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头孢克洛缓释片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及生物等效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头孢克洛两种缓释片在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20名健康男性受试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及多剂量口服受试制剂375mg和参比制剂375mg,用液相色谱一串联质谱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刻的血浆浓度,求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单剂量口服获得的主要药动学参数,t_(max)分别为2.23±0.64和2.05±0.56 h,C_(max)分别为2.54±0.89和2.38±0.65 mg·L~(-1),AUC_(0-t)分别为7.38±1.66和7.09±1.71 mg·h.L~(-1),t_(1/2)分别为1.08±0.12和1.07±0.13h,F为(105.0±11.2)%。多剂量口服获得的主要药动学参数AUC_(ss)分别为7.22±1.37和7.02±1.53mg·h·L~(-1),C_(max)分别为2.61±0.61和2.34±0.55 mg·L~(-1),C_(min)分别为3.48±1.33和3.65±1.23 μg·L~(-1),C_(av)分别为602±114和585±128μg·L~(-1),DF分别为4.3±0.7和4.0±0.6,F为(105.5±19.9)%。统计学结果显示,两种制剂的药动学参数无显著性差异,符合生物等效性标准。结论 头孢克洛两种缓释片均具有较好的缓释特征,两种制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直接PTCA为急性心梗(AMI)提供了积极的有效的又安全的恢复心肌灌注的手段,优于常规溶栓治疗,但直接PTCA仍有时间延误问题.研究旨在探讨AMI患者在等待PTCA时间延误期内,使用常规治疗剂量短效溶栓剂(rt-PA)治疗,促使梗塞相关动脉(1RA)早期开通的有效性,及溶栓后立即进行加速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75例AMI患者用阿司匹林和肝素后接受20mg rt-PA一次弹丸注射,随后80mg半小时内快速滴入,尽快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术,对IRA行PTCA或支架植入术,如果血管开通,仍有残余狭窄,亦行PTCA及支架术,和同期进行88例AMI直接PTCA进行对比分析.本试验终点包括,到达导管室血管开通率,PTCA的结果,治疗后导管室血管开通率,PTCA的结果,治疗后两周内左室功能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到达导管室时,联合治疗(溶栓加PTCA)血管开通率88%(26%TIMI2级,62%TIMI级血流),直接PT-CA组为36%(20%为TIMI级血流,16%TIMI3级血流)(P<0.001)两组PTCA血流再通率相似,分别为96%,94%.对梗塞相关动脉恢复TIMI3级血流效果相同,分别为84%,82%.两周内左室功能(超声法EF)联合治疗组优于PTCA组(65.4%,54.6%,P<0.05)两组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大出血,脑卒中,在闭塞和死亡)无显著差异.住院死亡率(2周)联合治疗组0%,直接PTCA组3.4%(前者明显低于后者).结论联合治疗组和直接PTCA相比,早期再通率高(到达导管室进行造影时)住院期间左室功能恢复较好,溶栓对随后立即加速PTCA并不增加PTCA的并发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优维显-300致大疱性表皮松解型皮疹1例辽宁省人民医院心导管室(110015)张薇薇高阳张霞李占全李荣琴女性,32岁。以突发眩晕、恶心、头痛10天为主诉入院。头痛在直立时出现,平卧位缓解,以前额为主,呈发作性跳痛。查体:Bp14.7/9.3kPa,P...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现况及感染患者抗生素使用规范情况,并对其进行耐药性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綦江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病例资料和药敏结果并按时间段进行比较。结果綦江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率为3.94%,抗生素不规范使用率为20.63%,且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药敏结果显示,綦江区人民医院鲍曼不动杆菌对所有试验抗生素耐药率超过50%,尤其对头孢他啶(CAZ)、头孢噻肟(CTX)、复方磺胺甲噁唑(T/S)三种药物呈现随着时间的变化而耐药率逐渐升高的现象。结论严格执行环境消毒和加强抗生素规范使用监管对降低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和预防医院感染暴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源自左室流出道部位的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和室性期前收缩(室早)的心电图特点和射频消融的安全性.方法 对9例于左室流出道部位消融的室速/室早病例的心电图和射频消融情况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消融成功部位6例在左冠窦内,3例在主动脉瓣下.心电图特点:(1)Ⅱ、Ⅲ、avF导联均呈高R波;(2)aVR和aVL导联均呈QS型,且aVL振幅多大于aVR;(3)Ⅰ导联多呈QS型;(4)V1导联R波偏高:R/S>0.62;(5)胸前导联R波移行不规则;(6)V5、V6多呈R型.9例均消融成功,无复发病例,无左主干及主动脉瓣损伤.结论 源自左室流出道的室速/室早具有独特的心电图表现,射频消融能安全有效地根治此类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加味酸枣仁合剂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95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加味酸枣仁合剂治疗)98例和对照组(阿普唑仑治疗)97例,疗程6周,于疗前、及治疗后第1、2、4、6周末采用Hamil- ton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疗效相似,加味酸枣仁合剂组总有效率为65.3%;阿普唑仑组总有效率69.1%,两组无统计学差异;加味酸枣仁合剂的不良反应以胃肠道症状为主,阿普唑仑的不良反应以嗜睡为主。结论:加味酸枣仁合剂用于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精神科护士心理疲劳的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精神科护士的护理对象是丧失理智的精神病人 ,工作风险大 ,责任重。往往使护士承受着很大的精神、心理压力 ,导致心理疲劳、精神紧张 ,从而出现头痛、失眠、情绪低落、激惹、注意力分散及人际交往困难等表现 ,这直接影响精神科护士的身心健康和护理工作质量 ,应引起护理管理者及全社会的高度重视。1 心理疲劳分析1.1 责任重、高风险、受伤害造成心理疲劳 精神科护士护理的精神病人往往无自知力 ,随时可能出现自伤、自杀、冲动杀人、出走、严重药物反应等意外事件 ,工作风险大。病人的疾病转归 ,意外事件的后果与当班护士有直接关系[1] 。…  相似文献   
8.
9.
精神分裂症病因未明,一经确诊,往往需要终生治疗,因此需要患者具有良好的遵医行为。但大多数患者却不能有效地遵循医嘱,致使病情未能得到及时控制,以致迁延成慢性,甚至致残。研究显示,对社区及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家庭教育,可增加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社会生活技能训练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作用。 方法:应用行为干预、心理疏导、物质奖励等强化措施,对5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社会、生活功能的强化训练,疗程2个月;采用阳性症状量表、阴性症状评定量表、康复状态量表、社会功能缺陷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和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进行训练前后的自身对照比较。结果:训练后患者在情感反应(t=5.30,P<0.01)、言语表达(t=4.32,P<0.01)和社交兴趣(t=4.36,P<0.01)等阴性症状方面较训练前有明显改善;其社会能力(t=2.62,P<0.05)、社会兴趣(t=4.12,P<0.05)及退缩行为(t=4.30,P<0.05)有较大提高,日常生活能力(t=6.21,P<0.01)得到明显改善,与训练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总体康复效果明显(t=3.20,P<0.01)。 结论:多方位的社会、生活功能训练配合正性强化措施,对提高患者的社会、生活能力及精神病残留症状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