是否对ELISA试验存在干扰,一步法和两步法试剂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对于阴性标本,一步法试剂10 g/L以下溶血样本检测OD值与溶血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 g/L以上重度溶血后样本孔OD 值、S /CO 值与溶血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步法试剂15 g/L以下溶血样本检测OD值与溶血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 g/L以上重度溶血后样本孔OD 值与溶血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于弱阳性和阳性标本,两种试剂在5 g/L以上溶血后样本检测OD 值与溶血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两步法试剂受溶血影响较一步法轻,轻度溶血样本对阴性标本ELISA试验结果无干扰,对于灰区结果和重度溶血标本需要重新取样,进行再捡.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探讨自膨式金属支架(SEMS)对左半结肠和右半结肠恶性梗阻的治疗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恶性结直肠梗阻行SEMS置入的200例次,根据梗阻部位分为左半结肠组(LSCO组,n=172)和右半结肠组(RSCO组,n=28)。观察两组的技术成功率、临床成功率、操作用时,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LSCO组和RSCO组的技术成功率分别为100%(172/172)、92. 9%(26/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19);临床成功率分别为93. 5%(129/138)、83. 3%(20/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91)。中位操作时间分别为24 min、19 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223)。随访143例次,中位随访时间24(73) d。LSCO组和RSCO组SEMS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9. 5%(24/123)、5. 0%(1/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113)。其中LSCO组中,出现肠穿孔7例(7/123,5. 7%),穿孔时间为术后1~75 d,中位时间为9 d;再发肠梗阻12例,发生于SEMS后12~316 d,中位时间为69 d,9例再次置入支架后梗阻解除。结论 SEMS对治疗左、右半结肠恶性梗阻均有效;对再发肠梗阻,二次置入支架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验证一种含炭定位标记液(SPOT)临床应用于内镜下病变标记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9年4月—2019年11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确诊胃肠道病变需行内镜治疗或外科手术的115例患者,内镜检查时应用SPOT标记病灶,内镜治疗或外科手术时寻找标记点。采用单组目标值法计算产品标记有效率。观察标记后有无不良事件发生,比较标记前后患者血常规和肝肾功能等变化情况。结果 受试者SPOT标记的有效率为99.13%(114/115),标记维持时间可达57 d,标记过程中无穿刺肠壁或注射到腹腔情况。标记后,仅1例患者出现轻度发热,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3.48%(27/115),均与试验器械无关。标记前后患者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检查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OT内镜定位标记液对胃肠道病灶能有效、安全地进行染色标记,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可满足临床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